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及其演变,既是我们认识、理解和解释国家现代经济增长表现及波动或危机的基础,也是政府管理经济的重要依据。文章在对国家发展生命周期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发展生命周期提出理论假设和逻辑解释,对发展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及演变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外在表现之间的联系进行了阐述,并结合生命周期阶段对中国政府职能调整的重点提出主张。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苏省的区域经济差异较大,本文的计量统计分析表明:建国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差异持续扩大,在建国初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及90年代后期以来尤为明显,与江苏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基本同步;江苏的区域经济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城市高农村低的梯度分布格局,与现代经济的主要生产资源(中心城市、制度环境包括政策、劳动力素质)的地区分布基本一致。因此,通过地区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增加落后地区的城市供给、强化基础教育、促进现代生产资源的地区平衡和地区产业升级与区际产业传递是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空间差异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将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和空间叠置分析相结合刻画我国经济空间差异,不仅通过本文定义的空间差异指数从宏观上定量把握经济空间差异的总体变化,而且同时从中心性、展布范围、密集性、方向和形状等多重角度揭示经济空间差异的精细变化,并从城市层面结合经济空间格局变化对我国经济空间差异变化给出相关解释。主要结论如下:2003~2011年,我国经济空间差异总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经济和人口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东-西方向,经济聚集程度高于人口聚集程度。我国经济已进入沿海-内陆共轭发展的阶段,可加大对安徽省、河南省和湖北省等靠近人口重心地区以及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人口聚集较多的地区的经济投入力度,拉动我国市场空间向西、向北发展,减小经济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4.
面临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如何发展?本文作者从经济政策、宏观、微观经济和政治保证等四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论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安全是反映生态系统为人类活动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大小的重要指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浙江省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采用GM(1.1)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期间浙江省的生态压力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超越了其生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生态赤字不断上升,呈现出不可持续的状态;现阶段整体生态安全等级为较不安全,"十三五"期间将会转变为极不安全状态;同时,浙江省各城市之间生态安全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杭州市生态资源环境处于较安全状态,宁波、绍兴、温州、台州、舟山等地市生态资源环境已经处于不安全和极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现状自 1 993年下半年起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摒弃了以往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 ,地区间的分工应建立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 ,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和促成这种分工的形成 ,国家对地区的倾斜政策应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加快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落后地区的发展 ,将地区差距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九五”计划和 2 0 1 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采用了这一理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实施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加…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权主义与建立在女性个体基础上的西方女权主义在时代国情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异质、理论核心的分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的妇女运动是社会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女权主义处处体现出男性特色,被称为父系的女权主义。要发展中国女权主义,就必须正视其和西方女权主义之间的差异,在差异中挖掘本土资源养分,找到中西方女权主义的契合点,把握差异中体现出来的中国女权主义发展的独特道路。  相似文献   

8.
掌握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是全面提升数字经济及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本文分别采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程度的空间差异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当前存在着严重的数字鸿沟,东部地区断层性领先,数字基础设施及数字产业区域协调性相对较高,东部、中部多数省份已初具规模,但数字融合与数字发展环境除东部地区外仍有较大缺失。因此,要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地区问题;加大政府引导、扶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培育跨界人才,带领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这是完善市场经济新体制面临的首要挑战;二是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定,还有不少漏洞。  相似文献   

10.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是宏伟的,又是有科学根据的。实现这一目标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但是,我们却充分具备着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客观条件。这里仅就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是全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本身,就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事。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逐步消除  相似文献   

11.
王聚芹 《理论界》2012,(5):13-16
各国发展道路是由社会变数要素协同共整合的总结果。如果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只是根据某发达国家与自己"原本相似"而模仿其发展道路则犯了原则性错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必须把从自身实际出发作为选择民族路径的根本原则、把追求"特色化"作为创新民族路径的基本战略、把实现发展自觉作为控制民族路径的关键步骤、把科学发展作为捍卫民族路径的首要举措、把"模式"的张扬与重铸作为延续民族路径的重大方略才能实现民族崛起。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何要明确“两个维护”?“两个维护”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与中外现代化的历史和文化的发生发展规律具有怎样的自然逻辑渊源关系?与世界现代化规律一样,近现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在苦苦寻找其第一政治前提或曰第一政治推动力:国家理性成长。国家理性成长的核心要素是国家理性、权威政府和权威领袖的建构和维护。从“康乾盛世”后到抗日战争结束,中国共有五次实现国家理性成长的历史机遇,也有两次关于要不要国家理性的政治文化大争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现代国家理性没有真正确立,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能量非常有限。建设国家理性的历史任务落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他们在根据地进行了初步尝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经过了几次曲折的探索和讨论。党的十八大之后确认了“两个维护”并开展了配套改革,国家理性更加坚定地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为近十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国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作为主题是“十五”计划中最具提纲挈领意义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对“十五”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今后政府如何管理经济、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等都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所有权是一个与土地特性紧密相连的概念 ,它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性和文化性 ;土地使用权则是生产性和经济性的一种实践形式。土地的这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能够帮助我们厘清国家权力在土地所有权个人化时期的本质。在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下 ,民族国家成了土地所有权的抽象主体 ,这是符合土地特性的。中国农村的包产到户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自然经济性 ,在向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中 ,为了防止或减少基于土地产权不清的原始积累的发生 ,一条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承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 ,利用国家权力实现对农民利益的市场化保护。  相似文献   

15.
汪天文 《学术论坛》2008,31(3):135-138
文章运用社会时空理论视角,较好描绘出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并以此提出三个时空定位和七个时空转换的建议,为在全球化浪潮下广东面对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隆重纪念马克思和恩格斯诞辰二百周年后,我们既要迎接迈向新的历史阶段的马克思恩格斯生平、思想与文本的研究,更要回应西方“马克思学”运用差异分析方法生产出的新成果,因为这一方法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隐晦的消极作用,需要我们高度警惕。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西方“马克思学”的差异分析方法,在充分认识这一思想史研究方法意义的基础上,反思差异分析方法运用的前提、历史限度、角色限度和人性限度。具体来说,第一,运用差异分析方法的前提是反对“有罪推定”;第二,运用差异分析方法要把握“时代脉搏”;第三,运用差异分析方法要理解“理论分工”;第四,运用差异分析方法要尊重“传奇友谊”。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化机制——基于山东省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人均GDP、人均一二三产指标为代理变量,利用1980-2008年山东省的统计数据,借助GEM方法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化机制,特别是分析了政府政策取向、产业结构层次对区域发展差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化呈现明显的倒U型,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先发散后收敛;山东内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出现较明显的累积性因果循环效应,形成了鲜明的地区性二元结构;政府政策取向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也是克服区域竞争"市场失灵"的关键所在;产业结构的层次及趋同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差异演化的方向和速度.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是缓解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度的加强以及各国对自身利益的关注,二氧化碳减排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斗争的焦点。不过,从世界范围看,低碳经济要从目前的制度规范型经济向实体型经济转变,需要妥善处理国家自主性与国际制度的关系。否则,气候变化问题就会被看做是外交事务,对它的关注并不会导致民族国家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推动未来的社会,高等学校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等学校所提供的社会服务是当今社会取得领先优势的关键,特别是如何利用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创新能力强和思想开放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转型与发展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两大主题和任务 ,是我们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我国需要在发展中转型 ,更需要在转型中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在转型的基础上 ,立足于客观实际来研究发展、寻求发展。最近 ,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姜绍华同志的专著《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一书 ,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努力 ,做到了从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以及基本国情来考虑问题和研究问题。书中对中国经济若干发展问题 ,包括国有企业、企业集团、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失业下岗、买方市场和地区差距等的分析和研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