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期,民间出现了解放思想,男女两情相悦,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得以喜结良缘的婚姻模式.追求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因婚姻受阻,双方殉情.随着周天子权力的旁落,其地位发生动摇之际,又涌现出违犯天条、人神恋爱、婚姻自主的牛郎与织女之爱情故事.渊源于此而来的七夕·乞巧与中国情人节,把故事情节推入一个新高潮.  相似文献   

2.
晋南蒲州(古称蒲坂),是华夏文化的摇篮。由于山西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处于中原王朝的边陲,是以农耕为主的汉民族与以游牧为主的北方少数民族以及内地的戎狄交往、杂居、通婚的主要区域,所以形成了胡汉相融的习俗与复合性文化,对外来文化和婚姻制度有较大的亲和力,易于形成兼容并包、吸收他人之长的开放意识。故此,男女青年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凄美爱情故事多发生在蒲州,使蒲州成为中华儿女的爱情圣地。  相似文献   

3.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不同时代的爱情书写往往会反映时代的精神特征.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直关注爱情主题,对爱情人生的探讨与思考总是与家国命运相联系.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与传统爱情故事的书写模式和道德主题小说的表现手法迥异,在爱情书写中增加了关于文化、存在、身份等视角.小说通过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对爱情进行了大胆思考和探索;小说主人公阿里萨的滥情和痴情形成一种荒诞的耦合,围绕一个个恋爱故事,作者探究了爱情的各种可能;马尔克斯通过各种爱情的呈现,洞察人生,探究爱情真谛,思考了拉美的文化与现实.  相似文献   

4.
描写薛仁贵与柳迎春爱情的《汾河湾》及薛平贵与王宝锄I的《武家坡》,故事情节虽十分相似,但其时代背景、婚姻爱情观、褒贬的主题思想迥然。二者分别产生在唐初自由婚第二次高潮兴起与唐亡后自由婚衰落的两个时期。柳氏坚持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王氏则是抵制门阀等级婚的嫌贫爱富。前者褒扬忠君爱国,后者谴责卖国求荣。薛仁贵是东征西讨的名将,薛平贵则是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甘当儿皇帝的后唐叛将石敬瑭的化身。石敬瑭的侄儿石重贵继帝位后,欲借薛仁贵之光环,要与辽帝国平等“平贵”,只当孙而不称臣,这就是“薛平贵”之名的由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文本为切入点,从爱情与革命、爱情与理想、爱情与人性三方面阐述了1980年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内涵。"爱情与革命"回到了上世纪40、50年代的革命爱情故事的叙事模式;"爱情与理想"是"爱情与革命"的另一个版本,按照美好的社会理想来选择爱情;"爱情与人性"借爱情故事表达对历史理性、现代文明、欲望的认同与困惑。爱情不再承载意识形态之后,它的审美魅力也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6.
一个贫苦的农村女孩患了重病,好心人帮忙设法筹集捐款。一个省报资深记者去采访女孩,回来写了一篇真实的报道。文章没见报,只在网站登了,几乎没有反响。一个自由撰稿人帮女孩编了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某杂志发了,引来不少社会捐款。这是发生在笔者身边真实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离婚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离婚制度作为人类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萌芽于原始社会的对偶婚末期,形成于个体婚时代。人类在各个阶段、各个时期的离婚制度并不是脱离当时的社会而产生、存在、发展的,而是在各个时期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制约和引导之下发展来的。  相似文献   

8.
斯蒂芬妮?梅尔是美国畅销书作家,魔幻小说《暮光之城》系列的作者,作品主要讲述了女高中生贝拉和青春帅气的吸血鬼爱德华之间浪漫的爱情故事,描述了贝拉和爱德华从相识、相知到相守以及为了守住真爱而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在爱情和命运的召唤下,贝拉如愿成为吸血鬼,与自己的爱人一起走向永生不死的命运。看似简单的爱情故事,却因为主人公特殊的身份——人和吸血鬼而变得复杂。本文将用爱情三元论来解析爱德华和贝拉的爱情,说明他们之间的爱情是超越了人"鬼"界限的完美爱情。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的婚姻状况产生了很大影响。西南民族地区的仁和村、伊沙拉村、庄桑村,在结婚年龄、村内婚与村外婚、随夫婚与入赘婚、聘礼与嫁妆等方面都随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的改变,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永恒的爱情     
<正>人生最浪漫的事,是两个相爱的人手牵着手,一起白头偕老。结婚照,她见证了婚姻的存在。两个原本没有多少关系的人,从相逢、相爱、相许到永恒,照像机镜头将爱情定格在最动人的那一瞬间,每一张照片都会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使你回忆起幸福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1.
电影和小说里总是有很多发生在旅行当中的爱情故事,让人羡慕不已。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一样可以——旅行中让爱升温出镜情侣:小惜武略故事结局:以完美的姿态迎接美好的明天!我和武略是高中到大学的同学,认识整整七年了,恋爱的萌动是从高三开始,和所有高中校园爱  相似文献   

12.
《古典爱情》和《爱情故事》都以“爱情”为主要词汇命名,都以先锋小说著称,创作时间前后仅相隔半年,但二者之间却有着意味深长的关联。《古典爱情》通过“虚伪的形式”,渲染了暴力血腥、人性之恶及神秘宿命,显示出明显的先锋元素;《爱情故事》则注目于世俗生活,通过现实事象直指人性的麻木与生活的无奈,属于典型的民间叙事,从《古典爱情》到《爱情故事》,暗示着余华从现代到传统、从先锋叙事到民间叙事、从虚伪到真实的创作理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山西是华夏文明发祥的摇篮,蒲坂(今山西蒲州)是尧舜之古都,位居鸡呜三省的晋、陕、豫交界;是古时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是沟通中原与全国的桥梁。由于山西在较长时间内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华夏族与戎狄杂居、胡汉相融通婚形成兼容并蓄的“自由婚”习俗与模式,使山西成为中华儿女反封建争民主、追求和向往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爱情圣地,使蒲州成为爱情之都。  相似文献   

14.
《诗经》等古代文献中存在大量与先秦婚制婚俗相关的称谓语与特定词,其结构和意义展示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汉字与制度及民俗的密切关系。其中,“父”“叔”“伯”“家”“室”“嫡”“小”“娣”分别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群婚制、伙婚制、对偶婚制和专偶婚制;“妻”“娶”“婚”“薪”“父母”“兄弟”“媒”“归妻”分别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抢婚习俗、包办婚俗与赘婿婚俗。  相似文献   

15.
爱情和婚姻是哈代小说最喜欢叙述的一部分内容,通过对爱情、婚姻生活等的细致描绘,哈代着力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社会环境对人的压力,以及人性本身的善良与软弱。在短篇小说中,这一主题依然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在这些故事中,最能打动人的是小人物和他们缠绵悱恻的爱情。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爱情很难走向完满的结局,而正是由于这种不完美,她们的命运才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同情。本文就哈代代表性短篇小说中人物的爱情故事给予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父母的爱情     
我一直以为父母之间是没有爱情故事的。父亲大母亲11岁,年轻时长年在外工作,一年间难得的假期也全部用在了春节期间的走亲串友,留给母亲的时间真是少得可怜,而这少得可怜的时间也往往被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子女统统占有。母亲是独生女,她远嫁父亲  相似文献   

17.
《人生与伴侣》2008,(9):64-64
我是《人生与伴侣》的忠实读者,我很喜欢上面的文章,特别是爱情故事。可是我很害怕读那些结局凄美的故事,因为我想到了自己。我有一个男朋友,他在工作,我在上大学,我爸妈不同意我们来往,因为他家穷,可我们相爱极了,我们舍不得离开彼此,我又怕亲人的反对,  相似文献   

18.
《呼啸山庄》讲述了两个爱情故事 ,它们分属于两代人 ,爱情的结局亦各有不同。作为上一代人的卡瑟琳和希克历 ,由于处在文化冲突时期 ,因此他们的爱情以悲剧告终 ;而作为下一代人的贵族青年小卡瑟琳和哈里顿 ,由于处在文化融合时期 ,他们的爱情则以喜剧形式开始。这爱情的一悲一喜 ,既体现了作者新型的爱情观和深刻的宗教观 ,也体现了文化转型的艰难以及转型后贵族文化新生命力的勃发。  相似文献   

19.
翟露 《百姓生活》2012,(8):62-62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但与片中女主角露丝不同,女主角的原型并非妙龄少女。她名为海伦·丘吉尔·坎迪,1912年“泰坦尼克”号海难发生时,已经53岁。“杰克”名为爱德华·肯特,当时58岁。当船撞上冰山并沉没时,爱德华随船沉入大海,海伦奇迹生还,并且用文字把那场灾难如实记录了下来。半个世纪后,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以她的故事为原型,塑造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不朽的爱情。  相似文献   

20.
"婚内强奸"犯罪化成立与否是一个价值评价问题,只能从其价值实体即"婚内强奸"的犯罪化事实与价值标准即社会的需要、欲望、目的两个方面来考察。价值标准是个历史范畴,受到社会结构模式、家庭职能设置、传统制约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内容。在我国当前"婚内强奸"犯罪化的社会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地从西方移植"婚内强奸"制度,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婚内强奸"犯罪化不应该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