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领导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时曾出现过严重的“左”倾错误。任弼时从划分阶级标准、保护中农利益、保护私营工商业、区别对待地富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正确的理论和政策,努力纠正“左”倾错误,为土改的胜利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任弼时百年诞辰到来之际,深入研究任弼时纠正土改中“左”倾错误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在我国,农业的制度变革与其它经济领域如工业、商业相比较,是比较频繁的。同时,由于农业在我国的特殊地位,所以,农业的制度变革,不仅影响了农业经济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自解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制度变革主要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本文所谈的制度,是包括土地制度及农业的经营方式)。第一阶段,是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6月党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简称《土改法》),于同年冬季在全国国内大规模地展开了土地改革。《土地法》的总则提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  相似文献   

3.
关于“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些关于中国土地改革的论著,在提到“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时,有一些通行的提法,我认为需要斟酌,现在提出讨论。 中共中央于1946年5月4日发出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通常称为”五四指示”),和1947年10月10日公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无疑是两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献。依据这两个文件,各级党组织领导解放区广大农民进行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斗争——土地改革,消灭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千百万无地少地的贫苦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是在全国完成土改以后而不是建国以  相似文献   

5.
在民主革命前期,我们党由于处于幼年阶段,在各方面都不成熟,曾遭受一系列挫折。右倾机会主义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在土地革命时期,又连续犯了三次“左”倾错误。这三次“左”倾错误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则着重从当时中国存在产生机会主义的土壤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错误来论述我党产生“左”倾错误的国内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们党在历史上多次犯过“左”倾错误。在民主革命时期,“左”倾错误曾经造成极大危害,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又出现过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和一九六六年——一九七六年的“文化大革命”,犯了两次大的“左”倾错误,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张振朝  韩能跃 《河北学刊》2002,22(6):153-155
解放战争时期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坚决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 ,因地制宜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制定了一系列土地改革的具体政策 ,使边区政府辖区内土改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由于政策明确 ,办法具体 ,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进展 ,最终起到了动员群众、争取中国革命最后胜利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哲学学会第二届代表会议六月十七日至二十三日在兰州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86人,提交论文共43篇。会议期间,代表们就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左”右倾错误的哲学根源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选举了省哲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修改了会章;编辑了《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文选》。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坚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他首先肯定了近几年全省理论工作的成绩,指出: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六年,理论界在揭批“四人帮”、批判“左”倾错误和“两个凡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生气勃勃。这是理论界很光荣的一段,是立了功的。接着,吴坚同志讲了三个问题。其一,理论联系实际。他认为,在上述理论斗争基本胜利之后,理论工作在  相似文献   

9.
《不能走那条路》发表在土改以后,合作化以前,是我国第一篇新型的社会主义问题小说。它鲜明地提出了我国农村土改后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并从否定的一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小说是艺术,它只能通过故事情节和互相纠葛的人物形象提出问题。这就要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不能从抽象概念出发。 作者从土改后农村新的现实生活出发,提出土地买卖问题。这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也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所给予的启示。农民在土地改革之后,如何继续在经济上翻身解放呢?最主要、最根本的还是发展生产,靠生产翻身,靠发展经济解决自己的贫穷问题。仅仅靠分得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给革命和建设造成危害和损失的错误,主要来自右的方面,还是“左”的方面?为什么“左”倾错误在我国一度成了一种社会思潮?这种“左”倾思潮与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的教条主义,又是什么关系?本文想就这些问题,初步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也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主要是由于党在1957年以后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陈云同志指出:“开国以来经济建设方面主要错误是‘左’的错误。1957年以前一般情况比较好些,1958年以后,“左”的错误就严重起来了。这是主体方面的错误。”“错  相似文献   

12.
今年十二月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十周年。这次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全会的丰功伟绩,概括起来主要在于:结束了自1976年10月至全会召开时,党和全国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模式是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它的形成是以“左”的理论指导为基础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的:“特别是由于一九五七年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的影响,把搞活企业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种种正确措施当成‘资本主义’,结果就使经济体制上过度集中统一的问题不仅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发展得越来越突出。”什么是‘左’的理论指导?什么是僵化体制模式?我认为,“左”的理论指导就是产品经  相似文献   

14.
几乎在日本侵略满洲的一开始,原东北军各个部分就违抗不抵抗的命令,自作主张开始抵抗日本侵略军,并在其周围逐步形成各种抗日队伍,但初期的抵抗运动带有自发的性质。李立三的“左”倾路线严重影响了满州抗日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种种因素又干扰了中共满洲省委及时纠正“左”倾错误和正确分析新形势、制定新路线,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经历了许多曲折,中共满洲省委才逐渐纠正了“左”的错误,满洲的统一战线由狭隘的发展为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这一发展过程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能够准确地确立它的策略方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部中农都可以成为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是重要的革命动力的一部分。中农态度的向背是决定革命胜负的一个因素,尤其在土地革命之后,中农成了农村中的大多数的时候是如此。”犤1犦因此,中农是党在农村必须团结和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是关系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农的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也有过失误,有错有纠。本文就其主要错误、对错误的纠正及错误的原因作初步探讨。一、对中农的“左”倾错误及纠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中,党对中农政策所…  相似文献   

16.
湘鄂赣苏区肃反扩大化,从根本上看是由“左”倾错误造成的,贯彻“国际路线”的需要,加上“左”倾中央的错误领导,是造成肃反扩大化的组织因素;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党内主观唯心主义盛行,是造成扩大化的思想因素;法规制度缺失,在办案中大肆采用“逼、供、信”手段,是造成肃反扩大化的体制因素;战争环境险恶、苏区白色恐怖严重,是造成肃反扩大化的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左”倾错误路线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江西苏区则是反对“左”倾错误路线斗争的主战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苏区进行的反“左”斗争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实行土地革命,是中国亿万农民群众的根本要求。在根据地内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的最主要的社会变革,就是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毛泽东在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土地革命的斗争中,集中党的智慧,纠正“左”倾错误,总结建设和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思想,在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形成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形成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党的八七会议比较彻底地认识  相似文献   

19.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的优点和特点.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曾经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同以往其他阶级革命一个不同的重要特征,就是“经常自己批判自己,并且在自己批判自己中前进.收入《刘少奇选集》下卷的《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和《讲话》,是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一九五八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重要历史文献.它对于纠正当时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扭转国民经济的困难局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作用.今天,我们重温这两篇重要文献,进一步吸取过去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的经验教训,继续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兰会议与甘肃党内纠“左”的艰难曲折郭维仪西兰会议即中共中央西北局于1960年12月在兰州召开的书记处会议,一般通称西北局兰州会议,简称西兰会议.这是一次纠正甘肃党内"左"倾错误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回顾和研究这次会议,从甘肃党内纠"左"的艰难曲折中汲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