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父亲到小菜畦转悠了一会,回来说菜上虫很多,再不浇药水,小菜就要被虫吃光了,让我去买两盒“敌杀死”。我以为听错了:“就巴掌大一块地,能有多少虫,要两盒药水?”父亲瞪了我一眼:“你懂个啥!春季虫多,你光灭自家菜地里的虫,不灭旁边人家的几块菜畦,前灭后进,哪年长出个菜来?”  相似文献   

2.
说“影”趣     
首先说说皮影子。皮影子戏历史是很久了。往年在家最喜欢看,小戏院里悬着白色布幕,幕后一盏灯,透着荧荧的徽光。全村人围坐在院里,只听锣鼓声中,皮影人物说唱英雄豪杰的轶事,有声有色,妙趣横生,小皮人也充满感情的跳动和扭搭着。看的多了,不禁陶然入迷、心向往之,沉醉的时候几乎忘了自己。而今离开家乡已有多年,  相似文献   

3.
“鸡”祥号     
单位的老张是个典型的彩迷,常常梦想着一日暴富,成为百万富翁,过过有钱人的日子。  相似文献   

4.
回顾葡萄牙社会的现状,哲学家JosGil分析了非印记的现象。非印记描述的是一个看上去不重视任何事情的方式,人们生活在一个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的世界里。当然,如果真的发生了社会重大事件,那么也没有人需要承担责任,没有任何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一切都可以继续,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非印记反映的是我们想象和感知的生活与生活本身之间的断裂,也许这不仅仅是葡萄牙社会独有的异化现象,而是现代社会共有的一大问题。当这一现象产生时,任何价值重构似乎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价值重构需要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5.
小品的语言创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息息相关。语用学相关理论的发展拓宽了小品语言研究的空间。莱文森的三原则,即量原则、信息原则以及方式原则,为春晚小品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运用莱文森三原则能够有效地推导出春晚小品的会话含意,对春晚小品的创作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颖  曾皓  李沅 《金陵瞭望》2008,(11):64-66
爷爷的木头枪、爸爸的纸飞机、我的芭比和变形金刚。当你已成精明干练的中流砥柱,亦或已逾沉稳庄重的花甲之年,会否在闲暇时携起晚辈的小手,回味逝去的童年时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指出三原学派是关学在明代的重要理论代表 ,分析了该学派的思想渊源和会通求实的理论特色 ,通过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和改造 ,他们发展出性理不二、尽心穷究的本体论体系和躬行义理、本于慎独的道德修养论 ,在实学思维方式中包含着明清之际“走出理学”的可贵萌芽。  相似文献   

8.
小时侯,家在农村,院子里有一排杨树,每逢夏天,整天能听到许多鸟儿在树荫里鸣叫。喜鹊啦,麻雀啦,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鸟的叫声,很是热闹。碰巧也有鸟儿来树上做窝。那时候,似乎鸟儿特别多,也没有什么禁止捕鸟之类的说法,时常能见到大人不知从哪里逮了鸟儿来哄小孩子玩,增添了孩子许多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阿蕾 《老友》2011,(7):40-40
刚下班,婆婆打来了电话。我接听后,话筒里传来了她有气无力的声音:"晓蕾啊,我生病啦。你买点菜回来做饭好不好?"我一听急了,连忙问她怎么了,想吃什么。她说:"不碍事,是皮肤病,过两天就好了。我想吃虾,另外你买点排骨吧。"  相似文献   

10.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美学命题,不少学者认为这个命题是宗炳的方法论,从而得出宗炳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具有鲜明的写实倾向。通过对文本的仔细研读,结合后人对宗炳创作的评价,认为"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这个命题属于认识论范畴,只是概括了宗炳对山水画创作的认识和理解,而不是指导画家进行创作的方法论,更不能以此推断出宗炳的山水画创作具有明显的写实倾向,目前学界对这个命题的解读是一种误读,并不符合宗炳《画山水序》的原意。  相似文献   

11.
“散文”、“对文”为传统训诂学中的常见术语,它们主要是针对文献语言中同义词使用状况而言的。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广泛地运用此术语来研究同义词。我们描述了《周礼正义》中“散文”、“对文”所涉同义词的各种动态演变关系。并将其与之性质相似的“通言”、“析言”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同与异。“散文”、“对文”为考查词类系统提供了参考,并启示我们,汉语词汇研究.必须结合词语运用的具体语言环境,.必须考虑汉民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吴江 《今日南国》2013,(2):48-49
《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杂志)独家邀请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在国宝中做取舍之间的思量、权衡,盘点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  相似文献   

13.
对《诗·周南·关雎》篇主旨的解读从先秦以来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早期儒家从情感与礼义之关系角度,以“以色喻于礼”评论《关雎》主旨;汉儒则认为《关雎》体现着“后妃之德”,具有“风天下而正夫妇”的教化典范意义,将上博简《孔子诗论》和帛书《五行》联系起来,对历史时期相关论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早期儒家和汉儒关于《关雎》主旨的评论看似颇有分歧,实际上则是内在一致的:“以色喻于礼”之论,是对《关雎》将生命意义上的男女恋情升华和规范为伦理意义上的夫妇之德的肯定;而汉儒对《关雎》具有“风天下而正夫妇”之政教意义的肯定,不仅与早期儒家夫妇伦理观念相一致,而且与早期儒家《诗》学观一脉相承;恰当理解《关雎》诗旨,才能有效解读其蕴涵的礼乐教化与美善之德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女人世界》2005,(10):48-49
最近美国眼科学会专家发出警告,如今因为化妆品使用不当而出现眼部疾患的女性越来越多。整天浓妆艳抹,尤其是涂深色眼影,会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  相似文献   

15.
佚名 《百姓生活》2010,(8):19-19
那天他的心情很好,老总通知他的策划方案通过了,客户还要和他签署下一套产品的策划协议。为此老总特意批了他3天的假期。让他彻底放松一下。这是他连续奋战几天的成果。他有点喜不自禁,下班后同事嚷着让他请客,他欣然应允。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关于"色空"观念的阐释,对《红楼梦》有着很大影响。两者均通过与世人密切相关的"钱财""情色"书写,阐证"万物为幻""一切皆空"的思想,旨在劝诫世人莫要放纵自己的欲望,沉迷于浮华的表象。《红楼梦》在汲取《金瓶梅》思想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这可以通过"子虚之死"与"贾瑞之死"——两处死亡叙事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7.
"三原"理论是梅新林在其原创的"二原"理论基础上借鉴西方文学地理学研究成果而构建的文学地理学理论。"三原"理论即"版图复原""场景还原"与"精神探源",其核心要义是通过文学"场景还原"这一中介,将文学对应于外层空间的"版图复原"与对应于内层空间的"精神探源"相贯通。梅氏"三原"论的诞生为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具有本土意义与实践价值。现存瑶族信歌标识了历史时期瑶族的空间分布、板块结构与迁徙路径,是瑶民运行轨迹的"文化遗存";信歌记载的人事物景拼接成一幅幅瑶民生活的生动场景,是瑶民的"生命现场";信歌构建的特殊的社会文化传统可以理解为瑶民探寻精神家园的隐喻。  相似文献   

18.
路尘 《中华魂》2014,(15):33-34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朝闻天下》搞了一个特别调查“谁是家里顶梁柱”,采访多人,答案五花八门,见仁见智。有认为家里挣钱多的是顸梁柱,有认为能照顾家里生活的是顶梁柱,有认为遇到困难时顶得住压力的是顶梁柱,有认为关键时刻能拿主意的是顶梁柱……  相似文献   

19.
姚瑞 《社区》2010,(24):46-47
中医讲究“面诊”:看面色变化,就可以判断你的健康状况。从个人体质到体内脏器失调.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等,都会——呈现在脸上。精心保养这张脸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它也是你的健康报警器。  相似文献   

20.
在具象艺术中,"形"与"色"是获得视觉艺术效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两大元素,对其把握和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有形有色"或"形色兼备"是评价一幅优秀作品的必备条件。但在抽象艺术中,因其在形势上的自由和散漫,对于不确定的"形"与"色"而往往被认为纯粹是感性的产物,完全是情绪上的宣泄。实际上抽象艺术中的形与色也是有章可循的,只是相对具象艺术而言其内涵与表现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