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波普对科学理性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尔·波普 (Karl· Popper 1 90 4— 1 994)是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的主要代表 ,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其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就是探讨科学知识如何增长的问题。在他看来 ,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假设”或“猜测”,并且在“反驳”中得到进步。为此 ,他反对归纳法和经验证实原则 ,提出了反归纳法、证伪原则和“猜测与反驳”的知识增长模式。他的科学方法论弥补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某些不足 ,如把科学知识当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但其机械性和脱离科学常规的倾向又为历史主义学派所批判  相似文献   

2.
试错法与辩证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错法与辩证法之比较杨富斌所谓试错法,是当代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K.R.PoPPer)在论述科学知识的增长模式时明确提出并着力论证的一种科学方法。在其代表作《猜想与反驳》和《客观知识})等书中,他不仅特意把试错法同辩证法作了比较,断言辩证法"是一...  相似文献   

3.
波普尔科学知识观主要包括 :(1)科学知识的划界。科学知识总是假设的 ,它是猜想的知识 ,假设人们事先能规定一项可证伪理论的判决性实验 ,该理论便是科学的 ;假如拒绝规定潜在证伪者 ,该理论便是伪科学的。(2 )科学知识的生长。新的问题导致创造物或构造物 ,可以把新的客体补充到知识的第三世界中 ,每一个步骤将创造出新的预想不到的事实 ,常常创造出新的反驳。 (3)科学知识的评价和检验。一个理论的好坏不是取决于它已经获得了多少证据的支持 ,而是取决于它的可证伪性程度和它所受到的检验的严峻性程度。确认度与真假无关 ,只是表示人们暂时地接受一个有问题的猜测的合理性程度。  相似文献   

4.
张谨 《江淮论坛》2010,(2):68-74,80
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知识只作静态的逻辑分析,无论是罗素、卡尔纳普,还是赖欣巴哈,其科学观都具有现代性特点。以波普尔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提出的证伪主义“猜想反驳法”具有动态的人文文化意蕴,是后现代科学观文化转向的过渡环节。随后的库恩、费耶阿本德等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给科学以文化的政治、社会学阐释,成为文化转向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其基本观点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建构主义者英国爱丁堡学派的布鲁尔、巴恩斯、伍尔加、马尔凯和法国巴黎学派的拉图尔等人那里得到“过度”发挥,从而把科学的文化研究推进到了“文化建构”与“文化实践”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重新检讨波普尔证伪主义,缘于科学哲学界对该理论的已有批评存在着严重缺陷。 波普尔认为:“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历来是而且现在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题。而研究知识增长的最好途径是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依此设定,证伪主义本应关注科学认识的实际活动,即应与科学史分析相融汇。然而,从总的研究趋向看,波普尔证伪主义在本质上却是完全从一个先在的逻辑前提出发而建筑的,即证伪主义是一种逻辑构造物。证伪主义的核心在于以证伪原则做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在讨论可能出现的对该标准的种种反驳意见时,波普尔解释道“我的建议是以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的不对称为根据的,这个不对称来自全称陈述的逻辑形式。”所以“证伪法不以任何归纳推理为其前提,而只是以正确性没有争议的演绎逻辑的重言式变形为其前提。①(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此书)  相似文献   

6.
科学知识增长的问题是波普尔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其科学发展的四段论模式,即:问题→猜测→反驳→新的问题。其逻辑同时也体现着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学说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他的学说的走向与归宿。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逻辑中,“直接反驳”历来与“间接反驳”对举,是逻辑反驳中相沿习用的重要类别之一。本文通过对多种现行逻辑教材和词典中的“直接反驳”引例的深入分析、论证,揭示了传统逻辑“直接反驳”这一成说的谬误,指出了“直接反驳”不唯缺乏事实依据,更与逻辑推理相违,所谓的“直接反驳”实际上是一种乔装打扮的间接反驳。从而得出了作为逻辑反驳的专门类别之一“直接反驳”理应从反驳方法中剔除出去,“直接反驳”的方法其实并不存在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8.
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 ,单向度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代表文化进步本身 ,而只不过表明人类的“天真”从“幼稚”走向“深刻”而已。科学知识的异化加剧了“人 -自然”与“人 -社会”关系的紧张 ;消解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否定性维度 ;只有以“敬畏生命”的伦理精神作为科学知识的航船之舵 ,才能使科技非理性主义理性化、科学知识人性化、科学进步伦理化和科学知识的潜在威胁虚无化。一句话 ,确立“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向度才是克服“科学知识异化”的理想进路。在生态危机、环境恶化急速加剧的今天 ,认真解读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一书 ,对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融通 ,具有很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创造与发展科学知识必经的过程,是科学的本质和核心。一般而言,它包含如下6个基本要素: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解释、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由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其被列为《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的四维目标之一。这也就要求教师不再单一地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法,而逐渐转变到师生对问题进行共同的探讨并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张之沧 《学术界》2002,(5):81-87
经验仅是获得一般性知识的来源。经验主义则是科学发现和理论创新的障碍。科学史上重大的科学理论 ,不论是“进化论”、“相对论” ,还是诸多社会科学理论都主要不是来自经验。相反都是基于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批判 ;其研究方法也都是从怀疑和反驳开始 ,往往采用的是反归纳、反实证的“试错法”、“发散式思维”、“多元方法论” ,以及一些非理性的革命方式。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与知识转移[澳大利亚]T·托平1、90年代的亚太经济增长与科学知识投入提高90年代,亚太地区的研究所处的外部环境与80年代完全不同,其特点表现为全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的调控、使用、转移变得极为重要。这种调控...  相似文献   

12.
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下,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都不再是真理,而是人类工具性建构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符合科学理论所须具有的建构原则而具有科学性;且因其良好的科学性和道德性,而能在同类知识建构的拥戴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同样依靠科学精神平台上享受去信仰保护的“科学待遇”,依靠学术批评才能使之能在“内在逻辑”与“外在实践”双重监控下实现多模式尝试下的“返本”与“开新”。  相似文献   

13.
对康德先验自我的解构:海德格尔、皮尔士与马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喜 《人文杂志》2002,4(4):18-24
与流俗的康德解释不同 ,海德格尔认定康德的“先验自我”终究仍是实体自我 ,或“现成存在者” ,他将时间引入康德的自我 ,以对康德哲学作基础存在论思路的反抗 ,把关乎“科学知识”的范畴体系读解成关乎“存在知识”的概念系统。而皮尔士对康德先验自我的指号学改造 ,仍墨守康德哲学的柏拉图式的、关于合乎科学的认识 (知识 )理念 ,但他的“探究者的无限共同体”观念与海德格尔的“时间”视野一样 ,有效地解构了“先验自我”概念。而马克思的实践劳动的解构则更具有优先性  相似文献   

14.
利奥塔认为知识可分为两种,一是叙事知识,二是科学知识;叙事知识由自身确定其合法性,而科学知识则通过西方哲学确定其合法性。当科学知识日益逼近叙事知识并挤压叙事知识的时候,科学知识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它事实上是在借用叙事知识来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利奥塔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科学知识的说明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后现代社会需求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进行新的界定;既不能把对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当成是科学知识的合法性,也不能用性能标准去说明其合法性,而必须把“谬误推理”当成科学知识的新的合法性标准。利奥塔有关知识的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反映了当今科学发展的状况,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  相似文献   

15.
吴昕昀 《理论界》2008,(3):124-125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默会知识”一词,在今天仍有新意。科学知识由个人知识转变为客观知识具有一定的可能性,而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尚存疑点,现今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问题并非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或建构性,而是少数掌握科学的精英共同体与享受科学成果却不了解科学的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猜想———反驳图式———由现代资产选择理论透析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征□刘明西方现代资产选择理论主要研究在证券市场上形成投资组合(Portfolio,即一揽子证券)的最优决策问题,最优化标准的二因素是既定风险下期望收益率最大和给定期望收益率风险最小。对...  相似文献   

17.
关于进化认识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进化认识论所提出的几个核心观点以及进化认识论的历史发展做了简单的介绍。进化认识论使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去研究认识论问题。它把认识看成是人类认识能力生物进化的结果;从而把知识或认识结果看成是人类作为一种有机体形式生存和不断繁衍的重要机制;知识本身的发生与发展也是在类似于生物界的遗传(旧知识成分)与变异(新知识成分)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生存竞争、自然选择、适者保存和不适者被淘汰等生物界普遍规则对知识的进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知识只有被人们所选择和运用才能“生存”。这样一种认识论观点,实际上最早是由波普提出的  相似文献   

18.
在《猜想与反驳》一书中,波普在批判主观真理观的同时,继承了塔尔斯基真理学说的合理部分,汲收了当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创立了自己的真理理论。其内  相似文献   

19.
谭扬芳 《云梦学刊》2000,21(6):13-15,29
波普尔的“逼真性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思想是一致的。他在探讨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时,提出用“逼真度”代替“绝对真理”的主张并没有通向不可知论,相反,他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有着启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波普尔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一反逻辑经验主义纯静态地分析科学知识结构的传统,提出了一种从问题出发,经过大胆的猜想和严格的批判、否证而达到新问题的产生的科学发展模式,用一种科学进化的抽象逻辑形态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科学的某些本质特征及其发展机制,从而,对作为科学认识活动基本因素的事实与理论在科学知识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一、事实和理论的矛盾与证伪原则形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左右的逻辑实证主义亦即逻辑经验主义,坚信一切科学理论必定依据于经验,奉行可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