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建 《江苏社会科学》2020,(1):182-191+10
在小品散文方面,开明派作家以共同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风貌。他们善于描写江南的山水风物,尤其偏爱民间与乡土,体现着平民式的审美情感;他们追求真诚质朴的情感表达,有着能够映照其人格的"本色"风貌;他们的散文,隐含着兼顾文学与教育的双重维度,在表达美好感情的同时,以日常语言的运用为焦点,努力推广现代汉语基本的语言规范。  相似文献   

2.
王兆胜 《文史哲》2001,(3):63-69
2 0世纪中国小品散文作家的心态经历了不断的变化过程 ,但总体说来 ,前半期一直未能摆脱对“中心”的向往和内心的“忧患”。而进入八九十年代 ,小品散文作家才渐渐回到“边缘” ,并安于和甘处“边缘”。以“边缘化”心态从事创作是新时期小品散文作家的最突出特点。孙犁以“老僧参禅”的心情 ,甘处边缘 ,宁静守一 ,怡然自得地写闲雅平淡的小品 ;贾平凹“玩”心很重 ,他以奇思异想写出了颇具灵性和鬼气的怪异小品 ;董桥小品如怪味豆可供细细品味 ,也充满戏谑、泼辣、放肆和自由的特性等等  相似文献   

3.
论梁实秋小品散文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实秋的小品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没有鲁迅的冷峻,决非匕首与投枪;而是沿袭了周作人的冲淡、平和,形成了雅致、闲适的风格。尽管这些作品曾不合时宜,被称为脱离社会、回避政治的“有闲”产物,然而,随着时代氛围的改变,随着宽松环境的产生,它抖去了蒙在身上的历史尘埃,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读者的青睐。《雅舍小品》是梁实秋小品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40年他应刘英士之邀以“子佳”为笔名在《星期评论》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4.
明亡后,张岱披发入山,专事著述,怀着对往日繁华既留恋又惆怅的心情,将独特的文化观念、审美取向与世态人情结合,“自出手眼”,作成《陶庵梦忆》等特色文章,彰显出一代散文家卓越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5.
张岱所标举的“一往深情”,是他在晚明文艺求真求变的思潮影响之下,由于自身素质及家世等因素所形成的趋近于魏晋名士的审美情怀。明朝灭亡和身世巨变使他的审美情怀真正接近了陶渊明,即在洞悉生命底蕴的基础上对人生的深情眷恋。其散文创作的落脚点是“一往深情”的审美体验,在不同题材的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一往深情”的情感底蕴,使张岱散文具有传统士文化与晚明市民文化融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三、苦中作乐1 92 7年后中国政局变得日益混乱 ,然而小品文却异常活跃起来。有人说 :“十年前新体诗盛行 ,各报的附刊跟各种杂志都登载新体诗 ,这两年小品文忽然流行 ,作家又多喜写小品 ,非文艺的刊物也注重小品 ,大有从前新体诗的盛况。”(谢六逸《小品文之弊》)可见此时小品文身价之高。在小品文中兴里用功最勤、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要算林语堂了。林语堂与周作人有着直接内在关联 ,在观念、思想、性情和审美等方面 ,周作人都是林语堂的“师友”,在小品文方面也是如此。 30年代有人说 :“知堂先生的特殊小品文体 ,里面古文分子加强 ,就发…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现代小品散文(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学术界往往将小品文与随笔、杂文等散文体式混为一谈 ,所以 ,小品文  的概念、范畴和特征一直模糊不明 ,由此导致了中国现代小品散文研究的随意性和非科学化倾向。本文将小品散文放在与其他散文体式既互相联系又互有区别的基点上 ,探讨了小品散文文体的独特性特征 ,同时也全面梳理和论证了中国现代小品散文的发展及其嬗变  相似文献   

8.
周作人作为现代小品散文的倡导者与实践者,把美文引进中国后,逐渐完成了本土化进程,成为和诗歌、小说、戏剧并驾的正宗文学。作为现代中国小品散文的一个成功原型,周作人的散文艺术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独特的抒情文体既吸取了西方小品的精华,又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他的作品连缀起来构成了一个充满着内在艺术秩序与特殊方式的艺术世界,并受明确的艺术审美理念指导。在继承与革新的基础上,周作人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散文理论与审美范畴概念,如滑稽、趣味、平淡自然、苦涩、闲适等,他以深思型的审美品格,开创了小品散文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9.
张岱、王思任与俞平伯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平伯的散文得益于晚明张岱、王思任等名士派的小品,但不是着意去模仿和沿袭,主要是两者间一种异代同声的感应共鸣。其成因在于各自所处的时代、家庭环境的影响,作为名士在心理特征、生活趣味和行为方式上的相近,以及文化传统的铸造。庄谐杂出、充满清高绝俗的静雅闲适之趣,是他们散文创作共同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10.
张岱的艺术范畴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卓有建树的杰出人物 ,特别是在文艺 -美学方面 ,其见解深刻而条贯 ,贡献尤为突出。本文从第一手资料入手 ,对张岱的艺术范畴理论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考察 ,认为张氏是一位充分理解了艺术中各对立范畴相生相济、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并将之自觉应用于艺术实践过程的理论家和作家。他对诸如实在与空灵、生与熟、雅与俗等基本范畴的分析 ,都有相当深度 ,充满了辩证精神 ,有相当高的理论价值 ,是中国文艺—美学思想史不可忽视的宝贵遗产 ,对今天的文学 -艺术创作与研究仍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为张岱散文艺术精神的"冰雪之气",具有哲学、人格、艺术三个层面的内涵,其核心内容是一段纯任自然自由活泼的生机.它是张岱在晚明哲学思潮、传统史官文化及明清之际艺术风气影响之下,结合自己的人生历程所体认出的精神实体.在"冰雪之气"的灌注之下,张岱散文形成了"一往深情"的情感底蕴,鲜活灵动的艺术情韵,善于运用精炼的白描和生涩简练的语言,从而表现出典型的"美文"特质,对现当代白话散文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在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但在建国后很长一个时期里 ,冲淡型散文在大陆几乎销声匿迹。然而 ,在海峡彼岸 ,经梁实秋、林语堂等人的传播 ,由周作人开创的这一类型散文倒绵延不绝 ,成为台湾当代散文的一大景观。周作人与台湾当代学者散文形成了深刻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岱的散文创作既与晚明尊人重生、尊情适性的文艺思潮一脉相承,又与当时闲适娱乐、通脱自由的社会风尚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正> 每一个文学大师,都在身后留下长长的背影。这个背影荫庇了一代人、若干代人。后人因之获得了思想与艺术的福佑,也往往因之而获得惰性,从而导之模式化的悖反。这个背影是一个精灵,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书本里,在课堂上,在现实中,在梦幻里。朱自清为我们贡献了以《背影》为代表的一系列珠玑般的散文名篇,在现代散文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如何继承这份遗产,便成了后学者应该深长思之的课题。人们对其作品进行了许多近距离的赏析,精到之义不计其数。倘我们走出他的背影,改变一下仰视的角度,进行远距离的鸟瞰和观照,或许会获得一些新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以及晚明小品与英国随笔"合成"中国现代散文"源流"的主张,对于维护文学的自主性、自觉性以及在对待传统与现代、中与西的态度上,值得重视。但周作人这一主张自身存在着粗疏片面之处,许多后续研究也多表现为"重同略异",在"同"的梳理归纳上较为详细,而在"异"的辨析总结上则不够深入具体。这容易导致对五四散文意义估价不足。无论从时代文化背景,创作主体的创作态度、审美取向、知识构成,还是从文学功能,散文体式各方面看,二者之间都只是相似相近,而有着本质的不同,是形同而实异的。  相似文献   

16.
<正> 他属于淬火锻打出的那一代,属于松柏般挺拔伟岸的老一辈.他以小说撞开文学殿堂的大门,而后迅疾奔跑,一路洒下绚烂而馨香飘溢的片片花瓣——其中便有优美清隽的散文.《不朽的城》和《花尾渡》两部集子,是他争艳于散文百花园的带露玫瑰.他,就是岭南老作家杜埃.一与其说杜埃选择了文学,不如说时代的狂风骇浪把他推上文学创作的堤岸.  相似文献   

17.
写实散文论     
目前,文章学研究大体有两个体系:广义的文章学体系认为,文章“既包括文学作品,也包括非文学作品,……总之,凡是用文字表达一定主题思想的独立完整的篇章,都是文章学的研究对象。”狭义的文章学体系认为,文章“是指反映真  相似文献   

18.
散文特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散文?这是个曾令许多人都感到困惑的问题。出过许多散文集子的巴金先生在回答什么是散文时说:“我实在讲不出来。我并非故意在讲假话,也不是过分谦虚。”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很大贡献的散文家郁达夫也说过:“我们的散文,只能约略的说,是Proso的译名,和Essay有些相象,系除小说戏剧之外的一种文体”(《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更有甚者,一位英国作家曾不无怨恼地指责:“散文,这是文学橱柜里一件可诅咒的、莫可言状的衣衫”!  相似文献   

19.
徐渭小品在晚明小品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小品远出七子派,"上继唐宋派余绪,下开公安派先声"①。陆云龙编辑出版的《皇明十六家小品》将其推举为第一家。徐渭的思想具有兼容并蓄的特征,认为儒释二教统一于道教,入世而又游于世,具有不拘礼法的自由精神。他把这种思想的自由带入了小品创作,表现为自由的姿势和自娱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丁玲散文论     
由于不可阻挡的自然规律和意想不到的社会动乱,二十年代的老作家已经所剩无几,三十年代的老作家也几乎寥若晨星。丁玲发表处女作在1927年底,远远晚于冰心而稍稍早于巴金。她走上中国文坛,眼看就六十周年了。1979年“七一”前夕,丁玲刚刚复出不久,在《“七一”有感》一文中,丁玲这样写道:“我这个新归队的小兵,将振奋我的永不消逝的活力,向同志们学习。刻苦努力,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五年多来,丁玲正在实践自己的诺言,他的确表现了惊人的“永不消逝的活力”。她每年贡献给读者的,都不下十几万字。今年新春伊始,她又和老作家舒群一起创办了大型文学刊物《中国》,而在创刊号上,正有她亲笔撰写的人物特写《一代天骄》。一个八十一岁的老人写一个二十四岁的青年,这本身就十分值得玩味。内容姑且不论,仅就这个年龄差额而言,就充满了谐趣,它未尝不可以作为丁玲”永不消逝的活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