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展现的民族精神: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天人合一与人性、天道同一;重视人格与道德教化;和为贵与和而不同;家族本位主义和群体意识;不尚宗教与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必不可少的精神保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中,应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多样性与主导性的三个辩证统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与人格,引导其自觉守护民族精神命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1990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一直在海淀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及政策研究等工作,是一名实际工作者,同时,始终在利用良好的工作平台关心民生、关心国家、关心世界,从事一些理论探索研究.我已经度过45年,这45年,我做了很多事,但大多如烟消云散.唯有一件事是我孜孜以求,并且成为我生命的主线,成为我的事业,成为我的信仰,就是提出度学范畴,倡导度理念、发展度文化.我生命的全部价值在度学之中.这件事只是开端.今后,我争取多度几十年,依靠千千万万人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把这件事办好.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2008,(4):84-86
当我们有越来越多的隐私被剥夺的时候,隐私这个话题便显得格外重要了。随着信息社会网络和通讯的发达,个人的隐私信息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和程度蔓延、传播开来,这在近期的"艳照门"事件中被充分展示。当不断被互联网曝光的名人隐私,在现实世界吸引越来越多的看客时,我们也许忽略了一件事:也许下一个受害者就是你。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中汲取人生观教育的营养。  相似文献   

6.
动画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目前国产动画所面临的现实是危机和机遇同时存在,缺乏基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创新是制约国产动画发展的一个瓶颈。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动画发展历程与不足之处,探讨国产动画在新形势下结合民族文化精神的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现实题材影片创作中体现出更加深沉的现实性和强烈的文化主体性特征。在文化自觉意识的引领下,不同民族身份创作者对少数民族现实生存焦虑和文化焦虑给予了积极关注、深深的思考和现实主义的表达。民族现实题材电影逐渐摆脱对民族历史现实的缅怀与追忆,开始正视和回归理性民族"现实",通过对民族现实世俗生活的真实刻画,在遵照电影艺术叙事规律和法则的前提下,实现了民族现实题材电影民族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提升了整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艺术水准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8.
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中国社会的现实观照,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文学不仅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也从未停止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对话。这种对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新文学以“自觉”的姿态建构新传统的同时,也实现了与传统文化观念的深层互动;二是文化思辨的赓续与演进,新文学在经典建构的过程中,从根本上延续了中国文学对人性、苦难及命运的文化思考;三是文化品格的创造性发展,新文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既是对传统文化品格的深化,也充分体现出立足当下的精神品格。在大力提倡文化复兴的当下,重新审视五四以来新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发掘五四传统的当代价值,探讨五四精神如何走向未来,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厘清三个基本问题,一是核心价值观的存在状态,二是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过程,三是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我国每个公民的日用常行中,具有鲜活性、大众性、日常性和崇高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众的习与性成中孕育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依照社会成训我们可以从口头语言、社会活动、大众传媒三维来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民族精神的弘扬要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以先进的文化作支撑。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深深地融入中国现代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东亚是当今世界最具有发展活力与巨大潜力的地区。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上的现代东亚民族精神的重振 ;东亚现代民族精神在东亚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渗透 ;东亚奇迹的出现证明儒家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兼容、再生、转化和同化能力 ,传统与现代之间是完全可以兼容、共生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桑之变,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取得了全面进步。中国正以更自尊自信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的洪流中,这种自尊自信,既包括主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更离不开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新形势下,继承、发扬和转化传统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服务市场经济与创立和谐文化的正确道路,也是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与多元文化一直是当代思潮的中心问题,也是许多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构思的焦点.土家族作家孙健忠较早地以小说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文化冲突、价值错位的焦虑,土家文化的当代命运是他思考的主要问题.凭借对土家文化精髓的深刻领会,以民俗为切入点,孙健忠将批判陋习、担忧异化、文化自豪感等多重主题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从而使得其小说蕴藉无穷,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具有多层面的内涵,贯穿于各种文化之中又超越于各种形式之上,是一个民族的无意识与潜意识,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独特性、历史性、积极性等特点。民族精神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心理基础。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时代精神、意识形态、大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直到今天 ,仍然为中国人和全球华人所喜爱。将来 ,依旧如此。“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 ,诗词并没有被打倒。凭着自身的优势 ,它顽强地生存下来了。改革开放以来 ,中华词词出现了回归热。这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的。中华诗词有巨大的内在活力。在不同体裁的激烈竞争中 ,它赢得了读者。中华诗词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传统内容。这个传统 ,不会中断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对巴金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了论证探讨,认为巴金散文创作虽然受到西方文化的很大影响,但其根本性的影响却是“中国社会生活”和“民族精神”,“其中重要的就是现实生活、‘种族遗传、地域水土、风俗民情、宗教习惯’等和历史文化典籍及其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 ,已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其思想内涵构成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之魂 ,至今仍渗透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对我国人民 ,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对此 ,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 ,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以利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虽有过多次民族冲突 ,但都不是长时间的 ,而且每次冲突后都会出现一个文化交汇、民族融合的局面。中国传统文化宽容、开放、变易的文化特质以及在这种文化特质下表现出来的和合精神 ,是确保中国古代社会民族关系基本稳定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