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行健是当代戏剧家中有自己独特又清晰的戏剧观念的剧作家。高行健的戏剧理论否定了戏剧是文学的戏剧,建立了围绕表演展开的、强调表演的剧场性和假定性等的戏剧观。随着他对禅宗观念思考的日益加深,戏剧观中透露出浓厚的禅宗思想。  相似文献   

2.
教育戏剧是戏剧与教育两大领域相互交融的结果,它既借鉴了传统舞台戏剧的艺术特征,也注重戏剧在教育实践中所能发挥出的美育功能,因此,教育戏剧既拓展了戏剧的社会性功能,又延伸和改造了传统戏剧的艺术特征。汉斯·蒂斯·雷曼根据各个时期戏剧的艺术特征创造性地将世界戏剧的整个发展过程划分为:前戏剧剧场时期、戏剧剧场时期、后戏剧剧场时期,教育戏剧的艺术特征在汉斯·蒂斯·雷曼的各个时期均有它的映照,并且教育戏剧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拓展了戏剧既有的特征,并深化了戏剧心灵升华、人格整合、公众联结三大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2 0年代 ,部分西方戏剧家在戏剧创新的探索中 ,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戏剧中发现了许多符合其美学理想的因素 ,“东风西渐”激发了 2 0世纪西方戏剧改革的潮流 ,并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与戏剧艺术的现代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计算机与戏剧相互渗透过程中出现的两种重要现象 ,即运用戏剧模式开发电脑软件 ,利用电脑软件发展数码戏剧 ,以此为基础 ,探讨当前戏剧观念所面临的推陈出新问题。可见当代信息科技既对传统戏剧提出了挑战 ,又为戏剧的变革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5.
李渔和狄德罗是中西方戏剧表演理论的开拓者,他们在中西方不同的戏剧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观。这表现在他们对于演员的理性与情感在表演中的不同作用的认识;对角色的典型化;戏剧表演的整体性与和谐性等方面。他们不同的戏剧表演观带领其后的中西方戏剧表演走上了不同的艺术表演道路。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 ,戏剧形式一直都徘徊在两个营垒之中 :戏剧性戏剧与叙事性戏剧。在追求戏剧性的戏剧中 ,戏剧结构始终围绕一个焦点进行组织 ,这个焦点集中于一个人物 ,尤如一个圆心 ,其它人物的设置都不是为了展现自身 ,而是为了完成中心人物的创造铺平道路。也就是说 ,所有人物的作用都是引导观众的视线指向“圆心” ,否则就失去了他们存在的意义。戏剧性戏剧是独白式的。叙事性戏剧中很难找到这样的“圆心”。在那里 ,几乎每个人物都是自足的 ,即像现实生活中一样是不依赖于他人而独立存在的。换句话说 ,叙事性戏剧中人物间的关系是对话性的 ,对…  相似文献   

7.
“北小京看话剧”为代表的自媒体剧评是新媒体环境下戏剧评论的新类型,这类剧评在写作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特征,给只表扬不批评的剧评界注入了新鲜的评论血液,促进了戏剧评论的多元化、大众化。自媒体剧评在传播层面形成了以交互性为主要特质的话语特征。自媒体剧评在规范、语言、论证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批评伦理亦遭受质疑。自媒体剧评受到追捧,暴露了专业批评忽略大众、不讲真话等问题。戏剧专业评论工作者应正视自媒体剧评的存在,主动介入自媒体戏剧批评,重塑戏剧评论话语,建构中国气派的戏剧评论,从而在戏剧创作与接受中发挥沟通和引领作用,推动戏剧艺术走向进步和繁荣。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大量的戏剧行业词通过比喻的方式使词义得到了扩展,即从专门用语变成了社会所有成员每天共同使用的词语;戏剧行业词的通用化是戏剧文化在语言中长期积淀、凝固的结果,汉民族源远流长的戏剧文化是汉语戏剧行业词词义扩展的丰厚土壤;汉语戏剧行业词的词义扩展就是循着由具象到抽象的汉民族思维轨迹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艺术长河中,中原地区戏剧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西域少数民族戏剧,尤其是胡文化中的乐舞戏剧,为其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该文以时间为线索,以输入中原的西域胡文化中的乐舞戏剧为依据,梳理了汉代、南北朝、隋唐以及元各个时代西域胡文化之乐舞戏剧在中原的发展、呈现。通过此种阐述以期对异域文化中的戏剧因素有所认识,进一步了解我国中原戏剧发展的过程和脉络。  相似文献   

10.
论"国剧运动"对"五四"戏剧改良的反思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祏元 《江汉论坛》2004,5(6):110-113
在"五四"戏剧改良中,<新青年>派对民族传统戏剧进行了全面地批判、否定,不顾国情机械移植西方戏剧,无视戏剧艺术本体特征,把戏剧变革政治化、工具化,导致了"问题剧"的风行泛滥."五四"以后,"国剧运动"派对"五四"戏剧改良和"问题剧"进行了审视、反思,开始了话剧民族化的理论思考,提出了民族传统戏剧有它独具的价值、戏剧要以自己的艺术去真切地表现社会人生、戏剧变革要立足国情去创建一种"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来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开辟了传统戏剧从民族的平台走向"中西合璧"的道路,揭开了探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现代戏剧艺术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中在阿富汗出土了一叶梵语戏剧残片。本文介绍了哈特曼教授对该残片的转写与英译,并结合汉译佛经中与印度古代戏剧表演相关的史料,为中印(或梵汉)戏剧关系史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传播戏剧的重要载体之一,抗战时期重庆的戏剧期刊见证了抗战戏剧创作、戏剧理论批评、抗战戏剧运动发展的全过程,在分布时段、编辑、作者、刊物的审美取向和内容上都具有鲜明的演进特点。可以说,抗战时期重庆戏剧期刊是同期全国戏剧发展演变最为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历史见证者,推动了戏剧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诗剧在西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文体形式,但在中国却一直处在被忽视的境地。学界对左翼诗剧的关注更可谓寂寥至极。左翼诗剧是左翼文学创作的重要实绩之一,其体裁范式更是别具一格。在以往的研究中,既是极易被忽略的一个方面,又是造成左翼诗剧生存窘态的根源所在。左翼诗剧的体裁范式包括"戏剧化的诗"、"纯诗的戏剧化"、"散文诗的戏剧化"三种形式。通过剖析和阐释左翼诗剧的体裁范式,继而提炼、概括左翼诗剧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特质,从而一窥左翼文学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戏剧是相对于现代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而言的,因此,我们只有在比较中才能认识和把握后现代主义戏剧。在现实主义那里,重要的是模仿和再现现实;在现代主义那里,重要的是对情感思想的表现;而在后现代主义那里,重要的则是戏剧表演本身。除此之外,后现代主义戏剧的最重要特征就是本体怀疑论、模糊界限、混杂拼贴和语言革命。后现代主义戏剧不仅标志着艺术形式脱胎换骨的改造和革新,而且也意味着戏剧创作和表演方式的极大混乱与无政府状态。  相似文献   

15.
李军 《河北学刊》2007,27(6):243-246
迄今为止,现代生活题材的戏曲剧目大多没能走出话剧加唱式窠臼,传统戏曲艺术中的身段和念白在这类剧作中却丢失了大半。因此,话剧加唱式的戏曲改革模式是不成功的。为了突破这种模式的束缚,很有必要重温齐如山的戏曲改革理论。他认为,戏曲艺术的本质是以歌、舞为艺术语言的写意性艺术,戏曲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应当是强化、突出戏曲艺术的这种因素,因而他强调现代生活题材的戏曲艺术更要突出这一特点。深入研究、合理利用齐如山的这一理论,在排演现代生活题材的戏曲剧目时可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是一种处于传播系统中的文化产制活动。那么,作为一种大众化生产、传播与消费的文化样式,哪些因素决定了一部电视剧在市场上的成功呢?以电视剧《蜗居》走红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拉斯韦尔提出的经典传播模式为切入点,先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视剧传播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受众等因素在电视剧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然后在综合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抽象出了电视剧传播的系统模式,从理论层面较为深入地讨论了电视剧传播涉及的诸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言情剧是电视剧的重要类型之一,言情剧所传达的伦理道德内涵更是亟待研究的重要领域。文章以言情剧的叙事艺术和所表现的情爱伦理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对言情剧的文本进行分析,企图探讨言情剧是通过何种叙事手段而建构出何种样态的情爱伦理。研究结果认为,言情剧通过灰姑娘的叙述模式和传统的“门当户对”的叙述模式而建构出爱情应是无功利的纯粹感情这一伦理指向和情爱观念;通过对古装剧和都市剧的文本分析,发现古装剧实则是当代人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判断的体现,而都市剧则在“励志”的外壳之下掩盖着唯金钱和物欲是从的价值标准,这些电视剧所体现出的爱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理性、务实的感情考量,爱情已经沦为实用理性指导之下的斤斤计较。  相似文献   

18.
姜洪伟 《阴山学刊》2005,18(6):22-25
<贩马记>是李健吾进行话剧民族化改革的一个成功尝试,它巧妙地将南戏的一些重要特征吸收进话剧,创造出传奇剧这种新类型.李健吾在使用"南戏"与"传奇"两个概念时,并不严格加以区分.他把自己的戏叫作"传奇",并试图吸取南戏的精神在形式、时空背景、人物设置、情节构造、意境以及语言等方面继承南戏.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成为文学艺术的主要内容,"向内转"成为戏剧探索的重要课题。探索戏剧接受了表现主义戏剧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由此,我们以表现主义戏剧为参照,以捕捉内心世界的真实为切入点,以表现内心世界的手法为主要内容,分析探索戏剧的"表现主义"因子。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的制播分离使得电视剧交易市场得以存在。电视剧低俗化是国产电视剧市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归责于单个一方的批评并不能改善低俗化的现状。电视剧低俗化是整个流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形成完善的市场才能最终推动电视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