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仲淹之祖籍与出生时间地点考李丛昕一、关于范仲淹的祖籍关于范仲淹的祖籍,《宋史》本传(卷314)这样记载:“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据此,范氏之先世为州人,便成千古定论。然而,笔者近年发现,范氏之祖贯...  相似文献   

2.
范仲淹身世考李丛昕范仲淹留给后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到一点,就是他的“先忧后乐”思想。但是,这种思想境界是怎样形成的?历代学者,罕有论及。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范氏的家世、身世特别是对其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情形不甚了了。从搞清其身世入手,深入研究其思想的...  相似文献   

3.
王爱军 《东西南北》2013,(15):63-65
范纯仁说:“为别人做好事,于自己是一种欣慰,对别人却是一种负担,我不记得这件事,不过是帮他卸掉感恩的包袱罢了。” 范纯仁的父亲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他老人家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闪耀千古,以致范氏子孙在他的星光下显得十分黯淡。其实范纯仁官职不比老爸低,社会影响比他老爸还要大,在个性特点和行为作派上,更是别有名士味道。  相似文献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范仲淹勤奋,正直,为国为民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也成为中华民族品德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范仲淹经济思想论析方健古在今来,在关于范仲淹汗牛充栋的论著中,很少有涉及其经济思想者。尽管范仲淹没有自成体系的有关经济的论著流传下来,而且也未象他极为欣赏、力加荐拔的后学李靓那样提出过富国富民了策,也来象他改革宏图的继承人壬安石那样注重经济,概言“政...  相似文献   

6.
现今对景祐三年范仲淹被贬事件的认识源自富弼、欧阳修等人的记述,虽然反映了某些层面上的历史事实,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当时,范仲淹被贬的核心罪名之一是"自结朋党",这一罪名体现出范仲淹被贬黜的重要原因,是宋仁宗认为其有交结要人、希合求进之嫌。但景祐事件发生后,一批支持范仲淹的中下层官员则强调其被贬的原因在于触怒了宰相,突出景祐事件中因言罪人的一面,而将"朋党"视为对范仲淹的栽赃。随着同情、称荐范仲淹的言论不断涌现,仁宗对范仲淹朋党问题关注的焦点也从其交结要人转向其他官员对范仲淹的朋附。最终,声援范仲淹的言论与朝廷惩治朋附范仲淹之人的做法,共同塑造了后世对景祐事件的认识,而仁宗当初猜疑范仲淹"朋党"的原因则长期为人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7.
沈金浩 《求是学刊》2006,33(2):109-114
宋人自称“老子”自北宋范仲淹始,至苏轼、黄庭坚而成时尚,至陆游、杨万里而泛滥。宋人自称“老子”的原因一是对老敏感,好言老弱病懒的时代文化心理,而这种心理又有多种成因;二是向往晋人风神;三是几个典故都合宋人口味;四是范仲淹的正面效果;五是宋人好以才学为诗;六是“老子”一词可影响作品风格、显示作者的个性。  相似文献   

8.
刘骏勃 《求是学刊》2023,(3):170-180
鲍修哀是17世纪法国重要的神学家、史学家,Discourse on Universal History是他在历史学方面的代表著作。自20世纪初以来,国内不少译著和研究论著都将鲍修哀这部书的书名译作《通史论》或《世界通史》等,这是不太合适的。刘家和曾指出,中西之间有着重通史与重普世史的特点之不同。普世史固然必须以时间为经,但其重点却在共时性的普世的空间之纬;通史固然必须以空间为纬,但其重点却在历时性的时间之经。也就是说,西方思想中的Universal history(普世史或普遍史)与中国的“通史”概念在内涵上有很大不同。中国的“通史”思想其核心在于“穷变通久”,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通古今之变”。以王夫之为例,其史学著作虽属史论体,但特别注重对古今之变以及历史变化的辩证发展和深层原因的揭示,尤其是对变与常关系的深刻把握,使其成为继司马迁以来中国史学“通史精神”的又一典型代表。作为与王夫之大体同时的鲍修哀,他的史学著作虽然在内容上涵盖古今广泛的时间,但指导思想却是基督教普世史的神学观念,把历史变化归于神意,未能体现出“通古今之变”的思想,这是中西传统历史观念中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9.
“性”、“伪”是荀子哲学的核心概念。他借助于这对概念,不仅系统地阐述了“人性本恶”的主张,而且通过对“性伪之分”、“化性起伪”、“性伪合一”的具体解说,探讨了以礼为核心的整个社会文化的起源。其学说不仅具有重大的伦理学、文化学价值,而且具有不可低估的美学、艺术学价值。一、“性”、“伪”及“性”、“伪”的辩证关系荀子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循之分也”①。具体说来,他所说的“性”,是由“情”、“欲”两个东西构成的,所谓“性者,天之就也;请者,性之质也;…  相似文献   

10.
开光明傅憎享“西门庆要亲自与他开光明,强着陈经济做孝子,与他抿了目。”(第63回)吉林文史版《金瓶梅词典》引姚灵犀《金瓶小札》,“以水滴入死者目中,为之冥目。”此说不确,“开光”与“抿目”是两码事。“开光”是以水(或酒)为死者“洗眼儿”,使之眼目光明...  相似文献   

11.
小语 《东西南北》2009,(4):72-72
任志强再出惊人之语:房地产是北京发展的重要支柱,住房价格本身就是控制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素质的门槛。说实话,每当任志强以“房产商就是为富人建房”、“房产商眼中只有利润”之类言辞为高房价辩护时,买不起房的人虽然对其恨得牙痒,但不得不承认他只不过说了实话——追逐最大化利润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2014,(12):58-60
卡尔·伊坎打着“维护股东权益”的大旗。如同“狐狸闯入鸡舍”一般,运用合法金融手段,对上市公司进行“优雅的法劫”。近30年来,美国商界几乎每一件大事背后都有他的身影,他是华尔街“最危险的人”。今年的奥斯卡热门影片《华尔街之狼》改编自臭名昭著的股票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的真实故事,但说到“华尔街之狼”这个称号,贝尔福特却有些“沽名钓誉”。  相似文献   

13.
《东西南北》2013,(3):22-25
“普京尼亚胡”,一位以色列专栏作家这样称呼他。更有以色列媒体称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之王”。2013年1月22日,内塔尼亚胡对自己的第三个任期发起挑战。如果他能够成功当选,并完成自己的任期,他就将超越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成为执政时间最长的领袖。观察家们普遍认为,内塔尼亚胡几乎没有像样的对手……不过未来,这位“以色列之王”的路似乎并不好走!  相似文献   

14.
刘素英 《唐都学刊》2006,22(5):27-30
杜甫不仅是位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位有着广博高深的艺术鉴赏、品评功力的艺术批评家。书论他以“瘦硬通神”为最高境界,画论他以“画骨传神”为最佳标准,诗论他以“凌云健笔”之风为喜,创作他以“沉郁顿挫”而见长,更多地表现为瘦劲之力、沉雄之气和冷峻之美。杜甫在各门类艺术鉴赏中所共同表现出重瘦劲轻肥俗、重骨弃肉、重神轻形的艺术审美观,是他对魏晋时期的文艺思想和艺术审美观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阅江学刊》2013,(5):F0003-F0003
2007年10月,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兼职教授吴为山先生创作的范仲淹青铜塑像落座在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二代图书馆南草坪上,为幽静古朴的校园平添了一股金石之气。  相似文献   

16.
俞香顺 《阅江学刊》2011,3(4):144-148
元稹的花卉审美带有“私人印记”,夜合花、桐花分别是他两段感情经历的“证物”。他沿袭了儒家“比德”的花木审美方式,然而并未做到道德自足,仕途得失之患始终萦心,常常借花木以抒发迁谪之悲。元稹深情锐感,他对牡丹的审美迥异于时俗。  相似文献   

17.
周公德治思想及其与儒家文化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公是我国西周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奠基者和创始人,所以历代儒学家称他为“元圣”。周公姓姬名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辞海》)。周公不但具有卓越深邃的思想方面的真知灼见,而且能够将之贯彻实施于政……  相似文献   

18.
奥剧兄弟关系的母题研究唐俭描写弟兄关系的戏在奥尼尔全部作品中占不小的份量,而且都是他的成功之作。正因为如此,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他的重要作品《天边外》(1920年)就以兄弟矛盾为主线。1941年奥尼尔以“血和泪”完成了《直到午夜的漫长一天》,第...  相似文献   

19.
《求是学刊》2019,(2):146-152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千古名文,但是其末段议论自成一体,与前数段未能融合无间;虽然如此,由于末段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投射了伟大的人文精神,创造出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思想与情感,弥合了所有的可能存在的缺陷。范仲淹的这种情怀,受到孟子"四端说"及其他思想的影响,也与他本人的理想主义和诗人气质有关。尽管在现实生活中范仲淹践行的仍是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他达到的境界与高度,却是世人的典范和楷模,也为岳阳楼灌注了生气和灵魂,使岳阳楼成为天地间一道永恒的风景。  相似文献   

20.
崔华前 《唐都学刊》2006,22(3):20-24
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对于道德教育非常重视。在长期的德教实践中,他提出了“各因其性情之近”的因材施教、“语而不论,论而不辨”的身教示范、“人外无诗,诗外无人”的情感教育、“心无力者,谓之庸人”的意志锻炼法和“以教之耻为先”的自我教育等德教方法。透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窥见龚自珍对我国传统德教所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这些理论贡献,对我国近代的道德教育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即使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习、汲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