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工匠现代转型指的是明清以来中国古代工匠向现代技术工人、工程师等技术理论家或企业家转变过程中的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两大内涵的双轨并行发展.工匠技术转型主要指经验性技术或技术的经验形态向理论知识形态转变(简称产业技术理论化或技术科学化),工匠角色转换主要指传统工业技术主体(在籍匠人)向现代工业技术主体(现代技术工人、工程师、技术官吏等)的转变.作为区域工业化中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既是明清社会经济现代转型的驱动因素,也是中国早期工业化社会形成与发展的核心标志.  相似文献   

2.
“工匠精神”由来已久,无论是中国古代工匠追求精益求精所体现出的中国气质,还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打造精品的 需要与要求,“工匠精神”都是贯穿于时代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文化的主线。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阐述了“工匠精 神”与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进而以天府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了用“工匠精神”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传统典籍中的"农夫"和"工匠"作了哲学意义上的阐释.在大量的传统农工对举中,由于受传统农业社会的制约,中国古代哲学家往往坚持"农本工末"的观点.在传统观点中,这"农工差别"却又是相当大的.农夫与工匠在其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体验和思想体会是不一样的.农夫体道和工匠用器在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这"道体"和"器用"深刻地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和进程.  相似文献   

4.
工匠精神在中国古代制造、教育等行业中备受推崇,也是千百年来中医药学术薪火传承的延续动因,其内涵集中体现在“上工治未病”“大医精诚”等方面。然而,由于受到西学东渐以及浮躁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医药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式微。新时代,传承并创新发展中医药必须以价值理性为引领,重塑、培育、坚守中医药工匠精神,并在中西医交融和国际合作交流中进一步阐释和弘扬。  相似文献   

5.
中国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成为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关键靠人才,如何把新生代制造业工人培育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新生代技术工人,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之处.具有工匠精神与工匠灵商的新生代技术工人,既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生代技术工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为此,必须从新生代技术工人学习、企业管理、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社会风尚引导五方面入手,探索新生代技术工人工匠精神及工匠灵商的培育机制和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与现代美术教育模式有多种表现形式,仅从古今官方美术机构、古今正规美术教育、古今民间美术教育三方面比较分析,可知其有如下不同特点:一是中国古代官方美术机构基本以收藏、鉴赏、创作为主,兼具教育性质;通常体制比较规范,不以教育功能为主;但却在美术史上产生过重大教育影响。当代的官方美术机构诸如国立、省立、市立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书画院、书画研究所、美术家协会等,都具备收藏、展示和对大众普及美术的教育功能;其中各级各类书画院和书画研究所更是偏重对官方所需作品的收集和创作,同时也兼顾美术的交流和教育功能。二是中国古代正规美术教育机构既包括官办的专门美术教育机构,也指私人的塾馆美术教育。中国当代正规美术教育机构由各级各类美术专门院校组成。三是中国古代民间美术教育"具有良好教育效果,但无正规形制";崇尚经典、遵循师承是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重要思想,文人士大夫和民间工匠都深受影响。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模式除了官方机构和正规学校教育外,仍有丰富多样的形式。总体来说,大致可分为集体模式和个人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早期工匠神话按其产生的时间划分,可归为原始工匠神话和文明社会工匠神话两类.原始工匠神话往往置于神灵谱系中,把古代先民的发明创造编排成人类自身繁衍的谱系,采用的是象征性的表述方式.工匠神的名称各异,或是表示发明创造过程,或是描写器物形态,或是展现制造器物的工艺,需要运用古文字研究成果加以破译.文明社会的工匠神话,或是因能工巧匠的知名度而生成,或是因某种器物的奇异而出现,对人的崇拜和器物的崇拜联结在一起,呈现出多种形式.文明社会的工匠神话对原始工匠神话多有超越,但有时又出现返祖现象.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于唐五代的工匠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根据传世典籍主要关注于官府工匠的管理、身份地位、类别及家庭规模等方面的研究;第二阶段是依据吐鲁番、敦煌出土文献探讨工匠尤其是民间工匠的身份、地位、类别、技术级别、待遇、称谓、生活等多方面的研究;第三个阶段则是依托《天圣令》,对唐、宋、日本古代工匠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是工匠,其承担着技术发明、创新和推广的重要职责。随着技术创新活动的历史演进,在工匠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并以工匠活动为中心相继出现了家庭手工业作坊、私营手工业作坊、手工工场等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这些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工匠主体活动的局限性。工匠主体与这些主体之间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单一主体去取代另一种主体,使前一种主体在古代技术创新的舞台中隐退。在我国古代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这些主体以交叉并存的方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工匠有着从官匠到民匠人身束缚获得解放的过程,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正向趋势,但似乎与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规律有些相悖。通过分析工匠与营造过程的关系,发现分工协作设计引起了工匠群体内部的阶层分化,产生了稳定的基层工匠管理模式。大多数工匠在营造过程中的位置如模块构件一般可替换,其创造性受到自觉的约束;总领工匠被官方收编变成匠官,代表了官方意志而具有保守性。或许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走向停滞与这两个层面的局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理工院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理工院校人文素质的教育现状出发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实质的概括 ,阐释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育是理工院校人文素质培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文化载体之一。其主要实质是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体现了广泛而独特的审美特征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文学家族是中国文学史上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伴随着民族群体的目益壮大和汉语文水平的提高,回族文学家族在明清大量涌现,集中展示了回族古代文学创作的风貌和审美情致。回族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动关系,回族家族文化在古代回族文学家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持久的促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讽刺文学,其美学文化鲜明反映了现实,有较强的刺时救世的教化作用。文章从中国古代讽刺文学发展轨迹切入,探究其外具偏执、否定之形,内蕴"中和"之美,从美学角度和文学史的视角论述"中和"之美辩证和谐的理性精神在讽刺文学体式中的艺术风貌和表现形式,以期对文艺美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建立在"天人合一"文化理念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中和论"美育观并不是单纯审美、艺术教育,它在根本上是一种审美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当前美育现代性建设虽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低迷的状况,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忽略了传统文化资源,割断了与传统美育观的联系所致。中国现代美育是作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产物而发生的,是"现代性"社会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构建更加和谐、完善的现代美育,中国美育的现代性建设必须从传统美育中汲取有益成分,促进中国美育现代性建设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干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了"美育"概念,他的"美育群材"说与席勒的"美育"基本内涵非常接近,集中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以"礼乐教化"为核心概念的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在广博深细的历史考证和文字训诂中,接触了大量的古代审美对象,涉及不少与中国美学史、艺术史有关的重要问题。郭沫若以历史学考据和文献学注释为特点,进行历史研究的同时进行美学阐释,为先秦美学史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设计历史悠久,灯具设计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韵味傲然屹立于世界灯具之林。中国历代灯具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灯具造型各异、神韵独特,其传统设计中无不透视出社会经济技术、思想观念和民族审美的进程与发展,许多优秀的灯具设计,不仅具备完善的使用功能,而且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对于现代灯具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艺术史是情感与程式矛盾运动的历史。中国艺术所表现的情感是带有政治伦理色彩的、以"中和"为审美特征的情感。中国艺术还具有"程式"特征,就是艺术表现中的种类、类型、材质、风格、形式或笔法等所体现出的深植于集体无意识深层,成为无法摆脱的具有稳定传承的定式。程式是用来装情感的,程式又是消极的,它有惰性,但情感有时受它的驱使,有时是反抗它的驱使的。当情感以一个时代为整体普遍发生变迁的时候,程式却固守不变,此时艺术走入末流;当最适合表现新情感的程式终于找到,艺术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大发展的新时期。这中间的流动构成中国艺术的历史。"中和"之情与惰性"程式"的本质特征、"师资传授"和"传移模写"的尚古创造传统,导致中国艺术的历史具有轻微、静态、缓慢的变化性,独立于世界艺术史之外。  相似文献   

19.
国民音乐教育发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音乐教育文化源远流长。研究和梳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史 ,找出适合新形势下中国当代国情的音乐教育形式 ,可以用更好、更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解决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朱志荣的中国艺术美学研究立足于古代艺术和文明遗存,综合吸取考古学、人类学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以实证研究直接考察和分析器物的造型、纹饰和风格等,提炼出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他重视从审美意识的起源出发,认为艺术中审美的思维方式是从混沌的思维整体中逐步独立出来的。同时,他注重中国艺术理论体系的建构,以艺术的"主体心态"为中心,他将传统艺术理论串连成一个完整自足的体系,为中西方理论的对话提供了条件,并进一步阐释了传统艺术当代生存的方式与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