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因果关系检验构建了模型,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比而言,经济发展政策短期效应较好,而城镇化政策长期效应更为显著。最后,就如何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使农民收入增长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未来20年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而这必然离不开幅员辽阔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在全面小康建设中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其中城镇化的滞后在许多方面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因此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应开辟多元投资渠道,开放城镇化建设市场,清理对非国有资本的市场准入障碍,通过项目融资、金融融资、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等途径,优化资金的来源模式,并且必须从法律经济学效益最大化的思想出发,设计相应的法律制度进行保障.  相似文献   

4.
5.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湖南民族地区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任务还十分艰巨。根据目前湖南民族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当前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一是要继续提高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效益,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内部增收能力;二是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具体来讲,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围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加快调整优化民族地区的农业结构。从近期来看,调整优化民族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仍…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族地区在 2 1世纪前 2 0年的城镇化建设 ,肩负着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全面实现小康的历史重任。农村城镇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的有效途径 ,是民族地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西部大开发要继续向纵深发展 ,就必须紧紧依托农村城镇这个载体。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依法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完善多元投资体制和合理征用土地机制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民族地区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有新思路 ,要与国家城镇化战略目标相适应 ,与国家整个农村和农业改革的总体部署相一致 ,要定位于绿色城镇  相似文献   

7.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民族众多、宗教繁杂,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影响地方社会稳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失衡、户籍制度差异,以及民族宗教问题。本文根据对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矛盾演化的成因及过程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稳定的协调并进。  相似文献   

8.
9.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了加速推进湖北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高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2011年,我们对湖北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基础性调研。通过调研,深切感受到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体会到了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诸多困难,提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在推进民族传统特色群众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构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础.我国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艺术建设工作起步较晚,特别是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上,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缺乏有效衔接和融合.为此,基于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艺术建设实际,就发展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重要性展开探讨,指出民族地区发展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具体原则,并就发展路径和措施展开归纳,促进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艺术建设工作科学、全面、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1.
西部民族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必须注意投资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投资环境有利有弊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 ,一方面扬长避短 ,同时还要在优化、改善投资环境上花大力气  相似文献   

12.
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应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改组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建产业关联机制。应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完善产业组织,创新产业技术,并将对外开放、国家支持有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进程缓慢、民族地区城镇化滞后加重了人与土地的紧张关系,影响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阻碍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发育.加快发展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在于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城镇化的重要性,在方向上促进大中小城市城镇协调发展,加快产业化进程,推动政府职能转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中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各地差异大,在小康社会建设中不可能平行推进。城镇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决定了其在区域开发中的战略高地作用。民族地区(本文研究的范围包括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建成区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7/10000,但聚集了25%的人口和55%的社会生产力。城镇是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五大战略任务的空间集合,抓住了城镇开发,就牵住了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方略是: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主线,以加快城镇经济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九寨沟县候鸟型的旅游推进型城镇化模式,与城镇化推进的经典理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城镇人口的增长,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随旅游旺季淡季的变化呈现一种规律性的潮汐式的变化方式。前往旅游的流动人口数量是城镇常住人口的数倍甚至10倍以上。这种城镇化推进过程,所推进发展的,作为增长极的城镇,所产生的聚集扩散效应作用却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民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经济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只有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才能确保财政支出,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要求,本文在科学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全面认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对于正确处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十二个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西南、西北少数民族聚居的广大区域城镇化水平、数量、质量、层次都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省份。按照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促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不仅要从城镇化方向、模式上进行创新,摒弃既有城镇化样本,根据各民族经济状况、历史、文化、生态环境,走出富有各自民族特色的城镇化之路;还要从制度上进行创新,敢于打破原有的制度壁垒,突破现有土地、户籍、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制度方面的层层障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并就影响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阿克塞县实现城镇化模式的调查资料为背景 ,探讨了草原牧区城镇化的必要性、城镇化的模式、城镇化的意义以及实施城镇化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认为 ,牧业自然村的“解体” ,是草原牧区“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根本原因 ,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草原牧区必须实现城镇化战略。城镇化是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草原牧区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