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梅村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文坛泰斗,既是一位满腹诗情与灵秀的诗坛领袖,亦是一位饱受屈辱和辛酸的屈节之臣.在"万方多难,灾祸绵绵"的鼎革之际,被迫失节的他,在求生不得、痛悔无门的生死夹缝中编织着"逃禅以求生"的图存之梦.从苦谛的纠缠、灭谛的偏激到空幻的转移及天命的回归,吴梅村的逃禅之路呈现出一种无法突破的圆形程式.  相似文献   

2.
杨居让 《唐都学刊》2010,26(5):108-110
安吴寡妇周莹因家产丰厚、年轻守寡而得名,因慈禧西逃西安认其为干女儿而名噪。诸多演绎和说法就此展开,超出了文献资料的真实。甚至有些以讹传讹,使人难辨真伪。笔者通过资料的研究和比对,缕析脉络,情理结合,还安吴寡妇历史本真。  相似文献   

3.
辛晓娟 《求是学刊》2020,47(4):136-145
"女性与盛衰"主题通过对女性个体命运沉浮的描写,反映国家盛衰,其萌芽于汉代,兴盛于唐代,流泽深远,一直影响到吴梅村、樊增祥等作者。这一主题的诞生、发展与演变,是人与所处都城空间(宫室为代表)紧密互动的结果,体现出都城文化发展对于诗歌主题生成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吴梅村送吴兆骞出塞诗康熙元年(1662)年底,由山海关通往宁古塔的道路上,天气阴沉,“雪花如掌,朔风狂吹,指坠马上”①。一支数十人的队伍,在差役的押解下,缓慢而艰难地行进在茫茫的冰天雪地之中。他们自十一月出关后,经凄惶岭、姜女祠、杏山、松山、凌河、辽河、开原,出了威远门,离开了辽东,向叶赫、孤山进发,次年(1663)春渡过了冰雪覆盖的混同江  相似文献   

5.
一六五九年闰三月初三,京师齐化门外,许多文人正在为一个被遣戍的流人饯行。诗人吴梅村捧起诗笺,走到被遣戍的流人面前,凄凉地说:“汉槎,身蒙严谴,远戍龙沙,再会就不易了,老朽书悲歌行以赠之吧!”他恭敬地接过诗笺,轻轻吟道:“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吟罢,声泪俱下。众人“无不呜咽”。其好友顾华峰抢上前来,紧握其手,泪流满面:“汉槎往矣……吾必揭踵顶救吾汉槎也!”说罢恸哭失声。在差役“起行”的吆喝声中,他拱起双手,深深一揖,登上载有万卷书的牛车,在众人一片呜咽声中,“挥手以去”。只听远处传来吟诗声: 一向胡天逐雁臣,东风挥手泪沾巾。只应一片江南月,流照漂零塞北人。这个人就是当时被誉为“惊才绝艳”的著名诗人吴兆骞。  相似文献   

6.
秦腔在其历史发展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境界 ,其主要表现在慷慨激越的底蕴、血气贯注的韵致、雄健豪放的风貌、朴质淳厚的风味。对此 ,在改革和发展上必须注意把握几个原则 ,即雄放而不粗陋、朴质而不鄙俚、和雅而不柔媚、通变而不泥古、求新而不猎奇  相似文献   

7.
姜朝晖 《社科纵横》2005,20(6):135-136
王维擅长绘画,其山水田园诗很集中地表现了其诗画交融之浑融美。本文从诗画交融、绘画美的角度来探讨其浑融美,抉发其艺术隐微。王维以画家的眼光来取景构图、设色敷彩,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不拘一格,随物赋形,传神写照,而得其天机意趣,浸融着诗人浓郁的情感,从而以色彩美、构图美、动态美、声乐美、朴素美、想象美、感情美而凝聚成的绘画美、诗歌艺术的浑融美,使得诗画交融、诗中有画的艺术日益成熟,冲澹而兴味悠长,清婉流丽。  相似文献   

8.
郑大鹏 《学术交流》2005,19(12):57-60
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基础学说的发展及其遭遇的挑战,反映了其与契约责任、侵权责任、契约自由、诚实信用等的复杂关联。实践的新发展不断突破其传统规定性,也不断突显其历史性根基,其独立性需要具体地把握。缔约过失责任与契约责任在精神上相通而在内容和形式上相区别,与侵权责任在效果上基本相通,而在基础、内容、形式上相区别,这凸显了缔约过失责任的独立性,但对其独立性,需要具体地把握。  相似文献   

9.
刘士林 《浙江学刊》2002,(5):121-127
在 2 0世纪中国现代学人之中 ,马一浮先生其学其诗是融通得最好的。如果说 ,其哲学表征是在破除了儒道释乃至理学、六艺之学的门户之见基础上所产生的“道通为一” ,那么也可以说 ,它的诗学表征即为一种超越了“思”与“诗”、“物”与“我”、“偶然”与“必然”等一系列二元对立之后而呈现出的“理事无碍 ,正音正义”之审美精神。从诗学源流上讲 ,马氏之诗在“理趣”和“意境”上远接于宋代的理学家诗人邵雍 ,但由于其学也深、其感也广以及“其情也深” ,而这三方面则无疑是马氏其学、其诗可以超越前贤的根本原因。由于从现代学术进程中获得了更加深厚的精神定力 ,因而使马氏之诗真正具有了一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通儒之境界  相似文献   

10.
王乐为 《求是学刊》2016,(6):129-136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群体"易堂九子"中曾灿以好诗、能诗著称当世。在其现存的近千首诗歌中,曾灿集中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高蹈隐逸之情和后来因为稻粱谋而滋生的羞耻感、苦痛感。其生存之思的变迁,既是其丰富而生动人性的真实显现,又代表着明清鼎革之际遗民的普遍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范彩萍 《社科纵横》2007,22(11):108-109
风采迥异的法律文化系统,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法律文化及其发展有其特定的过程和特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色彩斑斓而又连绵不断、一脉相承,经历了从单一法到混合法的过程,并以其特有的"伦理法"性格而独树一帜。本文试探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演进的几个阶段,并简略分析了其特征。  相似文献   

12.
收藏好时机     
正在选购砚台时,首先要看砚的材料、形质、工艺以及铭文。一般来讲,除了材料上的差别,砚台的制作工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价值。而对于古砚来讲,观察其形质工艺特点也是断代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抄手砚多半产于宋代,而此前是没有的。另外,有铭文的砚台价值往往要高于没有铭文的,即所谓"砚贵有名,其值倍增",如果是名人留下的铭文就更好了。当然,这也是因砚而异,不好的铭文有时反而是画蛇添足。  相似文献   

13.
朱罡 《社会》1989,(10)
《天演论·导言十七·善群》说:“世治之最不幸,不在贤者之在下位而不能升,而在不贤者之在上位而无由降。”“不贤者之在上位”何以“无由降”呢?“门第、亲戚、援与、财贿、例故,与夫主治者之不明而自私,之数者皆其沮降之力也。”“譬诸重浊之物,傅(辅佐)以气脬(尿泡)木皮;又如不能游者,挟救生之环,此其所以为浮,而非其物之能溯洄凫没以自举而上也。”“使一日者,取所傅而去之、则本地亲下,必终归于其所。”那么,  相似文献   

14.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城镇社会成员因伤残、疾病、年老、失业、无业和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无生活来源,而不能维持其基本生活,有待于从国家、社会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其宗旨在于保障基本生活,其社会意义在于保持社会稳定。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最  相似文献   

15.
《周易》文学表现手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志权 《浙江学刊》2006,(4):105-109
往来今来,论《周易》者多着眼于哲理方面的研究,而对其表现手法却鲜有顾及。本文通过梳理举证,从描写、叙述、象征、比兴、用典等方面论述了《周易》的文学表现手法,并对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周易》,其表达方式为何运用大量文学表现手法而较少采用抽象说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结识赵光品先生,始于结识其书法艺术。苏东坡有云:"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草书,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光品之书法,初于端庄隽秀,一路用功,得其方圆兼备之法,尽现舒展潇洒之意,注重笔画之轻重、缓急、圆方、动静、刚柔,形成古拙朴茂、典雅灵动之美。厚重处蕴育着静而博大之势,无雕饰而露纯朴,去妩媚而显刚正。如晨闻嘹亮的号角,战鼓连天,壮士临阵,披盔戴甲,慨当以慷,充满阳刚之气,让人振奋;又  相似文献   

17.
廉文澂 《唐都学刊》2006,22(2):21-27
贾平凹以宏观视野纵横捭阖和的思维,纵览“五四”以来散文发展历史及其人文意识艺术审美思域的开拓,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要写大境界,大感情,其核心是美文观,而真与美是其灵魂,独特的个性是其艺术生命,形式的自由是艺术的特征。而贾平凹散文的佛禅道学思想,显示其多元的散文艺术观。贾平凹大散文的经典代表作是其“商州三录”,其艺术上追求无道、人道、文道的圆融与完美统一;独特的拙厚的个性、古朴的大气象、大境界;艺术形式不断探索,努力创新;既借鉴欧美,更继承传统民族神韵。  相似文献   

18.
张可久是元代后期著名的散曲作家,其风格一改前期"艳俗"、"豪放"的特点,呈现出"清丽雅正"、"蕴藏含蓄"的美学风格,而这一风格在其创作的写景作品中尤为突出。文章结合其散曲作品对其艺术风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保宁 《唐都学刊》2011,27(3):119-120
诗、书、画三者,乃中国文人浸润灵魂之芳泽,亦是其抒写性情之才能,更是其艺术心智之结晶。凡为文人,诗、书、画之三技者,或擅其诗,或擅其书,或擅其画,诗、书、画三者兼而得之者,可视为通才——艺术创造方面的通才,而非今之所谓学问家者流所提倡的通才。  相似文献   

20.
刘仲华 《唐都学刊》2011,27(6):75-80
作为遗民子弟,清初学者王源早年受父亲和师友的影响,推崇忠孝,尊王而斥程朱;在结识李塨、颜元后,治学开始摆脱程朱、陆王相争的束缚,从制度层面探讨治国经世的方略。然而终其一生,困顿潦倒,所学无用武之地。其学术思想反映了清初经世致用学试图摆脱程朱、陆王相争的趋势,而未见其用的学术命运则凸显了颜李学术在清初学术重建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