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代民主经历了诞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梭伦、伯里克利等人都为雅典民主的兴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雅典民主也对当时的希腊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古希腊始终存在着一股反对民主的思潮,伪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对民主有过不同程度的批评.雅典民主也在异族的征服过程中渐趋夭折.从希腊化时代开始,真正的民主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视线,从此民主在千余年的人类历史中几乎被人们遗忘.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的不同阶段,以阶级分析的观点来看,不能一概否认民主在剥削制度下的存在性,恰恰是由于民主在一定范围内专属于统治阶级,因此随着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作为基本要义的民主是伴随着统治阶级的更替而改变和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主也是近代在追求理想社会制度中不断得到完善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4.
选这个话题,一是因为正好是今年5月以来思想界集中讨论的话题;二是对宪政的起源存在争议性。一般以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为起源。但我认为立宪主义在西方是一个很古老的传统。 相似文献
5.
民主:一种利益均衡的机制——深化对民主理念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理念经历了三个阶段或层次的发展:第一是古典民主,即"多数人统治",解决的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属于权力归属的政治制度层面;第二是近代民主,即"精英选拔机制",解决的是精英与大众的关系问题,属于权力配置的政治体制层面;第三是现代民主,即"利益均衡机制",解决的是资源和财富占有与分配的关系问题,属于权力运行的政治机制或政策层面。在当代,应当特别强调民主的第三层理念。以分工、竞争与交换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必然带来社会分化和利益的不均衡。因此,需要通过民主机制进行利益再分配,实现利益相对均衡,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7.
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对西方协商民主理念的合理內核所进行的本土转换,现阶段,协商民主体现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但是,由于缺少国家制度层面上的规范,民主监督比较薄弱,民主党派的代表性问题遭遇到困惑,使得执政党与参政党的互动关系的合理性受到了挑战.利益诉求的表达是一种常规性的社会政治现象,是政治上追求民主权利的表现方式.因此,有必要构建多元、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提升民主党派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协助力和推进力,以有效克服中国政党政治在特殊的历史发展逻辑中所面临的"民主困惑".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理念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尧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2):26-28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进一步促进了政治的民主化。然而,民主化是一个民主理念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民主的建设不可能也不应该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对现代公民的逐步培养实现的。中国多数的民主建设主要突出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变动或者调整,往往忽略了个人因素的发挥,导致好的制度设计得不到实现。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培养良好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民主建设出现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高度,不断深化党内民主建设,创新了党内民主建设理念,完善了党内民主建设运行机制,使党内民主建设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层面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本文试从党内民主建设理念创新角度,从三个维度对党员主体地位观的形成、党内民主发展动力机制更新、推进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的恤刑、慎刑和恤狱的司法原则彰显了人性化的因素和理念.古代人性化司法理念的变迁历经了萌芽、发展和近代转型三个阶段,其渐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动因。人性化的司法理念体现了古代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人权的保护,促进了古代司法的文明与进步,它为现代司法人性化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价值取向和不可缺失的法律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1.
张维垲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93-96
自古希腊以来,民主在与专制、神权的对立中恪守着人民当家作主之信条,即最大数人享有最广泛的权利。然而,到了十九世纪上半叶,民主发生了嬗变:民主主体由多数蜕变为少数,直接参与变为间接选举代替,主权在民走向民无主权,民主及其敌人由相互敌视转为和解包容。民主的嬗变昭示:绝对民主并不存在,民主只有在历史中不断地蜕变才能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创新意义及其完善:民主理念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政治既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保障.作为一种以自主、参与和共同决定公共事务为核心内容的政治理念,它又排斥某种模式化的制度.追求民主的运动应以理念而不是特定制度为方向.从这一预设出发,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创新意义,同时在民主理念的指导下,借鉴西方新近兴起的商谈民主理论,可对该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对协商民主产生争论和分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协商民主”概念的理解不一致。协商民主理论试图调和协商与民主两个内在矛盾的理念,事实上,在“协商”与“民主”之间,存在着至少四种不同的政治形态:一是既不协商,也不民主;二是协商,而不民主;三是民主,而不协商;四是既协商,又民主。协商民主理念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是一种规范性的价值理想,它为审视和批判现实民主运行的缺陷提供一个可靠的价值基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民主法治视域下的毛泽东执政理念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念进行了发展与创新,确立了"人民群众主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等执政理念,这些执政理念围绕着"靠谁执政"、"怎样执政"和"为谁执政"这个中心展开的,已初具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民主政治中的人民主权原则、保障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毛泽东的执政理念,对于中国以后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民主实践最新的理论概括,同时也是对建党百年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民主模式的继承与创新.同以往中国的民主实践一样,强调民主程序过程性、民主领域全面性和民主环节直接性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处理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是历史之必然,也是现实之所需求.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从体制、制度、组织、民意四位一体的层面协调推进,实现政党统合、法治保障、党建引领、舆论引导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郭瑞雁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6):28-31
自古以来,民主便以理念和实践的形式同时存在着。虽然对它的阐释与操作差异较大,但当今,民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置疑的善和永恒的价值追求。面对全球化对民主的影响,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认为,民主可以在全球层面进行建构与实践。为此,对以下问题应做学理性的分析:人类历史长河中民主规模走过了怎样的发展路径,全球化又对当今的民主形成了怎样的冲击,全球民主的具体设计是怎样的,全球民主是否可行,这些是了解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下全球民主理念的锁匙,也是清楚认识当今民主实践的必须。 相似文献
19.
刘振东等人合著的《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强调古代"散文"的本体性与"散文"体式的发展与流变,重点放在了考察、分析、说明每个时代的散文比前代有哪些进展、突破和变化上。这一研究本身是一个难题,刘振东等人撰述上的得与失,对于当前学界依然风行的散文史写作有较大的启发意义,他们的努力也许能够促进更好的古代散文发展史或演变史问世。 相似文献
20.
《天津社会科学》2017,(6)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的认知是存在差异的,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民主话语体系。从整体意义上讲,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建构了两种不同的民主话语体系:一是"革命"民主话语,从理念一价值逻辑来看,它主要着眼于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把握民主要义;从实践逻辑来看,它基于"革命一政权"思维框架来探索民主的现实路径。二是"建设"民主话语,从理念一价值逻辑来看,它主要着眼于公民权利、个体自由解放诠释民主内涵;从实践逻辑来看,它基于"发展一治理"思维框架来推动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话语呈现出从"革命"到"建设"的历史性变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