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于长立 《南都学坛》2007,27(4):109-110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新时期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河南作为中部大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时代的要求,历史发展的选择,具体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工业化的理念,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二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四是构筑新型的运行机制,确保新型工业的快速发展;五是强力开发人力资源,实施科教兴豫之路;六是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七是提升城市水平,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以此来实现河南经济的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是传统农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内涵为:跨越式的工业化,农业的工业化,农村要素资源的工业化,低消耗低污染的工业化.河南黄淮四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宜为:立足农业,加快农村工业化;深化加工制造业,加快工业再工业化;推进产业集聚,加快工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发挥我国后发优势。首先对后发优势和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进行了理 论分析,探讨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下的后发优势。最后指出,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实现后发优势要做到: 加快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 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继续加快工业化进程仍是当前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重任,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努力实施四个战略创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5.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如何在巨大的人口和就业压力下继续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关系;加快城市化进程,拓展就业空间;加快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加快制度创新,打破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6.
传统工业化过分强调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依靠规模扩大来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造成了对资源大量消耗和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有:以"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为主要特征,形成了层次合理、协调运行的现代生态工业体系,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由传统工业道路向现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新型工业化与福建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使尚未完成工业化的福建省面临信息化、全球化、城市化滞后、资源约束的新挑战。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决策,对福建省具有特殊的意义。文章提出了适合福建省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今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策以来,新型工业化一直是有关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然而,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与投融资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如何运用投融资手段加快推行新型工业化还很少有人论及。为此,“城市发展论坛”的责任编辑贾岩采访了这一问题的研究专家张伟教授, 请他就新型工业化的几个基本问题发表观点,以期引起大家展开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了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在总结历史经验、遵循发展中国家新型工业化共同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具体途径、战略举措与保障体系,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宏观性、战略性和地域性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贵州工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贵州工业现状,提出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方向,加快贵州工业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与工业化紧密相关、在城乡间转移与城镇化紧密相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决策是一种基于信息传播、预期形成的复杂微观决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区域非农产业集体转移,宏观上表现为转移目的地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预期在决策中起关键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将工业化、城镇化联结在一起,使得城镇化水平对工业化发展的弹性在短期、长期分别表现出滞后和超前的特征。在构建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局部调整—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基础上,运用河南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对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可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认为传统工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化发展面临的各方面的制约和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困境,要求“三化”协调发展。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河南独有的优势资源是农业资源,应引进前沿学科技术和现代工业手段,拓展农业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从主食产业化是利用现代科技加快农业资源转化的典范等角度,阐述了深化对农业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对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张以主食产业化的全面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以及整体的农业资源开发体系的建立,实现现代工业的优化升级;以主食产业化为代表的农业资源应用产业的形成,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也有重要的作用等观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河南省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必然趋势。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根本保证,就是探索一条符合河南省省情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的研究对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有所察觉,但对其原因分析较少。本文在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反思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原因,认为主要不是城市化的滞后,而在于工业产值比重上升,没有相应带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而城市化率与就业结构变动的相关性较强。进而提出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于解决就业,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选取反映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状况的16项指标因子,构建反映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析了兵团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综合效益、整体协同发展水平以及协调度,并对兵团"十二五"期间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程度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2005-2010年,兵团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的协调等级;协调类型由早期的城镇化滞后逐渐转化为工业化滞后。同时,兵团各个师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整体协同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由预测结果可知,"十二五"期间,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程度由弱协调状态上升到较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经济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目前河南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指出了河南县域经济"短板"的实质问题所在,探讨了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之际,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在辽宁现有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条件下,辽宁传统的工业型城市化在继续保持优势的前提下要实现新的突破,需要壮大县域经济,同时大力发展县域城市化,形成新型工业化与县域城市化共同发展的合力.所以,本文从这样一种战略的高度,以三次产业结构布局为出发点,分析了辽宁高城市化水平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而提出辽宁县域化、产业化城镇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新型工业化与沈阳大都市圈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沈阳都市圈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装备产业基地是中国21世纪初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最为响亮的声音之一,它将拉动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序幕,成为加速中国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重大举措。沈阳建设中国装备产业基地需要走出四大误区:将建设装备产业基地等同于一般发展装备产业、将发展装备产业基地等同于建立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建立装备产业基地主要以现有的企业为依托、建立装备产业基地主要就是发展制造业。沈阳都市圈的建设需要汲取前20年中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谋求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为此,必须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六大职能。  相似文献   

19.
依据新生代农民工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现状,分析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市民化为其提供的良好机遇以及所面临的二元体制、产业结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挑战。地方政府应从探索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以应对二元体制;创新新生代农民工户籍多元复合转移模式;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制定多层次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培养和人关怀等方面探寻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