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众文化热潮中的青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二十一世纪,大众文化已成为影响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最重要文化形式,它以其商品与文化性能吸引青年消费,进而影响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思想观念.青年对大众文化的广泛认同具有以下动因:消费是青年无法回避的现实行为,参与是青年无法抵制的成长需要,传媒是青年无法拒绝的文化诱导等.由于大众文化是有一定的进步时代特性,作为成人社会的边缘性群体,青年对大众文化的消费,在相当程度上有益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也可能引发社会价值观念的革新.  相似文献   

2.
城市精神、大众文化与青年社会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化不仅伴生了大众文化也伴生了城市化。青年的主体部分集中在城市,城市恰恰又是大众文化的天下,而以商业文化为本质的大众文化由于它的平面化、世俗化,成为青年社会化的文化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大众文化的品质,以改善青年社会化的文化环境,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可以以塑造代表先进文化、体现社会主导型价值观的城市精神,来提高大众文化的品质,从而为青年的社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不断地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文化自觉进程的动力和保障,也是推进文化自觉进程确保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关键。只有引导农民改变文化品位,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才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关注到我国的文化发展,还关系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应当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文中将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个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觉理论是费孝通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卓越贡献,其源起于19世纪到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浮与觉醒期间,至21世纪初形成完善理论,揭示了中国文化发展和世界文明共建的一般规律,将对当前文化强国建设以及世界文化新格局构建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7.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青年文化发展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也蕴含着新的机遇。本文就全球化时青年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当前青年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青年作为独立的社会变革力量,参与社会改革和发展,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改革开放使当代青年的思想更加活跃,他们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把握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规律,有助于准确判断当代青年的状况,预测青年群体行为发生的轨迹和趋向,是新时期做好青年工作的前提条件:分析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其发展进行积极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青年自身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的方向发展,是新时期做好青年工作、解决青年问题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汹涌的今天,异质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整合不断通过各种介质凸现出来,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在全球化前提下讨论文化问题,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经典”或“文献”的框架内,而应涉及人类特有的整体性的社会行为模式。文化自觉——文化以人为本近年费孝通先生在不同场合提到“文化自觉”,他所谓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发展趋向,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进而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我想是基于也是激于…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同区域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使得"文化自觉"的问题日益凸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情况下,青少年对民族文化认同产生困惑.对此,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教育,引导青少年深刻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辩证地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关系,创新民族文化,重树民族自尊,重铸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青年文化塑造青年价值观,青年文化变迁必定会在青年价值观中得到反映,最终带动青年价值观的改变。青年价值观演变的总体态势和青年价值观当下的总体特征表明,逐渐被物化的时代背景并没有削弱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但不同程度的价值观偏离正影响着部分青年群体。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融汇中西文化优秀成分,关注文化微观视域,大力推进青年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认同问题,可以从历史的、社会的、心理的等多维视野和知识学架构来把握。青年事实性文化认同中的差异和矛盾以及建构性认同中的关系性特征是当前青年文化的重要议题,当代中国的青年文化认同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并不存在各种青年群体共有的、贯穿诸领域的实质性认同。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认同问题,可以从历史的、社会的、心理的等多维视野和知识学架构来把握。青年事实性文化认同中的差异和矛盾以及建构性认同中的关系性特征是当前青年文化的重要议题,当代中国的青年文化认同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并不存在各种青年群体共有的、贯穿诸领域的实质性认同。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发展出现服从与反思、解放与迷茫、理性与矛盾勾勒的变迁图景,也反映出新时代青年文化的发展趋向。新时代的青年文化景观既具有青年文化的预见性与超越性、进取性和建构性、理想性和生活性等共性特征,又突出表现为雅俗共赏、进退有度、家国兼顾的时代特性。新时代,应注重从个人追求与社会理想的统一、独立思想与过硬本领的统一、青春热情与社会担当的统一几方面入手,突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责任引领在青年文化引导上的关键作用,推动青年文化持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流行文化首先属于媒介文化,是网民在不同的网络设备上分享由他们自己创造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的某种价值观念和看法。网络流行文化重构了现代社会交往方式,呈现出泛娱乐化的倾向,虽然流行时间短,更新快,所指在不断变化,但是其能指却是恒定不变的。网络流行文化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呈现出了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选择迷惘化、价值态度消极化的时代特征。为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闲暇教育以及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时尚杂志充斥着靓丽的图像、知性的文字和体贴的语气,它们在给读者带来视觉快感的同时,也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新鲜的美学判断。在时尚杂志所引导的女性美学观中,身体是女性美的中心,而时间美学观和空间美学观是女性美的两个基点,背后隐藏着现代性的追寻、安全感的诉求、消费观念的刺激、男性凝视的快感等美学缘由。时尚杂志潜移默化地向青年女性传达了一种新鲜的美学判断,但其所倡导的美学观是病态的、不健康的,在批判这种美学观的同时,青年女性应该在自我独立的基础上追求一种健康的、朴素的、自然的女性美。  相似文献   

17.
“青年文化”具有“亚文化”属性,不仅仅指“青春叛逆”这一特质,在新媒体时代更涉及到“网络媒介”对“青年文化”的形塑。通过当代大学生阅读调查、网络使用习惯调查以及实际社交状况的深描,探讨青年群体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中不同的身份表达,可以发现当下“赛博空间”中的青年自我表征与现实身份认同的关系具有“自反性”,一方面“次元壁”的区隔显示出青年身份认同的焦虑,另一方面从“网络—现实”空间的二元对立中又生产出身份认同的路径,即通过“自我对抗”最终生产出青年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Debates in development theory have recently swung back to taking seriously the relationship of culture to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face of manifest failures of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to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is has happened at a moment when, especially within anthropology,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tself is undergoing critical examination, and when cultural studies has emerged as a major challenge to anthropology's self-defined specialisation in the social-scientific analysis of culture. Few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however, to relate cultural studies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relatively recent ‘cultural tur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has derived largely from the currently fashionable status of cultural studies and its multidisciplinary nat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is relationship and suggests that a cultural studies approach, despite its weaknesses, potentially revitalise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in relationship to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胡耀邦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后这个特殊的年代,对青年工作面临的基本问题,包括对“文化大革命”后青年的估价,青年工作拨乱反正的任务和基本方针,处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各种严重的青年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对当时的共青团组织怎样工作和团干部应有的精神状态与作风等,都有相关的系统论述。这是我党青年工作的一个典范。青年是社会变革中一支最敏感、最活跃也是很重要的力量,今天我们重温胡耀邦同志当时的指导思想,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碎片化”时代下的社会结构性特征包括知识爆炸式增长、社会思潮多元化、快餐文化风行、传播手段多样性等,其发展态势影响了青年主体与文化的群像特征,包括加剧了青年的圈层主体性、导致了青年文化碎片化、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组织及活动载体。研究提出了高校青年文化建设在“碎片化”时代下转型与重构的五条路径:围绕“立德树人”,发挥共青团在青年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导向作用;加强“文化自信”,整合碎片化的信息与资源;深入基层,针对性渗透到青年文化的每个角落;创新整合及碎片重构,搭建大数据下的“智慧团建”;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培育示范性青年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