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的小侄女在中国读完大学后,又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过了几年留学生活。在这几年里,她不仅爱上了这个有着火红枫叶和美丽郁金香的城市,而且在当地找到了心中的另一半。几年恋爱谈下来,她终于有了成家的打算。前段时间,她要结婚了,让我赶到加拿大参加她的婚礼。我到了加拿大后才知道,侄女和侄女婿正忙着做一项科研工作,根本没有工夫打理他们的婚事。时间很紧迫,他俩急忙拿出一叠叠请柬让我去发放,并要我帮着他们向亲友索要礼品。看了附有礼物清单的红色请柬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两年前,上了年纪的我由于一场病而变得体弱,自理能力很差。侄女得知情况后主动来到身边,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在这两年多时间里,侄女耐心地服侍我,还经常陪我聊天,令我很感激。为了让侄女劳有所获,并激励她继续照顾我,我主动与她签了份赠与合同:我把价值3万元的金银首饰赠给侄女,她负责照顾我的饮食起居直至我去世。合同公证后我就把赠与物交给了她。没想到,侄女得到这笔财产后,对我的态度每况愈下,一点也看不到以前的那份孝心和温暖。更叫我心寒的是,近段时间,往往是一连几天都难见到她的踪影,更别说照顾我了。考虑到她是想溜之大吉…  相似文献   

3.
四个主婚人     
《可乐》2009,(1)
这场婚礼的新郎不肯告诉我他的职业,要我猜,说:"你猜!猜中有奖!"他说这话时,新娘捂着嘴在旁边笑。新娘很漂亮,是一名公共汽车司机。新郎的妈妈是小学教师。在儿子的婚礼上,她别出心裁地安  相似文献   

4.
举杯齐眉     
《北方人》2008,(Z1)
结婚前,我写信告诉张允和,说我很穷,恐怕不能给你幸福。她说幸福要自己求得,女人要独立,女人不依靠男人,她当时的思想也比较开明。不久我们就在上海结婚,四姐妹里,她最早结婚。我们在上海的婚礼很简单,提倡结婚不要乱花钱,我们有一个亲戚有钱,结婚花了很多钱,我们就反对那一种。当时结婚不得不请客,我们就找了上海青年会,请客简单便宜。我和张允和的婚礼,我母亲去了,我父亲没有去。除了去日本留学那段时光,我们主要住在上海。她们家住在苏州,  相似文献   

5.
她的名字叫高兴 和我一样,她是自己拎着行李箱来报到的,一副很独立的样子。 我们是在领宿舍钥匙时碰上的,她506,我511。在楼前,她先转头跟我微笑,并请我先上楼。那笑,真真的,很可爱。  相似文献   

6.
朱滨  察梨生 《社区》2004,(8):58-58
两年前,上了年纪的颜玉梅由于一场大病而变得体弱,自理能力很差。侄女得知情况后主动来到身边,照顾起她的生活起居。在两年时间里,侄女耐心地服侍她,经常陪她聊天。为了让侄女劳有所获,颜玉梅主动与侄女签了份赠与合同:把价值3万元的金银首饰赠给侄女,并由侄女负责照顾她的饮食  相似文献   

7.
民俗≠庸俗     
近日,在一个婚礼仪式上,司仪竟拿新娘和她的公公开玩笑,让新娘给她的公公戴顶绿色的帽子,把一个喜庆的婚礼搞得很尴尬。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结婚都要举行规模不小的婚礼仪式,少不了要聘请司仪主持仪式。由于经过正规培训持有上岗证的司仪数量严重不足,再加上行业规范滞后,  相似文献   

8.
放弃堡垒     
嘟嘟 《可乐》2008,(11):48-49
最长的旅程是从头到心的距离。很像拉拉和我一样,高兴是自己拎着行李箱来报到的,一副很独立的样子。我们宿舍相邻。在楼前,她微笑着请我先上楼。她拖的箱子似乎很重。我把箱子放在楼道口,"噔噔噔"跑下来给她帮忙。  相似文献   

9.
王丽丽 《老友》2015,(2):55
案例:70多岁的李大妈是一名企业退休职工。10年前,老伴去世后,李大妈就和女儿一起居住。李大妈的女儿患有精神疾病,不但不能照顾李大妈,还需要李大妈的照顾。考虑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照顾自己和女儿越来越力不从心,2013年年初,李大妈卖掉自己的房屋,将10余万元房款交给自己的侄女保管,她和女儿一起住进了侄女家。时间一长,李大妈和侄女产生了矛盾。2014年6月,李大妈的女儿去世,李大妈从侄女家搬出来住进了当地一所养老院。她想向侄女要回自己  相似文献   

10.
苑广阔 《社区》2012,(2):63
早就听说同事小丽的男友是个"小康男",直到去参加她的婚礼,才知道她的丈夫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收入中等,家庭条件一般。我很奇怪,婚礼之后问办公室的同事:"你们之前不是都说小丽嫁了一个‘小康男’吗,去参加他们的婚礼,也不觉得她老公很有钱啊。"同事白了我一眼,道:"你还真是又土又俗啊,我们说的‘小康男’,不是指经济上多富有、多有钱,而是指性格和心理上的健康、富有。"看我还是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同事继续解释道:"你别看小丽的老公个  相似文献   

11.
《老友》2003,(5)
清代嘉庆年间,名士许阶亭哥嫂早年逝世,便把侄女带到自己家抚养。他的侄女秀丽端庄,文才出众,二十多岁还待字闺中。她立志要找个才子为夫,可惜一时未遇到意中郎君。后来,她想出一个办法,写了一篇48个字无标点的奇  相似文献   

12.
去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和友人在旧金山远郊的一个果农市场上采购,正啧喷感叹果蔬品种的丰富和质地的新鲜,友人告诉我说,那边一个人来了,是我的好朋友,她叫蒋友琴,是蒋介石的亲侄女。我没想到在美国会遇见蒋介石的亲友,便注意起来。 蒋友琴开一辆蓝色的轿车,身穿紫红相间的花布外套,柔声细语,步履轻盈,笑起来很好看,一点也不象62岁的人。她听说我是从中国大陆来的,又听得懂吴语,便显出几分热情,说话也不忌讳,很随便。她小时在溪口武陵中学读书,“总统”是校长,“每年都来”。蒋介石下野时,她常见蒋介石独自一人散步,后来  相似文献   

13.
近日,我作为天门文学社的小记者和老师一起到南京采风了。采访了韦阿姨(著名女作家韦斯琴女士),我的心里很激动。一路上,我的心其实已经早到了南京。在苇阿姨的家中,我们见到了她:朴素的着装,粗粗的长辫拖到了腰间,和蔼的微笑总是挂在脸上。“你们好,欢迎!哟,这些小朋友真可爱。”她微笑的脸上带着一丝惊奇。接着她拉着我的手。当时我很紧张,没想到她会是这样的随和,倒让原本胸有成竹的我现在不知所措了。本打算提的问题也忘得一干二净。在韦阿姨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书房。我被眼前的那一排排书橱、一盆盆鲜花、一张张字画给吸引了。我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4.
朋友空间最近上传了很多相片,一部分是她参加别人婚礼时随手拍的。看到一张张新人的相片,我不由得想起了前不久在英国参加的那场"不插电"婚礼。一走进教堂大门,就看到鲜花铺满了走道,我急忙拿出手机准备拍照。而这时一位司仪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她非常客气地提醒我关机。"为什么要关掉手机?是教堂里不许拍照?还是怕别人把他们的结婚情况泄露出去?"我不解地问身边的好  相似文献   

15.
我呆住了,想起她路过校门口时的微笑,那微笑一定是在喊,爸爸。那时,我在镇上一所小学任教,一个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几乎没见过她笑。我去过她家,是一座低矮且昏暗的黄泥屋,她的父亲总不在家,问起她的母亲,她的眼  相似文献   

16.
独舞     
我经常从她的商店前经过,我们并不相识,可路过的次数多了,也就似曾相识了,见了面,点点头,或者只是笑笑。她看上去五十多岁,身体微胖,始终微笑着。商店前,有一个小平台,她时常站在那儿,将顾客迎进送出。她总是面带微笑,一脸的和蔼,我觉得她活得很阳光。  相似文献   

17.
妈妈的微笑     
妈妈的微笑像那徐徐绽放的曼陀罗花,令我痴迷陶醉,像那灿烂的红晕和露珠般光泽,深深地吸引了我。在一回回的伤痛后,在一次次的迷茫后,在一段段的叹息后,总有一个支柱在永远的为我打气,那就是母亲的微笑,她的微笑可以让我有勇气挑战每一天,她的微笑胜似我吃下许多甜甜的糖果,我留恋妈妈的微笑。时光就像高明的化妆师,瞬间就把一颗羞涩的青梅演化成了一只熟透的水蜜桃,妈妈虽老了,但她的微笑依旧红日破晓般美丽,楚楚地打动我的心灵,飒飒的笑带走了一切的忧伤。为了妈妈那樱花般亮丽的笑容,我努力地做着任何一件事,我总是笑着对妈妈,因为我希望…  相似文献   

18.
文武 《今日南国》2010,(6):44-45
2010年3月3日晚,“刘三姐”嫁人了。确切地说,是“新一代刘三姐”陈春燕在绿城南宁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把自己嫁了。在婚礼前,陈春燕很小女人地告诉笔者:她的他是个很有才气的人,她爱他,他当然也爱她。一个女孩子的一生有很多梦想,与相爱的人结婚,无疑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它像清溪,滋润心田,它像长河,碧波盈盈; 它像湖泊,温和恬静,它像大海,博大深奥。--题记那是一个晓雾弥漫的清晨,我和朋友在公园晨跑。朋友很"奇怪",他对每个经过身边的行人都会轻轻一笑,我很纳闷儿,他似乎看出了我的不解,笑着说:"我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回敬我微笑,这样我幸福,他快乐,为什么要那么吝啬呢?留一缕微笑不更好吗?"  相似文献   

20.
辛祥 《百姓生活》2008,(6):12-14
父亡母改嫁,出生几个月的女婴跌入困境。未婚的叔父出于亲情,主动承担起抚养侄女的重担,给予了她慈父般的爱护和家的温暖。然而,浓浓父爱未能获得侄女的真情回报,在长大成人的侄女一连串忘恩负义的行动之后,悲伤的叔父将侄女和她的亲生母亲告上法庭,请求法庭为15年的养育之恩定价,判令侄女和她的亲生母亲偿还养育之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