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大片,在传统的概念里是指耗资巨大、具有全球票房的好莱坞电影。而我们的所谓国产大片,几乎是指特定的几部影片:《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黄金甲》。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接受,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这几部影片在商业炒作和票房回报上是成功的,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商业影片在崛起和成熟?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2.
盘点近年的国产商业大片令人喜忧参半。可喜之处是继2002年《英雄》诞生之后,经过电影工作者数年的不懈探索,2006年《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赢得空前高额的票房收益,既表征了其商业的成功和艺术的逐渐完善,又能指着中国商业电影的初步成熟;可忧之处则在于两片皆有忽视影片必须具备深刻的人文关怀意识,而将色情与暴力当成最大卖点之嫌。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估其题材选择、立意构思以及摄影、构图、色彩、音乐等视听元素的成败得失,以为促进这一商业电影类型的继续成熟和良性发展提供有益的镜鉴。  相似文献   

3.
《金陵瞭望》2010,(30):75-76
临近岁末,一年一度的电影贺岁档即将拉开大幕。虽然今年贺岁档的首部大片《赵氏孤儿》要在12月4日才与观众见面,但几部将集中在20天内上映的国产大片已经展开了宣传攻势。《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岁末票房大战究竟花落谁家。已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相似文献   

4.
"高票房"与"低口碑"的悖论是当下电影大片产业链上的一种现象.从2002年的<英雄>到2009年的<赤壁(下)>,被冠以"国产大片"的这些电影无不经历了"炒作宣传-票房飘红-观众诟病"这样一个流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从中国电影大片自身出发,探索其瓶颈所在.文章从影像和叙事的关系、情节建构和人物性格的塑造、电脑特效和人文精神的缺乏三个方面阐述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2011年,中国电影创造了130多亿的票房新高,并在电影生产数量、银幕数量、票房总量、综合收入总量、观众人次、国产电影市场份额等各个方面都显示出蓬勃的发展态势。面对新的态势,我们一方面应抓住机遇,促使电影的产业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应正视我国电影市场在蓬勃发展趋势下存在的问题:包括大片赔钱、单片票房锐减、营销档期冲突、国产影片在海外市场成绩低迷、票价过高、院线差异不足,影片对影院市场的过度依赖等。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新的空间亟待开拓。  相似文献   

6.
童刚 《今日南国》2010,(2):56-57
2009年,人们逐渐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也许影片口碑聚讼纷纭,但影院观众络绎不绝;也许大片和中小成本电影参差不齐,但观众对国产新片充满期待。在媒体和公众舆论中,电影成为文化热点话题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表明,2009年国产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较2008年增长50部,全年生产各类影片突破600部,仅从数量考察,我们已经步入电影生产的大国行列。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更加惹人注目,票房成功突破60亿元大关,在2008年票房增幅达到30%的强劲势头下,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10周岁的中国电影交上了一份亮丽耀眼的成绩单。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通报,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以来最高年度增幅。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房的61.58%,以较大优势保持了国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导地位。从2002年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之初到2010年,中国电影用9年时间实现了百亿梦;又用之后的3年完成了  相似文献   

8.
曹劼 《国际公关》2014,(6):16-16
正韩国在10月举行了2014年"鸣梁大捷"庆典,再现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那场著名战役。今夏,同一主题的电影《鸣梁海战》也在韩国引发轰动,连续刷新票房纪录。一部讲述老掉牙历史事件的古装片火到爆棚、连续创下票房奇迹。我们不能不想想,这是什么原因?《鸣梁海战》讲的是16世纪的事,但是,它却一举成为韩国电影史上最牛的影片,挫败好莱坞进口大片和其他所有韩剧。历史题材并没有让现代韩国人敬而远之,相反,他们趋  相似文献   

9.
“国产大片”的叙事与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作为特殊的文化艺术产品,其意识形态特性是无法规避的,问题只在于如何传达意识形态。当“国产大片”试图以炫目的视觉奇观、超强的明星阵容来刺激观众的视听感官并进而达成意识形态企图的时候,我们可能恰恰忽略了一个问题:影像叙事是传达意识形态最为有效的手段。意识形态的有效传达,更多是借助有效的叙事来完成的。从创作层面来说,忽略对于影片叙事表达的重视,则有可能使电影直接成为意识形态的传声筒,而沦为抽象乏力的说教。从《英雄》到《无极》,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国产大片”在全知叙事/权威叙事的叙事形式背后,其文化内涵即文本意义上则呈现为“帝王”叙事或者“神性”叙事。《集结号》不但意味着“国产大片”的题材/类型转型,即由古装武侠向现代战争的转型,在叙事的意义上,也体现了导演打破权威叙事的尝试,而代之以平民视角来关注与表达战争中人物个体的命运,并由此拓展了为常规话语所界定的中国战争片模式。在中国电影中,电影叙事常常不是单纯的与影片文本有关的叙事,而是社会文化泛文本在影片文本中的一种投射。以《集结号》为标志的“国产大片”在电影叙事方面的努力,在改变票房与口碑、商业与品质之间的悖谬关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在主流意识形态诉求、大众文化心理需求和创作者的影像/叙事表达之间建构起良性的互动关系,已经成为“国产大片”真正走出票房与口碑、商业与品质之间悖谬关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商业大片不能"唯故事至上".<功夫之王>的胜利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国产主流商业大片的创作者和我国观众都应该具备类型的概念和媒介的意识以及娱乐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更新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一种务实的电影观来促进国产主流商业大片的创作繁荣和市场成功.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引进的美国大片《天地大冲撞》,秉承了《泰坦尼克号》的灾难片模式,再次演绎好莱坞的科学幻想。 这部电影是一部科幻片,也是一部灾难片。正当美国好莱坞电影连续不断地让我们过足拍案惊奇的视觉冲撞(并被荣幸地一概冠以“大片”)的时候,我们遗憾地发现,中国影视丝毫看不出有过这方面的努力,中国导演似乎缺乏科幻意识。 科幻片是美国电影的一个老题材了。我们勿需去列举《星球大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电影大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中国电影60年的发展历程中,新世纪以来从《英雄》开始的中国电影大片现象引人注目:"大片"的票房成就和文化意义,"大片"概念的约定俗成及相关电影观念的深入人心。作为新中国电影发展60年之重要成果的中国电影大片,已经初步成为了一个中国电影的重要新类型。《集结号》是中国大片的一个转折。大片逐渐呈现出若干类型性特征。从类型的角度看,中国电影大片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大片类型。但一些大片在类型定位上并没有遵循类型电影的规则,自觉或不自觉的非类型或反类型实践,使得大片留下一些矛盾和尴尬。尽管中国大片问题仍多,但当下的中国电影事业是需要大片的,大片可以带动电影市场。当然,大片类型需要成熟和优化,需要妥善平衡艺术/商业,本土/国际等复杂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初,姜文执导的首部商业大片《让子弹飞》在全球震撼上映,短短一周票房逼近6亿元,大有赶超美国电影《阿凡达》之势。言及自己的华丽转身,姜文说:"没有马珂的给力,就没有《让子弹飞》。"原来,小姜文10岁的马珂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也是姜文的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国产大片进行解读,分析了电影文本所包含的技术、暴力与性等一系列外在表征,并揭示出导致中国电影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合流的内在驱动力为资本的全球化.此外,文章在最后一部分探讨了国产大片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出路问题,提出国产大片在全球电影市场的竞争中"应有自己的声音和独特的民族标识".  相似文献   

15.
国语 《新天地》2011,(2):28-29
2010年岁末的电影市场,纷繁热闹为历年之最。仅以贺岁片而论,便有《赵氏孤儿》、《大笑江湖》、《非诚勿扰2》和《让子弹飞》等四部,谁是票房市场老大?观众似乎更看好由姜文执导、投资2亿元的《让子弹飞》。这部雄性巨制的电影,阳刚之源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到马识途老人,因为《让子弹飞》的剧本改编自他的小说。  相似文献   

16.
当《阿凡达》的票房收入破纪录时,当全世界的人蜂拥而至电影院观赏《阿凡达》时,当《阿凡达》获得无数奖项和赞誉时,聚集在新一届“中国影协杯”电影文学论坛研讨会上的电影剧作家们开始思考,我们的电影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7.
国产大片对于打破进口大片的垄断、激活低迷的国内电影市场、促进中国电影业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以及电影营销理念和制作技术的进步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创作理念和影片内容的严重缺陷,对电影界和观众形成了一定的误导,使许多观众对中国电影失去了信心.因此,反思国产大片的双重社会效应,探讨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视觉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当代电影人开始主动接受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并大胆模仿其制作电影的各种技巧。国产大片的视觉景观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形成了兼容并收的视觉景观之路,即:“好莱坞电影视觉快感元素+民族独特的视觉愉悦元素”。同时,他们也在文化传播上做出种种努力,但总的效果不明显甚至有的失之偏颇。观众在欣赏完一道道视觉盛宴后,往往对国产大片所透露出来的思想观念与审美价值展开了激烈的批评。国产大片“叫座”的同时,通常不“叫好”。从视觉景观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分析目前的国产大片,目的是希望未来的国产大片能在全球化中有自己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正《小时代》的高票房真是让我们一群80后的小伙伴们惊呆了,恶评与票房齐飞、臭蛋变成了金蛋、奇葩逆袭创造神话,我都不敢相信这一连串的修辞是为了吐槽那些商业上大获全胜的"王者"。是不是开始怀疑自己,那些年一直追过的"内容为王",过时了吗?内容真的不重要吗?《小时代》这部电影或许有些70后80后不喜欢,但90后却撑起了票房,除了疯狂也有内容的作用,电影从宣传开始到上映都有强大的内容配合,争议、追逐、再到疯狂。在传播资源无限放大的今天,我们不可能指望着一个平台能够引爆流行,这早已不是仅有报纸、电视、广播的时代了,要想在商业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艺谋突然“失去”了合作伙伴巩俐和国外投资後,张伟平出现了,他慷慨自掏腰包让张艺谋拍片,并迅速从电影外行修炼成高手,写下2.5亿的《英雄》票房神话,开创了中国电影“制作-营销”新模式,成为中国电影梦工场的最大“买家”。2005年,张伟平和张艺谋一起联手高仓健,打造艺术大片《千里走单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