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汉对比研究中,关于英汉语的名词优势和动词优势,有过诸多论述,甚至争论。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林同济(1980:392)认为,“汉语特点是动词优势”,原因在于“汉语的介词含义,完全没有分词,英语使用介词和分词之处,汉语都直用动词”;第二种是郭绍虞(1978:331)认为“汉语以名词为优势,英语则以动词为优势”,汉语的本质是不可能以动词为重点。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学界中,现在至少有两个词可以被用来界定劳苦大众的身份。一个是underclass,一个是subaltemate groups。前者在严格意义上应该译为“下层阶级”,后者则通常被译为“底层群体”,在很多时候,也可简称“底层(subaltern)”。在中国社会学界,很多人认为“下层阶级”和“底层群体”、underclass和subaltern这两个词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因而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相似文献   

3.
金晶 《现代妇女》2014,(10):274-274
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注重显性连接、结构完整与以形显义。而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和以神统形。具有“形散而神不散”之称的汉语散文正是汉语意合特征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散文英译为例,通过对比研究英语形合和汉语意合,探讨如何将汉语的意合句转化成英语形合句的汉英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四六级     
《职业》2011,(25):4-4
“汉语能力测试”将试点,“类似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汉语能力测试成绩可能成为部分行业职业标准”。消息一出即引发热议。在赞扬此举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对其是否有必要产生疑问。有网友表示,英语四六级之上再加汉语四六级,中国人这一辈子全用来证明自己不是白痴了。  相似文献   

5.
最初“新技术”似乎是作为一个可以界定的专业名词被我们日常所使用,但对这种观念作进一步分析表明,对它作一个十分明确的界定须花费许多精力。而广义上的一些解释,包含所有微型数据处理控制设计,也包括诸如微波炉,电子冼碟机、洗衣机、电话、遥控玩具等等。最近的人们对这一专业名词在“设计”(devices)上提及的包括微型集成电路  相似文献   

6.
系统功能语法创始人韩礼德的六个核心思想中,元功能思想是最根本的思想。元功能思想包含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语篇功能是在语义层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语篇功能有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三种体现方式。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主要针对英语进行研究,本文以汉语语料为基础,对汉语语篇功能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对该领域的相关 术语的翻译一直存在争议,比如,文学艺术作品作者的权利,就有如下不同的说法:作者权、作品权、著作权和版权。虽然立法上使用“著作权”,但仍有专家坚持改称“版权”。同样,对于“知识产权”的用法也存在争论,比如这一名词的来源,就有不  相似文献   

8.
时下,我们在一些书报刊物上,经常会看到“空巢家庭”和“空巢老人”的名词,有的甚至在政府文件中也可看到这些名词。例如,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丁文、徐泰玲著的《当代中国家庭巨变》一书,就有“空巢家庭”的提法。书中并对这一名词作了如下解义:“‘空巢家庭’是以‘鸟儿飞去,巢儿空空’作比喻,意指子女长大成人之后,  相似文献   

9.
“女人回家”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又有人重提“女人回家”问题。《社会学研究》编辑部要求我就这个问题发表点意见,我本不想说什么,但几经考虑,还是决定谈三个问题。 第一,我认为,所谓“女人回家”问题根本就是一个不容讨论的问题——这也是我不想参加这个讨论的原因。女人回家不回家(或说就业不就业)应当由她们自己决定,这是女性的基本人权之一。宪法规定,公民有工作的权利,女人是公民,女人就有工作的权利。如果“女人回家”是对政府决策者发出的关于制定新政策的呼吁,那么,这就等于在呼吁决策人去做违反宪法的事,只要这些决策者还有一点点理性,他们就不会理睬这一呼吁,因此这一呼吁显得荒唐;如果“女人回家”是对女人本身的呼吁,事情还比较靠谱,但是呼吁归呼吁,被呼吁者有响应的权利,也有不响应的权利,所以结果和没有呼吁差不了很多。  相似文献   

10.
我们PK吧     
没有凑超级女声的热闹,倒是对那个中西结合得最绝的词——PK有种莫名其妙的喜欢。这词本来缘于网络游戏中的名词“Playerkiller”,当然是个名词,后来也可以做动词,正式语言大约是“击败”、“决胜”、“末位淘汰”诸如此类的意思,发展为“黑道”语言还可以是“搞掂”、“做低”、“放倒”、“干掉”。含义足够丰富,根据上下文还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妙味来。鉴于此,我们可以对某些意思、情感、事件稍微改头换面,就会增加一些出人意料的讽刺或喜剧效果,比如“PK爱情兽”,“湖南卫视PK中央电视台”,“中国队PK日本队”,“PK职场/情场对手”,…  相似文献   

11.
一、不同理性之比较什么是理性 ?爱德华编纂的《哲学词典》对“理性”(reason)有这样的说明 :“然则理性是什么呢 ?或者说 ,推理是什么呢 ?要给予明确的答案殊非易事。哲学家使用有关名词的定义 ,有意和无意间出现很大和明显的分歧。有些用法可能较其余为佳 ,或者更接近日常交谈的理解 ,但是如果说某一个单独的意义是正确的因而解答了上述问题的话 ,看来是站不住脚的。无论如何 ,要了解关于这个问题的哲学论著 ,并非必须知道理性是什么 ,而是尽量辨明作者赋予此一名词的意义”。那么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赋予理性一些什么样的意义呢 ?里克…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差异较大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大量概念语义相符的词语。除此之外,汉英两种语言之间还存着许多概念意义相似,联想语义和主题语义不同的词,即‘假朋友’。本文主要通过汉英词汇语义对比的方法,论述汉英词汇翻译误译的主要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便译者能有效地识别和避免‘假朋友’现象。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多义介词现象,语言使用者必须依靠语境来判断某一特定介词在该处的确切语义。但总体来看,汉语中的介词比英语中的介词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其语义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也要相对较弱,这主要是由两种语言中介词的不同来源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吴琼 《现代交际》2016,(4):67-68
由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对于现代汉语研究来说,无论是作为理论依据来梳理现代汉语语法的使用情况,还是作为研究对象,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很多研究者的相关论述中,都阐述了对这本著作中的某个或某些语法点的质疑。但汉语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一种极其复杂的语言,汉语本身的特点导致其某些部分并没有严格的分类标准。这也是目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问题。然而在现代汉语当中,名词性短语的意义比较广泛。在语言学中,名词性短语通常是指语法功能相当于名词的短语,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  相似文献   

15.
目前,鲜有人从逻辑语义的角度分析政治语篇的中英对照文本。因此,以《习近平治国理政》一文的英对照本为语料,借鉴抽象语义的三大分类方法,分别从逻辑连接的显明与隐含、逻辑语义的浓缩与展开和逻辑关系的直线性表述和迂回性表述三个方面对比了汉语和英语的思维逻辑。研究发现,中英文本的思维与逻辑连接有很大的差距:英文多显明,汉语多隐含;英文多浓缩,汉语多展开;英文多直线表述,汉语多迂回表述。这对政治语篇翻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意大利学者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使用过organicintellectual这样的术语。当然,这个术语也不是葛氏原初使用的术语。葛氏的《狱中札记》是用意大利语写成的,而organicintellectual这个术语只是出现在英译者翻译葛氏论著的译本中。有趣的是,国内不少研究者把organicintellectual这个术语译为“有机知识分子”,更有趣或更难以理解的是,人们目前仍然以无批判的方式沿用着这样  相似文献   

17.
从词语的语义特点等方面来分析"看起来"和"看上去"的语义特点和类型,同时伴有举例说明。主要是从这两个词在作为语气副词时的评价意义和推测意义来以及"看起来"和"看上去"这两个词能否相互替换这两个方面来讲述的。对这两个词的研究有助于研究汉语为母语的人对这两个词的理解,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积极意义。使汉语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语,提高汉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扩大其交际范围。  相似文献   

18.
英语和汉语中都广泛存在着状语从句这种语句。按其功能可以分为时间、地点、原因、让步、条件、目的、结果、比较和方式等。英语状语从句的位置多变,有其明显的连接词,而这也是汉语和英语状语从句的最大区别。也正是如此,对英语状语从句的翻译研究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黑枣:补气养血、补肾 黑枣性温味甘,富含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B、E,还含有大量磷(P)、钙(Ca)、铁(Fe)等微量元素,除此之外,还包含各种营养元素,有补肾与养胃的功效,并对延缓衰老、增强机体活力、美容养颜等方面很有帮助.所以黑枣被称为“营养仓库”.经常食用可以帮助女性补气养血、维持上皮细胞组织,还可以暖肠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是润泽肌肤、乌须黑发佳品.  相似文献   

20.
汉语和外语是什么关系?答曰:汉语是母语、是灵魂,外语仅是工具。这是上海东方广播新闻台“热点关注”栏目中,上海师范大学一位博士就汉语与外语的关系问题在讨论中所作的回答。我听后,结合自己所见所闻,确有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