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乌托邦小说描绘出一幅幅美好社会的蓝图以表达"救世"的愿望,而反乌托邦小说描写的是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带来的黑暗梦魇.运用解构主义批评理论,对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代表作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两部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找出两部小说中三对二元对立概念:科学与宗教、科学发展与人类个性发展以及人性与非人性.通过对这三对二元对立概念的研究指出,赫胥黎的反乌托邦小说在功能上消解了这三对二元对立概念,其目的一是提醒人类重视科技与宗教的对立并意识到二者应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二是提醒人类不要盲目追求科技进步,要注重人的个性发展,三是表达了对社会发展中人性缺失以及人类情感异化的隐忧.  相似文献   

2.
布洛赫在著作中通过对弗洛伊德的性驱动力、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动力论以及阿德勒的权力意志动力说等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论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刻批判,指出他们的理论非但没有抓住人的根本特性,反而返回自然的开端,遮蔽了人的本真-乌托邦精神,成为遮蔽真正人的掩体;布洛赫拒斥他们的静态的、无历史的人类本质观念,揭示出其思想根源于静态的思维方式;进而阐明乌托邦精神是人的根本精神,"饥饿"是乌托邦精神的内在基础驱动力,人具有自己独特的远离任何动物性的开端,真正的人类精神历史是在不断满足由饥饿引发的不满的希望的基础上书写的,如果希望得不到满足,则意味着人生命的丧失.  相似文献   

3.
在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中,尚未存在本体论是他的哲学大厦之基,也是他一生哲学思想的灵魂.布洛赫通过批判二元思维的机械性、静止性,批判"无人"的自然科学,指出给定存在论的危害在于抹杀了人作为精神性主体对自身、对世界的存在意义;通过批驳"不再意识",阐明尚未意识对于人存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意义,并进一步阐明尚未存在的潜在性、未完成性与创造性,建立起尚未存在本体论.布洛赫对人尚未完成生存样态的关注是存在主义的,尚未存在本体论张扬了人作为希望的主体、自我创造的主体的作用,尚未存在是布洛赫乌托邦哲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布洛赫在著作《乌托邦精神》一书中,通过对宗教思想的批判性解读,重新定义了他者、弥赛亚等宗教概念,指出人之未来性的获得,归因于对现存的虚假世界被废弃后完全他异性的他者美好世界的预见与盼望。他者作为植根于人性内部的乌托邦精神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能给予所有我们曾经在神化的人身上渴望得到的事物以适当的深度,只有他者才能动态地表现和揭示出人的普罗米修斯乌托邦特性的全部。由此,布洛赫在颠覆性意义上继承了“宗教遗产”,救赎回具有创造性元素和奋力带来“新”的问世的人的乌托邦精神力量,构建起希望的形而上学,即乌托邦哲学。乌托邦哲学是祛除恶世界的革命的灵知。今天,我们对布洛赫乌托邦哲学框架下宗教批判的重新审视,有益于为世界上苦难与绝望之后的人们重聚起希望的碎片,确立起生存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夏凡 《学习与探索》2006,2(2):92-95
布洛赫的乌托邦范畴不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及空想(乌托邦的)社会主义的简单发展,更不是社会主义从科学到乌托邦的倒退。它既涉及乌托邦内容和乌托邦功能的区分,又涉及抽象乌托邦和具体乌托邦的区分。布洛赫的“具体乌托邦”范畴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说明,不仅包含期盼、梦想、认识和行动的主体向度,也包含实在可能性的客体向度。  相似文献   

6.
哲学家布洛赫焦虑于时代困境与危机,试图寻找解决良方,故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与文化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批判,提出了具体乌托邦理论。他认为,革命哲学应是"关于祛除恶的革命的灵知",其现实路径是具体乌托邦道路:具体乌托邦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代表着潜藏客观可能性的未来趋势,是将要实现的共同体的主体;具体乌托邦的目标,是带来"新天新地",即无阶级的未来社会;具体乌托邦的"新"包含着一种开放向本真的、真实的未来地平线的可能性,是通往终极乌托邦的垫脚石,它内蕴着一种乌托邦的剩余,使人向上,永葆希望。具体乌托邦革命是第一个真实的总体革命,到那时,人将获得双重解放:个体的人从某个阶级里获得解放,同时,获得解放的个体的人将第一次形成真正的"我们"联合体,即自我相遇与我们相遇统一。布洛赫的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解放的末世论——布洛赫乌托邦哲学的宗教哲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洛赫的乌托邦哲学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考之西方宗教史,不难发现布洛赫对犹太-基督教末世论的批判继承。与启示录式末世论相比,布洛赫更多地继承了福音书式末世论的思想传统,并在批判、改造这一传统的基础上提出解放的末世论。解放的末世论把共产主义作为苦难现实的终点和美好未来的起点,把救赎的使命赋予人而不是上帝,因此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无神论。在唤醒人类改变自身处境的内在渴望的同时,布洛赫的解放的末世论也有力地促进了犹太-基督教传统中希望的力量的再生。  相似文献   

8.
夏凡 《浙江学刊》2006,16(2):62-69
对于国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的成名作《乌托邦精神》并不陌生,可是,对于写作此书之前的青年布洛赫,了解得就不够了。本文对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的早期的思想谱系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辨识了布洛赫哲学的人本主义源头。青年布洛赫既受到犹太教神学的影响,又接受了现代人本主义的反资本主义立场,而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宗教人学对于布洛赫哲学的基本特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认为,上述三方面思想虽然有较大差异,但都可以视为某种广义的人本主义哲学。这是青年布洛赫写作《乌托邦精神》时的思想框架,导致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人本学化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夏凡 《求是学刊》2006,33(3):40-45
文章对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的代表作《希望原理》的部分段落进行了仔细解读,分析了布洛赫希望概念的现代人本主义基础,着重解析了布洛赫与海德格尔哲学之间既批判又吸收的复杂关系。布洛赫提出了“人是希望的动物”的命题,在西方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制度人"假设与制度功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人"假设不仅在方法论上是可行的,也是人内生的对制度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人性应该是"经济人人性"、"道德人人性"和"制度人人性"有机结合的"完整人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基础."制度人"建设尤为重要,应以人性体系为基础构建能使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最大化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且不再调用"比兴"来高扬道德人格.陶诗对自然和人生取珍视当下、目前的观法,是庄子的逍遥哲学和玄学的独化、顺化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正是此一观法,要求把自然和人生视同一篇自然主义散文.散文化已然成为他的基本世界观及生活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对话,陶诗描写邻居饮酒过从,体现了自然和知音之双重关系,而其诗中大量出现的群鸟日常生活意象即此关系之镜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小说"放置在传统目录学文类系统发展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小说"与"杂家"之间的种种联系、区分及其流变,力求回归"小说"文类原有的文化语境来把握其非叙事类作品的文类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刘昌安 《唐都学刊》2004,20(1):134-138
《诗经·周南·麟之趾》中的“麟” ,应是《山海经》中的怪兽“犭婴如” ,其生活时代久远 ,活动范围在陕南秦巴山林中 ,类似长颈鹿。从历史地理角度进行考察 ,“二南”诗的地域应在汉水中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东突"、"藏独"之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肃元 《社科纵横》2005,20(3):70-71
受经济全球化、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浪潮国际性互动影响,民族分裂型和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时隐时显。受猖獗一时的“东突”势力暂时进入战略蛰伏期;“藏独”势力暴力恐怖倾向凸显。  相似文献   

15.
16.
艺术讲究"气韵"、"气脉"、"气骨"、"气象",讲究"风气"、"意气"、"神气"、"逸气"。并将"气"纳入艺术美学范畴,成为艺术评论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艺术的中"气"与"空白"经营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长期的艺术设计与创造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存在于这些特质材料之间及其周围的"空白"也在积极参与着艺术创造,而且发挥着奇特的作用。艺术设计中的一、"透风漏目"的虚实处理、"借景移光"的整体留白、"烘云托月"的蓄势铺垫、"取法自然"的借景抒情等都是这种空白运用。  相似文献   

17.
徐福来 《浙江学刊》2007,1(5):121-126
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是扬弃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自由个性"。由于柏林不懂得,马克思是从否定的方面去理解物化的现实的,并且强调的是"抽象的自由"和"现实的自由"之分,从而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误解为"积极自由"。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澄清柏林对马克思的误解,科学地阐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治的"纯化"与"泛化":也谈"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布斯给了我们一个政治的"利维坦",外在的、反自然的国家权力,于是在洛克那里就有了作为"利维坦"的对立面的社会;到康德,再讨论社会的"伦理秩序"与"政治秩序",认为生活在一个"伦理共同体"中是人类的特殊义务,或者说只有人类才可能生活在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之中,但这种关系又应该以健全的政治秩序为前提.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国家(政治)与社会(伦理)的关系,认为就世界范围里的现代性而言,"组织"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综合了国家与社会的特征,并进而取代了政治与伦理,使得人们更愿意以放弃公民的政治身份与伦理义务为代价而扮演一个更令人满意的"组织成员"的角色;而这一点,至少有助于我们对什么才是当今的"中国模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杨中华  林琳 《社科纵横》2010,25(8):36-37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与节能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低碳生活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用能设备或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低碳生活与节能是人类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0.
谭明方 《浙江学刊》2001,(3):107-111
社会学要回答"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这两个范畴,对把握"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的问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就是"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的理论表述形态.考察西方社会学发展史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理论,归纳起来可以看作,一是人文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社会行为"决定"制度文化"的研究范式;二是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制度文化"决定"社会行为"的研究范式.因此可以说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史,就是关于"社会行为和制度文化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说史.另外,从范畴的学科属性看,"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哲学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范畴在社会科学层次上的具体表达,它属于社会科学层次的范畴.将"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定义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学对象研究中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们的以下问题"社会学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同一性"问题,"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在研究角度上的关系"问题,"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的内在联系"问题,"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的问题,以及"西方理论和本土理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