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凡 《殷都学刊》2012,(2):48-53
《淮南子》女娲神话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等神话因子有古老的历史渊源。近几十年来的彩陶文明、甲骨卜辞等考古发现证明,以上神话因子含着极为古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文化内容,反映了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和原始宗教生活。  相似文献   

2.
远古清渭流域,以秦安陇城为中心的女娲神话传说具有典型的原型意义.对其进行探讨,可以比较切近地还原神话所表达的原生态内容及其流布线索.原始先民对生殖崇拜的集体无意识,积淀为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炼石补天神话中女娲烧制五彩石补天与大地湾先民烧制陶器的过程属于同一方式,在联结现实世界和神秘世界的方式上,女娲充当了人和神的中介.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传说,反映了先民对自己力量的发现和肯定.依据清渭流域以陇城为中心的大量民俗事象,并将汉民族女娲神话传说与少数民族地区女娲神话传说的分布及文化特征对比,则进一步说明以陇城为中心的清渭流域是女娲神话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从神话到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女娲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玲 《北方论丛》2002,4(2):15-20
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入手,结合女性主义批评去解读中国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深刻内涵,即回溯到更原始更深层的传统文化中,并进而寻求它的当代状态,可以打通神话和现代的界线,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和象征性的置换形式,从而揭示出蕴含其中的更深层厚重、更具概括性的典型意义.女娲原型集中体现了创造与牺牲统合的女性特质.远古时期,女性在社会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两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女性这一特质.男女两性作家在回溯这一原型时,呈现出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之一,女娲生殖、生育的内容也是女娲神话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考古发掘的先秦及秦汉时期的考古材料与文献对女娲生育、生殖的内容多有记载或反映,女娲神话的史学价值不断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5.
曾凡 《殷都学刊》2020,(1):115-119
在我国各地许多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女娲是创世女神,在祭坛上一直高居始祖母之位,享受世代子孙的供奉。女娲崇拜的原始与生殖崇拜、祖先崇拜有密切关系。在生殖崇拜观念影响下,先民把许多女阴象形物赋以神性且加以崇拜。女娲身上被赋予的生殖观念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萌芽。在神话中,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其始祖神的地位在神话时代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赫哲族的创世神话、自然现象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族源神话 ,产生在人类的童年时期 ,是万物有灵、神灵崇拜的结果 ,反映了原始人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孙志奇 《理论界》2006,2(4):171-172
本文通过解读辽阳汉魏壁画中描绘的昆仑山、扶桑树、云气、三足乌、蟾蜍、飞廉、羽人、仙鹿、羊、鹤、玉璧等图像学内涵,系统论述汉代“羽化升仙”、“天人合一”及“祥瑞辟邪”等理念,从而全面展示汉代辽阳先民的神话思想。  相似文献   

8.
河南女娲神话的演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娲神话主要产生在河南省的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西部一带,随后沿黄河向东传播,与自东向西的伏羲神话在河南的东部地区交汇、融合,从而丰富、发展、变异,并产生新的神话与传说.对女娲神话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神话演变的方式,区分神话与传说、原生神话与后起神话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段小强 《兰州学刊》2009,(9):206-210
蛙纹是马家窑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和美术学界已对其探讨颇多。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家窑文化蛙纹做一个新的解读: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蛙形纹饰在不同的类型时期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即在马家窑类型时期蛙纹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半山类型时期是以意象的手法表现,而马厂类型时期则是以抽象的手法表现。而蛙纹的这种演变过程并非偶然,它不但与当时人们的信仰、崇拜、认知水平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马家窑文化不同类型时期所处的社会性质的差别——早期(马家窑类型时期)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中期(半山类型时期)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晚期(马厂类型时期)则已经进入到了父系氏族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具有悲剧美的远古神话有以下几种 :反映早期人类为求生存而同自然力作斗争的悲剧神话 ;为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健康水平而牺牲生命的神话 ;反映原始人为反抗黑暗势力、维护人类道德而英勇献身的神话。前两种悲剧性神话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力的矛盾 ,而第三种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矛盾 ,因而 ,其悲剧美的价值最高。上述悲剧神话具有以下共同点 :都属崇高型悲剧 ;给人的感受不是哀痛 ,而是振奋与鼓舞  相似文献   

11.
陈斯鹏 《文史哲》2006,1(6):5-14
根据最新文字考释成果分析,楚帛书甲篇神话是一个脉络清晰的有机整体,它所描述的是整个宇宙的形成及其秩序的确立过程,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三大阶段,即天地开辟及宇宙秩序的初步确立——宇宙秩序的破坏及其重整和巩固——宇宙秩序的精密化,是一个包括了原创世和再创世的完整创世神话,其中创世神雹、女填即伏羲、女娲。楚帛书神话作为现存先秦时代唯一完整的创世神话记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近世民族调查所得的西南苗瑶或中原汉人所传伏羲女娲神话,在类型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后者很可能是受到以印度文化为中介的西亚洪水遗民神话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赫哲族的萨满神话可分为萨满来历的神话,萨满异能的神话,萨满神灵的神话等三种类型,是萨满崇拜的结果,反映了赫哲族传统文化深层的历史沉积和原始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13.
女娲和姜媛神话的文学书写以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时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宏大政治意识表达对圣王英雄的颂扬,保留着神话本有的神圣性特征;后期则流变为卑微文人意识中的消极退避与孤愤情怀,具有抒情性特征.女娲和姜媛神话后期的文学书写,代表了神话之抒情性意义建构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赫哲族的日月星宿神话、山川树木神话、风雨雷火神话的分析,认为该神话是原始人想像的产物,是自然崇拜结果,反映了民族文化特色和赫哲族先人的原始思维。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三小民族的山石树木神话,是原始人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探索,其深层结构,深刻体现了三小民族的前期文化,记录了三小民族留下来的远古的一切,及其他们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现念.  相似文献   

16.
女娲和赫拉都是中西方神话中重要的上古女神,她们都作为女性神而存在,拥有着母性色彩和创世造物的神性能量,她们与人类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但同时由于地域特征、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女娲和赫拉在性格秉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异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以他们为原型进行的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的刻画,解读这些艺术形象背后所承载的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内涵。文章即以此为研究背景,在阐述了中西文学中女娲和赫拉这两个神话原型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从神话批评的视角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二者形象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柳思维 《船山学刊》2009,(4):197-199
从远古到秦汉之际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大动荡、大分化的年代,更是学术思想史上大争鸣、大发展、大创新的年代,历史悠久的中国商业思想正在这一时期萌芽与起源,这一时期纵论商业的思想家是群星灿烂.这一时期商业思想不断发展的动力是创新,这一时期商业思想精华许多仍有古为今用的现实价值,这一时期的商业思想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应用性,这一时期的商业思想仍带有明显的局限性,这一时期的商业思想处于非主流经济思想地位。  相似文献   

18.
壮族麽经运用神话思维来记录本族群文化的起源,其中主要包含四种起源神话:火种起源神话、稻种起源神话、家畜起源神话和文字历书起源神话。这四种起源神话记录了早期壮族先民对农业生产及耕作技术的改良过程,蕴涵了丰富的远古社会文化信息,体现了壮族先民由渔猎经济发展为农耕稻作经济的历史发展足迹,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自身力量的一种肯定与赞颂。  相似文献   

19.
20.
赫哲族萨满教信仰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崇拜神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萨满教在赫哲族早期社会生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对社会生产、生活、文学等产生显著影响 ,渗透物质与精神的各个层面 ,对神话创作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通过研究赫哲族萨满教信仰的形成 ,探讨其对自然崇拜神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