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研究的又一层面——探索语符背后社会因素的印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同人们对其研究对象的认识不断深化分不开,语言学也不例外。自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问世以来,语言学界欣然接受了他关于“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这一看法。一般习惯于把语言看作一个音义结合而又分层组装的符号系统,并根据索绪尔的主张,倾注全力对这个系统内部各种结构关系进行共时的静态研究和描写,以求达到“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科  相似文献   

2.
符号在日常使用中只是思想意指对象的声音记号(音响形象).索绪尔把符号定义为音响形象(能指)与概念(所指)的联想性统一,这构成了“符号”的理论概念.在思想使用“语言”的“言语活动”中,符号是具有意指性的音响形象,其意义来自思想和事物,语言与思想和事物的三元关系是在自我意识平面上展开的.而在语言学的理论平面上,能指与所指的符号统一体不具有意指性,其意义来自符号之间的对立关系,它把思想与事物的外部对立扬弃为符号的内部联想关系.“联想”不是意识的能动联结,而是在社会—语言形式平面上实现的“差异性的相似性”.“符号”的理论概念作为语言学的科学基础,具有重大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网络语言逼迫一批汉语词汇“下岗” 在网络词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数字符号、拼音符号和英文简写。这些词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它们的出现,使得许多汉语词汇在网络语言中被打入“冷宫”,处于“下岗”状态。例如:数字符号,7456(气死我了)、9494(就是就是)、88(拜拜)、8147(不要生气)等等;拼音符号,GG(哥哥)、JJ(姐姐)、DD(弟弟)等等;英文简写,PM(Pardon Me请原谅我)、  相似文献   

4.
符号与语言符号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符号的界定、符号的分类和符号的特点.本文从狭义符号角度,把任意性看做符号的根本属性;区别了征候、信号与标志,论述这三种现象与符号的区别;从感知角度把符号分为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触觉符号三类,并说明具体科学符号、科学术语与自然语言词语的区别;认为符号有四个特点:(1)符号产生于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2)任意性、(3)约定性和(4)系统性;并重点论述了语言符号在约定性、系统性方面与其他符号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索绪尔“价值”理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普通语言学教程》用一章专论“语言的价值”,全书四分之一篇幅谈及价值问题,正如索氏所说:价值是语言“最重要的方面”。鉴于国内很少论及索氏的价值问题,本文打算就此问题进行一点初步探索。一、价值是一种揭示符号系统内在关系概念“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是索绪尔价值理论的重要命题。“价值”(Valeur)一词含义较多,经济学中价值体现商品与人类劳动的关系,是一种关系概念,索绪尔的价值就是语言学意义上的关系概念。他说:“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要确立价值就一定要有集体,个人是不能确定任何价值的”。索绪尔价值理论贯穿始终的思想是: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系统就有关系,有关系必然产生价值,所以价值理论是一种关系理论。语言是一种有着复杂的关系的系统,价值是指什么关系呢?价值是指符号系统的内在关系。它既不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能指与纯物理的声音的关系,也不是语言符号的所指与外在物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社会语言学是布迪厄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语言交换的经济”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可供交换的经济资本;语言交换有一定的市场与调节规则;语言交换是言说者运用策略与技巧的言语行为;语言关系总是符号权力的关系。因而,语言是符号暴力。这种社会语言学是一种符号权力的社会学,体现了布迪厄一贯主张并建构的“统一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7.
双重语言符号系统的运用,是科技写作、特别是科技广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所谓双重语言符号系统,就是自然语言符号系统与人工语言符号系统。而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系指全民共同使用的、用文字书写的语言符号系统,如中文、英文、俄文等;人工语言符号系统,又叫“非自然语言符号系统”或“超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系指自然语言符号系统以外,可以用来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假定性书面符号系统,如图象、表格、公式等。  相似文献   

8.
文字结构、文字体系和汉字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字结构与文字体系文字结构可划分为三大范畴:一个是文字符号的形式结构范畴;一个是文字符号的形式与语音、语义三者之间关系的结构范畴;一个是文字符号(形、音、义三位一体)与一定的社会文化——个体心理语言认知之间关系的结构范畴。实质上,前二者指的是文字的“内部结构”,后者指的是文字的“外部结构”;或者前二者涉及的是文字自身的结构,而后者涉及的是文字的运用过程。但是不管怎么说,它们应该统一在人类对作为语言书面代码的文字的认知过程的整体结构中。  相似文献   

9.
语词意义的本质和逻辑结构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词的意义 (“词义”)是语词符号所承载的语言共同体关于对象的观念信息 ,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物性词义和物性照应性词义。语词 ,既有客观意义又有主观意义 ,既有形式意义又有内容意义 ;本质上 ,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西方语言哲学关于词义本质的理解往往失之片面。词义由概念义、意象义、色彩义三部分构成。概念义不等于“科学概念”或所谓的“概念 (词项 )的内涵”。意象义是一种基本义、理性义。在语用世界 ,概念义、意象义、色彩义在整个词义结构中的地位 (比重 )会因语词使用者、解释者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
意境的“语象符号”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语象符号,是以语言为材料,而负载感性信息的符号.语象符号,包括音象符号、字象符号、句象符号和义象符号,是营造中国艺术意境,特别是诗境、词境、曲境、赋境、文境和书境的主要媒介.下面我们就从音象符号、字象符号和句象符号的结构层面,逐一阐释“意境”在这些结构层面上的审美内涵.首先,从音象符号角度,阐释艺术意境.“音”来源于“声”.声分三类,一是自然声,二是器声,三是人声.其中人声是语言的原型,也是构成音象符号的基本材料.在前语言阶  相似文献   

11.
一、文艺作品作为符号今天,我们的美学文艺学长期所沿用的“反映”说已经遇到了有力的挑战,文艺作品与社会生活之关系的复杂性正在被日益深刻地揭示出来,如何准确地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文艺作品的社会本质,已经成为文艺社会学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现代符号学为理解文艺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并不否认社会生活对文艺作品的本源意义,但同时确认后者对前者具有一种“构成”作用,这是深刻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形式,是一种艺术符号。然而与文艺相类似,科学、宗教、语言等同样也是社会生活的符号形式,那么,艺术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区别何在呢?卡西尔指出:“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情感本身的力量已经成为一种构成力量(formative Po-  相似文献   

12.
象任何认识过程一样,科学认识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作为认识成果的知识的表达应当能保证进行认识的交流。在认识中担当这个任务的是自然语言和作为人工语言的科学语言。 在低级阶段即经验水平上,科学认识可以用自然语言来进行,可是,理论研究就需要作为人工语言的科学语言,当然,自然语言是科学语言形成的基础,并对它发挥功能起着保证作用。科学语言正是由自然语言、专门术语和各种符号(包括字符和各种图表)所组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英国社会文化理论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的表征理论,以达利的《达利与骨骼》为例,解读视觉语言符号意指实践下的“荒诞”。得出视觉语言符号创设了一种“荒诞”的空间类型,打破了传统“美”的观念;视觉语言用符号意指实践了“荒诞”的非理性特征,勾画了现代人的文化意识;视觉符号阐明了“荒诞”世界中的主体特点,拓展意义多重解读的空间的表征结论。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话语分析和文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震 《青海社会科学》2000,(4):80-85,68
朴素实在论者对历史认识的复杂性简单化了 ,他们往往把历史事实看作就像史学著述所表述的那样存在。然而 ,“历史学的批判功能呼唤一种元批判 (meta- critique) ,以便提醒人们 :历史学把原始资料转变成了另一种带有社会属性的文化产品 ;历史学是一种把现有符号转变成作用不同的另一些符号的方法。”1 由于符号转换的问题 ,分析的和批判的历史哲学及史学理论必然要认可历史认识的相对主义成分 ,但通过某种认识形式或图式 ,历史学家仍然可以科学地把握历史进程的形态或实质。然而 ,伴随着语言哲学日益主观化和相对化 ,语言与其表述对象之间的…  相似文献   

15.
人类进化中的“缺失环节”和语言的起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语言首先是作为一种人类的交际手段 ,而不是一种思维工具进化而来的。从这一点出发 ,就有可能对语言进化起源的图景做出合情合理的清晰描述。基于这一观点 ,本文讨论了与语言起源的进化源头探索有关的各种“缺失环节” ,并以多个学科最近的科学发现为基础 ,探讨了“原始人类的前语言交际行为和后语言交际行为”、“语言的结晶形成”、“象征符号的出现与认知能力”以及“神经科学与语言的起源”诸问题 ,提出了一些假设和推断。  相似文献   

16.
“桃花源”是显现于《桃花源记(并诗)》中的理想社会,但其意蕴内涵却在文艺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丰富与发展.“桃花源”题材的图像创作推动了“桃花源”意蕴的演绎与发展,这种创作以《桃花源记(并诗)》中“桃花源”文学原型为核心,立足语言与图像符号在表现中的互通与交叉,通过对文学原型“出位”元素的表现,将源文本中的文学场景、文学场域以及文学意象置换于图像世界,创造了图像世界的“桃花源”,“桃花源”形态与意蕴在不同主体、相异符号的置换性创作中得到不断衍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法律作为符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晖 《学术界》2002,(1):85-97
被誉为“解释学之父”的德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 :“文本是人的生命所留下的符号形式 ,是生命的外化和‘表达’(Ausdruck)……〔1〕”另一位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更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认为 :人是符号的动物〔2〕。人类在其类活动中需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那么 ,这种沟通和理解的媒介机制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 ,符号。我们知道 ,自从哲学向语言学转向以来 ,符号学在西方世界日渐兴隆 ,几乎所有哲学流派都围绕着符号而展开其论题。然而 ,符号又是个相当多义和宽泛的概念 ,它既指语言和文字符号 ,也指行为符号。“只要有社会 ,任何实用都转…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类最本质的文化特征。语言现象和人类文化现象存在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作为各民族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无疑是民俗传承的工具;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本身又是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作为各民族图解世界的一种文化符号,语言的力量更在各种民俗信仰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因此,在人类思想史上,“民俗”(Folklore)这个概念的初始语义正是  相似文献   

19.
研究语言符号的理据,对于阐明事物或现象的“得名之由”,明确人们创造语言符号时的造词心理,认识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的联系、语言符号意义演变和发展的规律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不承认语言符号理据性的存在,不去探求有理据的语言符号的根由,那么,对语言符号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低层次上,就会增加记忆和交际的负担,也就无法解决语言学领域存在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语言界十分关注“语言与现实、形式与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性,即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象似的还是任意的”这一话题,并存在争议。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看到语言现象的多样性,承认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两者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本文通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社会性、依存性和开放性基本特质的分析,对词语的基本特性及其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的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