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告谐音成语有三种研究观:(1)修辞观——认为广告谐音成语是一种临时运用成语的异乎寻常的修辞活动,达到了广告意图明确而幽默别致的修辞效果;(2)结构观——从语言结构本身即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角度去分析广告谐音成语的内部结构;(3)认知观——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完形趋向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来阐释广告谐音成语特别吸引公众眼球以及广告意图突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成语被称为"活化石",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蕴涵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服饰成语兼有历史和文物的双重价值,其源头大多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在这些成语中,汉民族的古代服饰风貌、服饰观、服饰礼仪制度等都有轨迹可寻。对服饰成语的研究是探寻汉民族服饰文化的可靠途径和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广告发展的历程中,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的营销功能观走过了从告知、劝服再到诱导的发展阶段。然而,诱导功能的不断张大使广告的发展走向了误区。面对现代广告发展的窘境,广告的营销功能观亟待转型。与传统媒介时代相比,数字与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给广告告知功能的回归带来了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以英汉广告用语为例,考察了广告传达给目标受众的文化信息:自我理念。即个性独立与自由、个人尊严、竞争与个人生存和个人隐私等。英语广告用语中的“自我理念”是由于英语广告文化传承了美国传统核心价值——个体观使然;汉语广告用语中的“自我理念”则是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汉语广告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中国传统核心价值——群体观使然。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历史文献分析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并运用现代广告营销理论,对<遐迩贯珍>这一鸦片战争后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期刊刊发的广告专栏"布告篇"所传播的广告营销理念进行探析.认为<遐迩贯珍·布告篇>创中国中文报刊刊登商业广告之先河,既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又彰显了其独特的广告编排特征和广告营销理念.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成语广告的新内涵;全面系统地归纳了成语广告有三大类七小类表现形式;指出并简要分析了成语广告运用了九种修辞格;从修辞心理的角度分析了成语广告吸引公众眼球、凸显广告意图的深层原因;指出并剖析了谐音成语广告的修辞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告词中运用成语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运用得当,可以使广告和成语相得益彰、双双变活,但是,有些广告肆意篡改成语,破坏了语言的纯洁健康.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森林观是我国人民在认识、改造、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季节节律观,是对我国古代生态环境理念和传统森林观的高度概括与理论升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森林观对弘扬我国古代人民热爱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生态理念与生态价值观,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金的投资理念营销,对于培育个人投资者对基金的忠诚度和培育、开发基金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做好投资理念营销,倡导理性、科学、务实的“价值投资”观,是证券市场走向正确、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或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网络营销是以因特网为媒体,以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进行营销活动的一种营销模式.而E-mail营销、文字链广告、搜索引擎结果文字链、网络图片广告、搜索引擎结果登录、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等这些因特网资源作为最常用的方法也被企业所运用.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那些在历史和传统中一直被排除在主体和作者之外的群体--女性、黑人、被殖民者等等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死"理论不适合他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主体,否定作者,而应该把被排斥的部分包括进来.不过正是因为"作者之死"理论,传统作者主体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弱势群体才得以在历史中发现自己的位置.而这种新型的作者主体追求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