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6):151-15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要求把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方针和政策。新世纪,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方向是围绕着休闲娱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面向广大社会群体。因此,我们要扩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指导员队伍建设,增加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建设,更多地吸引社会资金,多搞一些群众体育活动,以此来调动群众参与的意识,更好地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鲁岩 《学术交流》2003,2(11):123-126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在本质上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休闲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充实过程,是人寻求生命本真意义和生活快乐的统一。休闲重要性的凸显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人主体性增强的表现。休闲的获得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对以人为本的关照,也需要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和谐理想的社会氛围作保障。休闲的这些内在要求隐含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之中,是科学发展观应有之意蕴。因此,用科学发展观理念去探析休闲,将会为休闲研究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而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殊性在于中国的加速老龄化是自觉的历史选择。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有诸多隐忧无可厚非,但中国应对老龄化也存在后发优势。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平均寿命的延长使得中国可以克服应对老龄化的悲观思维。为此,我们需要更新发展观念,重新认识老年人价值,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制定应对老龄化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刘大椿 《求是学刊》2004,31(6):51-55
随着知识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全社会重视知识和人才,但知识的贫困和人才的匮乏依旧是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这种状况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文化大革命,由于各种原因,知识分子一度被划入另册,全社会出现知识无用的论调。对这些历史教训的省思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才成为全社会和各个国家关注的对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不仅关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科技创新和未来知识创造的重要人物,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面临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创新》2022,(5):111-116
人口老龄化是随着人口结构变化而出现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从哲学视角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蕴含丰富哲学意义的问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问题,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中相互影响的问题,是量变与质量、运动变化发展中的问题。为此,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孝老敬老的价值观,树立积极老龄观和科学人才观;大力发展科技和经济,提升化解老龄化社会各种问题的能力;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指导,科学应对老龄化;加强国家战略规划布局统筹,推进老龄化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必然走向自由:展望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虎祥  薛骏 《社会》2001,(4):28-30
在当今社会中 ,科技是人类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综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科技进步往往在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促使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信息化。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 ,人类的生活方式将会逐步趋向于更健康、更文明、更科学、更和谐。马克思认为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 ,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发展 ,都使人类从某一领域的必然规律的盲目支配下解放出来 ,使这些自然规律成为人们征服自然的手段 ,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大程度的自由 ,也就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再到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厂大学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卓有成效地实现全社会知识分子化的重要途径。发展工厂大学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方针,是把全社会一切成员都培养成为具有高度的自主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革命人材,从而有力地推进革命和建设,彻底贯彻全社会知识分子化的理论和实践的武器。建立工厂大学是尽快地实现全社会知识分子化的强有力的手段。实现全社会知识分子化就是要求社会所有成员都具有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和大学毕业程度的文化技术知识水平。全社会知识分子化方针是以普遍的高等义务教  相似文献   

10.
休闲渔业在澳大利亚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国民广泛参与。鉴于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国情,其休闲渔业的显著特点呈现为资源丰富、政策多样、管理分层。澳大利亚出台了《全国休闲渔业与运动渔业行为准则》《澳大利亚休闲渔业——2011年及未来:全国休闲渔业行业发展战略》等,以保护生态环境,扩大休闲渔业资源,提高休闲渔业在社会生活中的整体地位,加强公众教育和行业规范。各州和领地政府对本辖区内的休闲渔业负有直接监管责任,最常见的管理办法是许可执照制,以及对渔获品种、数量、规格、渔期和渔区的限制,各州和领地均在政府网站上适时公布最新信息。对我国的启示一是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我国民众参与休闲渔业活动,特别是鼓励少年儿童更多地参与进来;二是适时地开展休闲渔业执照制度的试点工作;三是及时制定休闲渔业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试论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乃岐  刘冠军 《唐都学刊》2004,20(4):96-1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 ,休闲已成为中国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与我国的国情民情相适应 ,现阶段的休闲必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正确认识、科学规划和量力而行 ,必须服务并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必须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 ,必须以普遍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增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 ,必须以增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这些内容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观。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北京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的抽样调查数据,描绘了老年人日常休闲活动的日程安排;概述了老年人在体育、文娱兴趣、学习、公益及旅行游玩5大类休闲活动的参与情况;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老年人口及其休闲行为分成3个类别,并进行了类间比较;探讨了伴侣、子女及友人等在休闲和日常生活中的陪伴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提升以及对休闲生活品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管理科学学科结构及其发展态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管理活动,介于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门类.管理科学已经形成和有待发展的一级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按照区位特点区分为宏观管理学科、中观管理学科、微观管理学科、边缘管理学科、隶属管理学科等五组.今后一段时间,管理学科及其学科体系在中国将明显呈现中国化、收敛式、发散式、交融式、掘进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软科学作为其重要的推动力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充分利用软科学研究资源,促进科技进步、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建立软科学资源共享的动态联盟是一项重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作为新式知识分子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高校教师群体,其休闲文化展现出诸多特点:休闲生活悠然自得,休闲方式中西交融;休闲品味高雅,休闲时间自由;休闲活动中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精英意识;休闲过程实现了人际关系网络的巩固或重新建构。这些休闲文化特征具有深深的时代烙印,其形成原因,有民国社会各种制度的影响,也有文化资本和职业惯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工作作为协助个人和社会解决问题,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一个专业,可以从更为独特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因而笔者试图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clusion has become a central organizing concept in social policy research. Indeed "social exclusion" has displaced many of the terms formerly in use, such as "inequality", "deprivation" and "poverty". Social exclusion is a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embracing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deprivations, that alerts us to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identity, culture, agency and, ultimately, power relations. In contrast to some earlier research traditions,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xclusion draws our attention to how people can be "shut out of society" by their in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customary leisure activities. The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leisure is the product of both access to leisure goods and services, and a sufficient quantity of leisure time. An analysis of Australian Household Expenditure Survey data shows that the consumption of leisure goods and services is powerfully determined by income. Consequently, low income can lead to exclusion from leisure participation. However, analysis of Time Use Survey data also shows that access to time for leisure participation is most powerfully determined by hours of employment,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gender. After controlling for working hours, household incom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available leisure time. A leisure-time poverty line, based on half-median leisure time, is used to show which groups are most excluded from leisure by time constraint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considering a range of policies to alleviate social exclusion from leisure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18.
The main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how hard-of-hearing (defined as seriously impaired hearing) adults view society. Hard-of-hearing people were asked what they know about Finnish society and how active and satisfied they are as members of society. Sixty-eight adult hard-of-hearing volunteers participated by answering questionnaires mailed to them. Elements of the study were taken from the curriculum of social studies for the last year of compulsory school. The subjects had good general knowledge. They were fairly satisfied with Finnish society, except for its services for hard-of-hearing people. They were active in various association and in the life of the religious community, but not in politics. They reserved their most positive ratings for hearing-impaired people. Although their hearing loss was irritating, they had not developed their own distinct culture: they wanted to be part of the broader Finnish society, with the help of some extra services (such as the induction loop system).  相似文献   

19.
于泳 《学术交流》2002,1(2):89-92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构成一个庞大的知识阶层,他们是最主要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的载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社会分配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中国只有普及和强化基础教育,完善和提高成人教育,发展和实施终身教育,才能培养一个庞大的知识阶层。  相似文献   

20.
农村"空心化"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一种普遍现象,年轻人的流失突显了农村的养老问题。在年轻人回乡事亲孝亲和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在短时间内都难以做到的情况下,加强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建设,以协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成为破解"空心化"农村养老困境的现实选择和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