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论企业领导者思维方式的转变范从亮(鹤壁市内衣厂)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势必会影响和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尤其是身处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企业领导者,必须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界以它自在的规律存在着,直到人类诞生以后,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才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最原始的根基.当前,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观的阐释各执己见、众说纷纭,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去剖析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的哲学视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坚持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观的变革与思维方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观同认识主体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方式息息相关。发展观的变革与思维方式的演变是认识的历史和逻辑发展有机结合的表现。2 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观及其思维方式经历了四次变革:经济增长发展观与纯分析思维方式;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观与纯抽象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观与纯逻辑推理思维方式;科学发展观与系统辩证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与思维方式转变杨军刘刚思维方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起学界越来越多的研究与思考。本文就当代中国思维方式的转变基础,中介因素及其基本特征进行探讨。思维方式,是指人类对外界和自身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性模式。人类的思维活动,乃是思...  相似文献   

5.
(一)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经济发展的产物,是解决当前人类困境的必然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引起的精神追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人们尽情享受生产力的提高带来的人类福祉的同时,也陷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波及全球、水土流失、沙漠化、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自然资源的急剧耗损和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导致的地区冲突不断、种族矛盾加剧、南北差距增大;人口膨胀、部分地区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人类发展观的演变,回顾了人类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可持续发展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广西区党委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实现广西改革与发展新突破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思想解放呢?从思维方式与思想解放之间的关系考察,转变旧的思维方式,构建新的思维方式,是推动和实现思想解放的一个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观研究陈述一、邓小平可持续发展观的战略依据邓小平可持续发展观是邓小平认真总结我国以往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其战略依据:1、基于对中国“资源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国情的充分了解。邓小平指出要“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演变发展过程、内容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相互关系,最后进一步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和现实状况,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的确立,预示着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将由计划向市场过渡。而这一过渡,势必推动和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措的演变和革新。尤其是身处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广大企业领导者,在这一过渡面前,更需要加速思维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适应这一重要转变。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65页) 那么,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企业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应当进行那些方面的变革呢?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前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且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意味着一系列文化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以下几个基本哲学观念的确立,就是可持续发展现得以确立的理论支点和必要前提。一、极限意识:增长并非是没有限度的在旧的发展观看来,经济的增长和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是没有限度的。正是这种“增长无限度”的信念,支配着人类成功地进行了物质革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反过来,这些成就的取得也更加坚定了人们的这一信念。但是,人类从来也没有想到,我们对自然界的征讨和统治会遇到任何抵抗,更没有想到人类自己会…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从显层面看重在解决资源与环境的再生性和可续性问题,追求人类与自然界的协同进化。但从深层次看,可持续发展却是一种环绕人并为了人而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协调互动的社会发展模式。以人为中心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黑格尔真理观分析入手,揭示在当代生态危机的事实面前,可持续发展观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其中蕴含着人类对有关价值问题的深刻思考,指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基于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人类生存本质的强调,更是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的追寻。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理论由于充分认识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限制和制约,因而相对于传统发展观来说,是一种重大的变革和进步。然而,除此之外,由于其潜藏着的以未来框范现实的非现实主义的病态逻辑及其根深蒂固的发展主义、人类自我中心主义、技术乐观主义等深层观念,使它实际上并没有比传统发展观前进多少。它试图在不变革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不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条件下,依靠现有的社会机制和技术进步来改变环境现状。这无疑是一种基于技术乐观主义和经济效率的浅层方案,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而且本身潜伏着危机。  相似文献   

15.
刘向红 《理论界》2006,(2):30-31
可持续发展观是相对于旧发展观而提出的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它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可持续发展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应努力探究可持续发展观的实现方式,以求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关于可持续发展观基础问题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汇总 ,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有四个大的方面 ,即实践基础、科学技术基础、社会基础、直接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解戴建平(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南京210093)一、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含义,涉及到政治、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多方面的社会因素。传统的发展观由于建立在对发展问题的片面的理解之上,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后...  相似文献   

18.
一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必然与该时期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转型,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本文认为,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应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转变思维方式推进民族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时代主题的转换,时代特征的要求与时代潮流的趋势,深刻阐述了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使我们的思维方式由极性思维向和合思维转变、由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变、由惯性思维向创新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于时代主题的转换,时代特征的要求与时代潮流的趋势,深刻阐述了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使我们的思维方式由极性思维向和合思维转变、由封闭思维向开放思维转变、由惯性思维向创新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