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城市当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学者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当中都表现出与他们父辈截然不同的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本文借助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10年9月~11月开展的关于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新特征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并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必须坚持科学性、长效性的一系列原则,以科学的理念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实现突破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唐踔 《劳动世界》2010,(10):3-7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当下最要紧的是积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因为社会保障制度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所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必须高度重视其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鉴于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和滞后的现状,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城市当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学者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当中都表现出与他们父辈截然不同的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本文借助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10年9月~11月开展的关于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新特征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并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必须坚持科学性、长效性的一系列原则,以科学的理念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实现突破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了农民工的主体,这一群体的独特性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导致他们面临权益受损普遍、社会保障水平低、精神生活贫乏、社会政治生活参与度小、心理问题凸显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意义。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和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更要服务好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农民工群众。当前重要的是,应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及他们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会组织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中采取的应对措施:一是大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建立健全各项维权机制和制度;三是为农民工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2017年,新生代农民工在全国农民工总量中的比例首次突破50%大关,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中的主要力量。虽然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受教育程度高、城市适应能力强等优势,但依然面临各种劳动权益受损的情形,这些情形既包括老一代农民工所经历过的问题,亦包括专属于新生代农民工及在新业态下所出现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使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依然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建立开放、流动、全面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工作技能及法律素养;推进各行业集体合同签订,将农民工纳入集体合同保障范围内;建立针对新业态产业的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工会在农民工权益维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天新 《劳动世界》2016,(34):60-61
文章基于546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探讨社会支持、社会比较与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有效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社会比较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发挥了抑制作用.因此,应从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二元户籍制度等方面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组织建设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有着重要意义:从新生代农民工微观社会资本和宏观社会资本的角度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组织建设有其必要性;社会组织建设对新生代农民工微观社会资本与宏观社会资本的积累也有意义。针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层面以及组织层面也应提出具体的社会组织建设路径,从而改变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资本匮乏的局面,有益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人的城镇化,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问题是破解市民化困境、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界定就业转型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条件、工作稳定性、劳动权益、劳动关系和职业发展五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其就业转型的现状,揭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实现转型的因素,并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四个方面提出就业转型的促进对策。  相似文献   

11.
胡金婷 《劳动世界》2017,(33):21-22
新生代农民工看似与城里人共享同一片蓝天,实则过着"候鸟"般的生活.本文基于中国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以社区工作视角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性障碍并总结出具体应对策略,旨在增进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重新认识,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在2013年至今,不少学者对新生代农民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研究,在此,我将对此做一梳理和分析,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消费方式、就业机制以及其城市融入水平三方面做一深入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对上海等大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本文以上海市F区N镇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留沪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满意度、住房类型等对新生代农民工定居上海的意愿有显著影响.这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高质量转移提供了针对性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冯海芳 《劳动世界》2011,(14):23-26
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较上一代农民工有其特殊性.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可以选择如下路径:创建员工与企业共享式发展的劳动关系,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生理需求;多管齐下完善人性化的权益保障制度,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安全需求;通过农民工组织化建立平等的劳动关系,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法律和培训两手抓...  相似文献   

15.
来自专项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性总体上偏高,表明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偏低。进一步考察发现,工资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状况、职业类型、就业年限、职业教育和工会等因素显著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扩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转变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质量观、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关系等,有助于降低新生代农民工高工作流动性,继而有利于促进他们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就业与和谐就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新疆乌鲁木市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分析其就业状况及实际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引导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生代农民工更好的就业和择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SCL-90症状量表对杭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杭州市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其中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61%,且敌对、强迫症状因子检出率最高。在群体差异上,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男性,且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因子差异显著,未婚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低于已婚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低年龄阶段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高年龄阶段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较上一代农民工有其特殊性。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可以选择如下路径:创建员工与企业共享式发展的劳动关系,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生理需求;多管齐下完善人性化的权益保障制度,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安全需求;通过农民工组织化建立平等的劳动关系,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法律和培训两手抓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满足新生代农民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近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积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和发展问题》的文章。文章提出,现阶段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融入城市有尊严地生活,维护其基本权益,要做到“十有”:进城有工作、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报酬有保障、生产有安全、参保有办法、住宿有改善、维权有渠道、生活有文化、发展有目标。  相似文献   

20.
住房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居者有其屋"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入地定居化趋势明显.但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和二元制结构,市民化能力较弱的新生代农民工无法享受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成果,住房问题的矛盾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住房保障"PPP"供给模式能够较好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住房建设与资金来源的矛盾,为保障人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