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的伦理学维度入手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何以是伦理尺度,并剖析了用人的全面发展衡量市场经济发展的属人状况的理论、逻辑和历史依据,提出了一系列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指标,说明了用人的全面发展尺度衡量市场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并明确指出教育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追求,千方百计的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人的各种需要不断产生并不断满足的过程中实现的,精神生产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向度,只有进行了真正的精神生产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生产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也代表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水平。因此,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鼓励精神生产和精神创造。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既是古老的问题,又是颇具现代性的问题。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探讨过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乏精辟之见,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未能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现代化包括经济的现代化和入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塑造与之相适应的人显得十分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是实现人类进入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以及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认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的生存、发展,以及对自然价值和自身价值认识的深化等三方面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其次.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它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自觉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是个动态概念,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要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崇高理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人才培养的最高标准。而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但是,指挥基础教育并决定能否接受高等教育的现行高考制度却存在严重的弊端。它忽略专业个性、潜质的因素,过分强调公共课考试,不利于真正有专业个性和潜质的人才的选拔,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高考制度设计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笔者构想“分专业高考制度”,在完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命题考试,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个性、潜质得以释放,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小康”概念的历史性、时代性、发展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要在不断发展、完 善的过程中来理解“小康”及“小康社会”的概念,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和发 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 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指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情趣等的全面性、普遍性的发展。人的劳动力、社会力和潜在力共同构成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全面发展与个体的全面发展逐步趋向统一的现实历史过程,而个体的全面发展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目的和归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根本的物质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尤其是素质教育的实施将直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网络党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高校学生网络党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我国高校党建新形势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网络党建存在滞后性、吸引力和感召力不足、互动性不够等问题。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打造学生党建网络平台、架设师生互动纽带、积极探索党员管理新机制是提升高校党建工作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和完善,教育公平思想也应在其中有所体现。在当前学生资助政策下,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面临着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主导责任,发挥高等学校的主体功能,探索社会助学新举措,不断优化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切实维护困难学生享受高等教育权益,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学校中,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非常重要。研究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探索党建和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从新媒体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打造主流校园新媒体平台、建立新媒体效果检测系统、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主要内容是:创造性活动是由认知和情感合而为一形成整体共同促进来进行的;人天生具有的潜能,要在一种真实、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中得以实现;中西文化蕴含的个性特征既有表层和深层差异,又有固有的习俗差异。中西文化课程教学需要依据人本主义教学理念,通过教育者的积极导入和潜移默化,转化为学习者内在的基本素质,使其知识、素质和能力相互统一、彼此促进。  相似文献   

16.
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社交沟通软件,微信以其独特的魅力备受大学生的青睐。文章旨在从实证调查角度研究该群体对微信社交的态度。基于对构成"态度"要素的解构,从对微信社交的总体认知、情感偏好、行为意向三个方面,了解大学生对微信社交所持态度的总体现状。从微信如何满足大学生社交需求、大学生个性化特征、新媒体文化熏陶三个层面,思考影响大学生上述态度形成的因素。从霍夫兰德观点的说服模型出发,针对大学生对微信社交所持有的非理性的态度,探索性地提出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固化的高校管理模式与学生日益增长的民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校方掌握民主管理主导权、中间沟通机构设置不合理、学生缺乏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三方面因素对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有着直接影响。校园议事厅是一种全新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模式,从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两方面对学生参与民主管理渠道进行了改善,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中充分地体现了民主。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社会、高校、大学生广泛关注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保障,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深入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阐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开展,发现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创新能力是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为分析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只有当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很好地平衡协作的时候,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成功.因此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某种单一能力,而是突破模式化思维、运用新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的本领.当然,大学生的知识孕育着创新能力,思维催生创新能力,而实践则展现并检验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把握三个维度,教育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实践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现实场域,社会环境则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规制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传统评价及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性学生评价这一新的策略,认为正确把握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这一策略,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