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近些年一些随着商标使用而产生的争议,引发了人们对商标使用价值的思考.商标使用是商标法的灵魂,探讨商标使用对指导商标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用者的不同会存在不同的使用状态,就不同使用状态创造利益的归属,是商标使用制度的研究的核心之一.试图从商标的本质和立法宗旨说明商标使用创造价值利益分配的正当性,通过合理分配商标使用创造利益,完善我国注册取得商标专用权的机制,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利益,鼓励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2.
传统认为,商标与商誉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一认识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在于商标是商誉最佳的指代工具、保护商标是保护商誉的重要方式,而且商标与商誉在经济价值上紧密关联.但是商标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如反向假冒、反向混淆、商标淡化等行为以及商标可以独立于商誉转让的现象给这种紧密联系理论带来了挑战.由此看来,商标与商誉是可以区分的,其理论基础是在于商誉并非来源于商标、商标权的取得更非来源于商誉、商标也无法表现商誉.充分认识商标的独立价值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商标法实践中的种种新现象.  相似文献   

3.
商标淡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淡化是无权使用人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类似的标识使用在不相同或不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上,减少、削弱驰名商标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识别性和显著性能力,损害其商誉的行为。商标淡化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侵犯商标权的行为,由于我国商标立法上的欠缺,应在《商标法》中增加关于商标淡化的定义,表现形式、认定方式及其法律救济等法律规定,从而完善我国商标制度,以更好地保护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农村房屋因不能自由流转而被视为小产权房,其中暗含了农民集体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热衷于征收、开发农民的房屋,对于增值的利益,二者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益,也有农民因占有超面积的宅基地而获得超额补偿,但更多的是农民集体与多数农民利益的受损。因此,如何公平地衡量与分配宅基地的增值利益确实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贺兰 《理论界》2014,(3):97-99
近年来,如何使用商标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商标使用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国目前对商标使用的立法存在较大的模糊性,造成了商标司法适用上的困难。本文首先介绍了商标使用的概念和现状,尤其是商标圈地运动、商标注册与使用的关系。其次阐述了企业正确使用商标的意义,再次重点介绍企业如何制定商标使用策略,对商标的注册、许可、转让、撤销、淡化、优先权等制度进行分析,指导企业正确管理商标。  相似文献   

6.
许可人对被许可人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或控制,不仅是内在于商标使用许可的一种应然权利,而且也是基于商标品质保证功能而对消费者所应承担的一种信义义务,同时更是一种基于商标管理关系而应承担的一种法定义务,许可人失于履行该种监督或控制义务,原则上并不导致其承担产品责任.许可人承担产品责任的合理性源于他对被许可人的过度控制、与产品缺陷之间的实质联系、对商标使用许可的滥用以及消费者对商标的信赖.  相似文献   

7.
牛绿花 《兰州学刊》2003,(3):149-149,151
商标淡化是指减少、削弱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 ,损害、玷污其商誉的行为。商标淡化主要针对驰名商标 ,将驰名商标用于与原商标既不相同也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 ,使驰名商标与特定商品厂家的联系模糊、减弱 ,甚至消失。从性质上说 ,商标淡化是一种侵权行为 ,而且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是一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旧制度下形成的分配观和分配行为已经很难在新的观念里立足。在个人利益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必然面临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不均以及其所带来的一些棘手的难题。如果这两种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均衡,则不仅法律没有尽到职责,而且隐患亦不小。在制度对利益分配的作用上,应该从消极的利益分配角色中转变过来,立足于积极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9.
杜勤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4):109-111
形象代言人在享有角色商品化权的同时也面临着权利限制。因此形象代言人在实现角色商品化权时,应审慎注意不能虚假代言,不能违反在角色商品化许可使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和合同附随义务。角色商品化许可使用合同的附随义务包括正当使用身份,防止公众对代言企业或商品产生错误认识、联想、淡化与污损,保持角色完整,保持人格声誉,行为符合公认的商业道德、惯例与诚信等内容。在合同附随义务的视野下,要实现对角色商品化权的权利限制,我们应完善违反合同附随义务行为的归责原则、可诉性、法律责任形式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0.
论商誉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东 《理论界》2006,(5):65-66
商誉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财产,财产属性是其基本属性。商标、商号等识别性标识只是商誉的载体之一,对识别性标识的法律保护不能完全代替对商誉的法律保护。商誉与名誉这种人格利益存在着区别。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誉的保护是一种消极、被动、辅助的保护。因此,应在民法典中确立商誉权并明确其性质,应逐步制定商誉保护法专门法,将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商誉保护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商标法与公共利益存在密切的联系。商标法的公共利益体现为确保消费者利益和促进有效竞争,从而增进公共利益。在促进有效竞争方面,商标法是通过防止和制止商标侵权行为实现公平竞争秩序来实现这一公共利益目标的。商标法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是通过商标法确保生产者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一致的商品,消费者则在零售环境中确认它们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13.
描述产品地理来源的地名商标,由于缺乏足够的显著性,而且由特定经营者独享后将导致其他人处于市场竞争上的不利状态,因此在未获得第二含义之前不能注册.我国<商标法>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该规定不符合商标法理论.我国在第三次修改<商标法>时.应将地名商标作为描述性商标看待,并允许获得第二含义的地名商标申请注册.  相似文献   

14.
利益就是主体在与客体发生联系时其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人有需要,而且总是力求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以,人就会追求利益,自觉地趋利而避害.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深层本质上乃是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及利益追求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加以分类.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及利益追求的差别和冲突,主体不同需要之间的利益及利益追求的差别和冲突,主体不同时间之间的利益及利益追求的差别和冲突,构成了人们利益上的矛盾.妥善解决人们的利益矛盾,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商标名称对于产品的销售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好的商标名称翻译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而不好的商标名称翻译则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准确恰当地翻译商标名称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从范仲英先生提出的翻译三原则入手,探讨了商标名称翻译的基本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引起人们对于商标名称翻译的正确性和真实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论侵害他人商标权的不当得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不当得利分为基于给付的不当得利与基于给付以外的不当得利。侵害他人权益为非给付不当得利的典型形态,而侵害他人权益中的权益应包括商标权。不当得利的基本原理可用于商标权的民事救济,认为侵害他人商标权的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包括(1)因侵害他人商标权而获得利益;(2)商标权人受到损失;(3)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没有合法根据。其中,商标权由使用权和禁用权组成,侵害使用权所得利益包括合理的许可费和其他所得利益,侵害禁用权所得利益不应包括合理的许可使用费。商标权分为实体意义上的商标权和形式意义上的商标权,侵害前者造成的损失包括积极损失(如商标权人商品销售量下降)和消极损失(如合理的商标许可使用费),侵害后者造成的损失只有消极损失。  相似文献   

17.
处于全球治理时代的民族国家常常在维护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面前陷入困境和两难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对此二者进行理论审视.全球利益的思想源头发端于古希腊罗马的自然法理念和万民法思想,中经格老秀斯和康德的和平思想阐发,于现当代成为全球治理中的超越民族国家利益局限的人类共同利益诉求;民族国家利益则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其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意大利和17世纪英格兰的国家理由、王朝利益等概念,而自17世纪之后逐渐形成以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为本位的国家利益概念.在全球治理时代,我们必须具备对以上二者的理性认知,坚持一种全球利益关照下的国家利益观:正视全球性危机的严峻挑战以及全球治理向深度发展的时代趋势,在认识和行动上呼应全球治理中人类共同利益维护的急切需要;尊重国家的基础性地位,维护合理的国家利益;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机制,实现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调适.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步人物联网时代,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一个新型的标识——二维码应运而生.二维码承载了企业、商品和个人大量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推广和企业的宣传.从某种程度上说,二维码具有了商标的功能.但二维码由于其生成方式的随意性以及识别方式的特殊性,将其视为商标似乎存在困惑.从认识层面和法律层面两方面进行思考,是解决二维码商标化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适切的商标名翻译为迅速占领国外市场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以商标的功能为依据,着重讨论在翻译商标名称时要注意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以求在译入语中最大限度地达到甚至超越原商品商标的宣传功效和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20.
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犯罪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为了正确认定和有效预防假冒注册商标犯罪,首先应明确该罪的立法演变过程;其次,要从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分析该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最后,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和服务商标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