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刑法学界对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中的地位提出诸多责难,认为社会危害性概念语焉不详,指涉不明。文中认为,社会危害性只不过是犯罪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征而已.应与形式违法性共同构成我国刑法中犯罪行为的特征,并非犯罪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挪用公款罪“归个人使用”的认定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在检察工作实践中准确把握这种犯罪行为的特点,准确进行定罪量刑,进而有力地打击此种犯罪,维护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3.
缓刑适用条件中的"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不能仅从字面含义解释,而必须进行规范的文义解释。"没有"从实体上讲不是零风险,而是指风险可控;从程序上讲是对证明要求的强调。"再犯罪"应从预测重点和预测方向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危险"既指已经实施的犯罪体现出来的再次犯罪可能性,还包括可能实施的后罪的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刘秀兰 《现代妇女》2014,(10):142-142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罪在立法上没有明确的构成要件,缺乏具体的行为方式,使此罪的规定充满了模糊性。近年来,该罪的适用有滥用之嫌,从道路交通秩序领域到市场经济秩序领域、公民个人权利领域到社会管理秩序领域,危险方法的方式五花八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越来越显示出口袋罪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具有十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仅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不利于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入罪.以刑法的严厉手段来惩治和震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文中在讨论本罪司法认定的基础上,提出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几点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6.
"套路贷"犯罪具有极高的社会危害性,其以民间借贷为掩饰,行为具有隐蔽性,同时犯罪行为手段复杂,往往触犯多个罪名。"套路贷"不同于高利贷,后者只是普通的借贷纠纷,而前者是以侵财为目的的犯罪行为。对"套路贷"犯罪的不同类型的归类以及"套路贷"犯罪触犯的不同罪名的正确把握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刑法学理论研究中,社会危害性是否是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是否突破了罪刑法定原则的界限、社会危害性在犯罪概念中的地位如何等问题都是学者们争相热议的话题。将社会危害性纳入我国犯罪构成中.有助于深化对社会危害性和犯罪客体的研究。使社会危害性的研究趋于具体.而且使犯罪客体在定罪的过程中具备了明确的认定标准.这对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垃圾短信扰民已严重影响到社会正常秩序,已符合所有犯罪都具有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特征.而目前我国对此尚无专门刑事法律规范,单靠现有法律并不足以打击此类犯罪活动。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将群发垃圾短信活动明确定为犯罪行为.从而依据法律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9.
“惩罚性和严厉性是刑罚基本的天然属性。正是这种属性 ,在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上造成了威慑和恐怖的效应 ,而达成人们远罪避害的心理和行为定向 ,”②使潜在的犯罪人打消犯罪意图 ,并预防犯罪的发生。但是 ,犯罪行为的存在表明刑罚并非“威力无穷” ,而且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 ,其效力也是不一样的。本文研究的是就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群体而言 ,刑罚的威慑的实际作用如何?造成刑罚威慑作用有限性的原因何在?如何有效利用刑罚的威慑作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一、刑罚威慑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实际预防作用刑罚威摄是指通过刑罚的制定、适用和执行…  相似文献   

10.
《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增加了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驶入刑,这一刑事立法行为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是否适用缓刑、自首、共犯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对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做了阐述,亦在使醉酒驾驶的司法适用更加明确,促进危险驾驶罪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职务犯罪大案一年比一年多,要案涉及的犯罪数额一年比一年大,象许迈永、成克杰、陈良宇等罪犯贪污受贿的数目之大令人震惊。职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性也往往比一般的犯罪更为严重,这是由于职务犯罪都是具有一定权力的人员实施的犯罪行为,这种行为具有欺骗性和隐蔽性,且这些人手中握有权力,能直接地、从表面上看来是合法地犯罪,因此犯罪比较容易得逞,这更会助长犯罪心理,实施更大的犯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非法走私、种植、加工毒品以及吸毒贩毒等反社会越轨犯罪行为日趋严重,已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危害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作者认为,禁毒教育不普及是吸毒人员逐年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地方及单位的决策者对毒品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禁毒教育存在盲区与误区;相当数量的社会公众对吸毒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其中有的人有成为新的瘾君子的危险;戒毒场所泛滥与管理失范、戒毒广告的虚假、戒毒宣传的歪曲误导,造成了吸毒者难以根本上戒除毒瘾,同时又形成了戒毒并非难事的宣传效果。严酷的现实是,时至今日全世界还未生产出任何一种十分有效的戒毒药品!实施全民禁毒教育,尤其是抓紧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刑法修正案(九)的颁布,之前一直备受关注的毒驾依然未能入刑,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伴随经济的发展,毒驾的危害越来越大。其危害性丝毫不亚于酒驾,而我国刑法却并未对毒驾行为予以规制,总是在危害发生之后才介入。放眼国外,大部分的国家普遍已将毒驾纳入刑法。所以有必要前移毒驾防范重心,通过刑法修正案将毒驾纳入危险驾驶罪中去,维护交通秩序,打击毒品犯罪,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钟佩霖 《职业时空》2008,4(10):243-243
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因犯罪行为使被害人背负身体上、物质上和精神上等多方面的额外负担,理所应当受到完全的权益保护。与日益完备的被告人自我防御权相比较,法律赋予被害人的自我救济权是否足以与被告人的防御权相均衡?这涉及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问题。  相似文献   

15.
周杭 《老年世界》2006,(4):13-13
所谓附带民事诉公,就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根据被害的申请,为处理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而进行的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这种民事诉公是在刑事诉论中附带解决的,所以称作附带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性知识掌握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性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角度,如社会学角度、人类学角度、生理学角度、心理学角度等等。就中小学生而言,从心理学角度予以关注,将有助于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现实中,人们普遍认为“法盲”具有社会危害性,因而强调普及法律知识,那么“性盲”呢?后果如何?罗素说:“一切无知都是令人遗憾的,但是对性这样的事无知,则是严重的危险。”①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但对性知识的传播却也遮遮掩掩,这种“犹抱瑟琶半遮面”不仅不能使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反而增加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小学生性知识掌握的现状及性知识掌握的规律,以使…  相似文献   

17.
立法机关响应民众的呼吁,在《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中增设了危险驾驶罪.然而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规定还存在不足之处,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形象是指一个城市在其经济、文化、生态综合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整体风貌,及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对于城市的印象、看法和总体评价。本文浅析了达州市主流报纸对达州城市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正"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如今已被社会广泛认同并成为共识。但由于人们对刑法"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的规定尚存在认识误区,以致一不留神就犯了罪。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马路乞丐”孙进虎拦车索要钱物,引发车祸致人两死三伤,被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依照《刑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提起公诉。以这种罪名将一名在马路上拦车索财的乞丐提起公诉,在中国尚属首例。这种做法是否适当?有无矫枉过正违反法律的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