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菲菲 《现代交际》2023,(7):41-48+123
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是马克思人民主权思想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同样对康德和黑格尔产生深刻影响。康德和黑格尔分别对卢梭理论进行了继承和批判,因此展现在马克思面前的人民主权思想的理论资源是从卢梭经过康德到黑格尔的思想发展的全面过程。马克思吸收了卢梭人民主权学说的精华,将其抽象的公意思想落到实处;批判了康德人民思想的局限性,将人民主权具体到无产阶级民主;揭露了黑格尔国家主权的虚幻和神秘性,将黑格尔所论述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对理性主义哲学进行批判,最后提出真正的民主制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2.
任平 《现代交际》2023,(9):35-44+122-12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早期运用哲学方法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关键性文本。其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的两个目标,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政治批判为实现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政治哲学批评路径,并为当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和精神滋养。因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理解马克思政治批判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转向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社会中,青年马克思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他产生了"苦恼的疑问",青年马克思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初步确立了不同于黑格尔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本文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基础,思考青年马克思继承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和唯物主义方法论后如何实现对黑格尔进行批判的,同时试图厘清青年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关系,以探讨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思想继承及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市民社会观是贯穿其一生的理论研究对象,是其研究社会历史理论、论证人类解放思想、完成整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从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来看,主要包含对市民社会认识的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及思想具体三个历程。不同的发展历程有其内在联系,是对理论认识的深化。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始终坚持用阶段分析和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实现了哲学与其他学科的统一。从一定意义上来看,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嬗变彰显了马克思理论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城市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我们认为这种考察存在两个充满张力的内在逻辑维度:第一种逻辑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出发,建立在分工、交往、所有制等社会关系基础之上的历史逻辑;第二种逻辑是立足于资本主义批判,对城市经济和政治进行批判的批判逻辑。在历史逻辑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城市视为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文明形态,客观上高度肯定城市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并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将这一思想发展完善。而在批判逻辑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演进来说明城市发展,将城市视为私有制的产物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从而在价值和道德维度批判资本主义城市的弊端。两种逻辑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对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观的分析入手,通过对黑格尔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剥离、发掘,把所谓历史的“一般发展道路”、五种经济形态的运行与马克思关于历史哲学的理论联系起来考察,从而得出结论:马克思的思想始终是:通过对现实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来把握具体的社会发展过程,反对用任何公式化理论来作为不研究具体历史的借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引出了很多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唯物史观十分清晰地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梳理研究发现,这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批判继承,形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国际和中国的哲学讨论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被打破,经济基础的变动引起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化,进而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国家的维持与发展成为这个时期不同阶级思考的相同问题。各阶级、各阶层围绕着各自的国家发展观展开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的政治思潮。本文从政治思想的性质角度出发,采用文献法,对中国近代的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认为中国近代史是一个试错史,在这一过程中各阶级都以救国救民为思想发展的首要主题。  相似文献   

9.
葛兰西作为马克思的主要继承者,深入研究其理论,并通过分析现实状况和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市民社会"新概念,即把"市民社会"归结到上层建筑领域的范畴,指出"市民社会"是维持国家领导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也是区分古世纪强权国家和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强调现代国家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性。葛兰西的"市民社会"开创了市民社会理论新的内涵,对后期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当代国家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研究马克思思想不可忽视的文本。在其中,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康德、席勒、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其独特的实践美学思想。马克思的实践美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美感的发生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象"的双向建构过程;第二,劳动创造美,美根源于社会实践;第三,美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第四,美的规律是实现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马克思的实践美学思想不仅影响着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而且对中国实践美学也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探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实践美学意义匪浅。  相似文献   

1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异化思想中存在的不合理部分进行了批判,并在此过程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异化劳动思想。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并没有过时,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反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唯心主义公平正义观,提出社会经济基础是公平正义的决定因素,消灭阶级和私有制是公平正义的根本要求,人的全面自由解放是公平正义的终极目标,从而实现对唯心主义公平正义观的超越,建立起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公平正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贯穿马克思理论的一条红线,是我们完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线索。从研究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将共同体的发展归结为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以及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真正的自由人的共同体。马克思在科学地批判以往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真正共同体"思想,构建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  相似文献   

14.
宋娟 《现代交际》2010,(9):151-152
异化思想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之一,在马克思思想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来源于费尔巴哈人的本质异化理论。马克思在其早期的著作中,先后研究了政治异化和经济异化,后来深入发展到了劳动异化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立足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研究,补充和深化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并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异化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总体性"的思维滥觞于古希腊哲学,历经黑格尔树立"绝对精神"的权威,建构全新的概念的总体性,再到马克思语境中深挖"总体性"的方法论意义和经济社会价值,直到1923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首提"总体性"思想,并在其视角下构建了从历史意蕴下的纠违正名、理论意蕴下的提出物化概念再到阶级实践意蕴下的指导实践的三重意蕴的逻辑体系,其理论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之社会,从而阐发出"物化"与"阶级意识"的概念,并以此为武器,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理性兴盛后人的角色的物化与式微。  相似文献   

16.
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布迪厄 (PierreBourdieu)的阶级理论 ,典型地体现了他的一般社会理论和方法论原则。在竭力化解主观与客观、结构与建构之间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主义的方法论 (relationalmethodology)的指导下 ,在批判、继承马克思 新马克思主义和韦伯 新韦伯主义的阶级理论的基础上 ,布迪厄整合了阶级分析的主观与客观、阶级结构与阶级行动、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以及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二分和对立 ;在作阶级划分时 ,布迪厄将资本总量、不同资本的构成比例以及资本拥有状况的时间维度结合起来 ,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复杂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 ;更具特色的是 …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批判国民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其理论逻辑由人本逻辑、辩证逻辑和现实逻辑构成。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转折点,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现象,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经典架构,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进程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扬弃和超越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既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明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之间的关系,领悟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和超越,对于发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两者之间关系,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汲取精华,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和发展,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基于此,首先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然后分析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最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出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想论同马克思社会发展本质论、社会发展规律论、社会发展有机体论等一同构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社会发展理想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溯源和解读,进而考察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想的思想来源;其次,分析了马克思对前人社会发展理想的批判和继承;再次,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想的内涵进行了探析,阐明了其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一般构想;最后指出,在新时代重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想对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