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回顾了近40年海外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状况,提出了在20世纪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背景上,打通不同板块、国别的华文文学,探寻其内在联系,展开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性研究的课题,并强调了其方法论原则,从经典“筛选”、文学传统、母语写作、汉学和文论等方面论述了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北美华文文学的文化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错或并行于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北美华文文学 ,有着独具的文化特征。如果把中国旅美学人在游学期间所创作的作品 ,都视作中国域外的华文文学的一部分 ,则本世纪北美华文文学有三个时期特别活跃而重要。这就是本世纪的 2 0年代前后 ,60年代前后和 90年代前后。这三个时期的华文创作 ,从不同角度展现的文化主题 (从伦理层面的文化冲突 ,到转向政治和经济层面的文化冲突 ) ,都对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由汕头大学和汕头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内外潮人作家作品国际研讨会” ,于 2 0 0 0年 11月 2 5— 2 7日在汕头市金海湾大酒店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新西兰、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等近 2 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作家及专家学者 15 0余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一是对近 2 0年来的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进行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与探讨 2 1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景与途径 ;与此同时 ,作为对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召开的“第一届海…  相似文献   

4.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 2 0世纪初引进中国 ,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形成最有影响的文学思潮。在百年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多重畸变与变异 ,也经历了多次的“恢复”和“回归”。研究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百年嬗变 ,对反映 2 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分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 2 0世纪文学的影响和作用 ,探索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和 2 1世纪文学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兴起以来,至今 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本文以历届学术年会及其论文集为主要依据,具体考察了这一学科从 “台港文学”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确立,从初始的作家 作品研究到各种题材/体裁的多向拓展,从传统、单调的研究方法到研究方法研究观念的不 断更新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末,海归文学如一夜春风从海外吹回了祖国大地。查建英、王小波、阎真、严歌苓、虹影等一大批海外华文作家陆续回归祖国,热闹非凡地进行文学创作活动,成为中国跨世纪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海归文学虽然概念崭新,但成就巨大,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代海归文学既发扬了20世纪初期海归文学的优秀传统,又吸收了海外华文文学的独特精神,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出发,以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湖北籍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作品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来源。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地理记忆与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时间叙述;地理感知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审美意识;地理思维与海外华文文学的空间建构;时间和空间距离与海外华文作家艺术构想之间的联系。海外华文文学所取得的成就与作家的地理来源、地理记忆有很大的关系,浪漫主义思潮与古老的楚地、楚文化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极大地影响了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8.
书讯     
▲汕头大学“2 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国语言学学科学术丛书一套 6册 :《广东方言与文化论稿》 (林伦伦 潘家懿著 )、《电视审美文化研究》 (於贤德著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与文化意蕴》 (弋言著 )、《中国文化与海外华文文学》 (彭志恒著 )、《菲律宾华文文学史稿》 (吴奕 赵顺宏著 )、《赵淑侠的文学世界》 (刘俊峰著 ) ,已于 2 0 0 0年 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全套共 88元 ,单册 15元 (含平寄邮费 )。邮购者请直接与作者联系 ,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大学文学院 ,邮编 :5 15 0 6 3。▲由汕头大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视野中的海外华文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跨国别、跨地区的世界文化视野中考察海外华文文学。认为海外华文文学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 ,必须把跨文化的理论和方法投射于海外华文文学这个特殊的空间 ,在文化的层面上诠释海外华文文学所蕴涵的内在丰富性。从而为比较文化和海外华文文学提供一个共同的文化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新视点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不是近代以来台湾、香港特殊的历史遭际,中国文学中大概不会产生以区域命名的台湾文学和香港文学;如果不是全球化程度日渐加深,海外华文文学大概不会如此汹涌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历史和现实的共同作用,营造了一个新的文学领域: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相关历史十分复杂(台港均有被殖民的经历),覆盖范围极为广泛(海外华文文学涵盖四大洲),此一特性决定了对它的研究,须涉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诸多方面的知识,故而真正深入的研究,实非易事。而任何简单化的处理,都可能损害对这一文学的真正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