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简论哲学真善美的研究对象及其逻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哲学之真研究的对象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包括本原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大组成部分,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哲学之善研究的对象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包括目的论、实践论和创造论三大组成部分,属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范畴;哲学之美研究的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关系论、作用论和价值论三大组成部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哲学史对真善美的研究重心基本上经历了从真到善,再从善到美的三个发展阶段;真、善、美是哲学体系中密不可分和处于不同层次的三大范畴,真、善、美的统一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真、善、美统一于人的存在之中。人的存在是真、善、美的存在,又是和谐的存在。真是人的认识之和谐,善是人的道德之和谐,美是人的情感之和谐。因此,真、善、美的统一也就是人的存在之和谐,也可以说是人的存在之最高和谐。在现实中,我们总是能发现真善美存在着事实上的不统一,所以对真善美的解读与实践也就成了达到和谐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人们多从伦理学或美学、艺术角度论及真善美的统一。本文试从哲学角度,即从一般主客体的关系出发分析这一问题。从主客体的关系看,真是主体认识与客体的符合,主体求真的活动即是主体认识真理的过程。善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客体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主体有益,即为善。主体求善的活动即是主体改造客体,使之符合主体需要的实践活动。美是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主体求美  相似文献   

4.
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不是一个新话题。根据一般的认识。艺术具有真善美的特性,而托尔斯泰以其卓越的艺术大师的艺术经验否认艺术是“美”的表现;艺术表现普。但不及“善”本身。“善”这个概念在托尔斯泰那里就是上帝的化身。艺术只能趋近,但永远不达“善”本身。艺术之“真”是情感真挚。托尔斯泰对艺术“真”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艺术“美”的否定的逻辑之上。艺术不表现美,而表现善,“真”是艺术抵达“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们称之为美或确定为美的东西,实际上是美的常态,或常态美。这种美是优雅的、柔和的、单纯的、明快的。与常态美相对应的变态美则是美的一种变态。其表现形式不象优美那样是单纯、明净的形式,而是充满紧张、曲折、冲突和矛盾。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要经过“繁荣——→衰退——→荒芜”的过程,社会心理历程相应地发展为:“希望——→失望—一→绝望;人类市美活动和艺术创造必然也要经历“常态美——→变态美——-→丑”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真,确定事物的本质;善,规定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方向;美,表达事物存在的方式与状态。人的真、善、美统一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真善美教育的含义是:做事求真,做人求善,人生求美,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进入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倡导、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是时代提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美学的视角来探讨和分析,真、善、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形成和提出的基础与前提;二、“尽善矣,又尽美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三、“美是道德的象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的;四、“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追求“跨越时代,超越国度”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表明我们在人与环境问题上的认识达到了审美的境界。这一来之不易的环保理念蕴含着环保工作的真善美价值诉求:求自然规律之真,致道德之善,臻诗意之美,因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每个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求真,努力致善,切实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工作做起,把生态美、环境美的价值诉求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我在《从原始哲学到生存实践哲学:对西方哲学史的重新分期》一文中以人和世界的关系为终极尺度,将全部西方哲学发展史划分为三个时期:1、直接断言世界阶段——原始哲学时期;2、以精神活动为根据观照—→阐释—→断言世界阶段——精神哲学时期;3、以生存实践为根据建构→发现—→阐释世界阶段——生存实践哲学时期①。前两个时期属于传  相似文献   

10.
红色经典音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滋养,其内含的主客观兼和的真实性、合乎实践目的的善,以及真与善相统一的美,共同构成其“真善美”合一的美学意蕴。在“真善美”对应“知情意”三位一体的框架下,体现了提升审美主体历史认知、引起审美主体情感升华和坚定审美主体理性意志的育人价值。新时代的红色经典音乐应追求全方位创新,丰富艺术形式,拓宽传播渠道,更好地展现美学意蕴、发挥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社戏》中,发掘了人性的纯真与善良,尤其是赞美了儿童心灵的高洁与美好。无论是从艺术还是叙事,《社戏》使我们感受到了一股静谧的真善美之境。《社戏》的真善美之境,是以求真为基础向善的行进;而美则是它达到善的路径。《社戏》的叙述之真、风景之美、人物之善,使作品达到了真善美之境。在这种童年回忆的真善美之境中,《社戏》既成了鲁迅永恒的精神家园,也成了读者灵魂的栖息之地。  相似文献   

12.
先秦与古希腊哲学人生境界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哲学在人为践履精神指导下,从人的存在样式角度考察真、善、美的关系,认为美是人生的理想境界;古希腊哲学在认知理性精神指导下,从人与对象关系的角度考察真、善、美的关系,认为神性的善是人生的理想境界。中西哲学分别以“美”与“理性—宗教”作为人生最高境界的倾向,正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决策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认识活动。它以科学认识为基础 ,以价值评价为导向 ,以理想追求为目标。它不仅要求真 ,而且要求善 ,同时还要求美 ,要求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科学决策以求真为基础 ,实现决策科学化是求真的途径 ;以求善为目的 ,实现决策民主化是求善的保证 ;以求美为理想 ,实现决策艺术化是决策活动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阐述了真、善、美的辩证统一关系,论述了和谐社会“求真、求善、求美”的科学发展观。认为真善美辩证统一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念体系和思想认识方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修辞是为了实现预定的交际目标而在语言文字上努力经营的一种语言活动。修辞的目的性很强,表达效果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修辞在追求其终极目标时,必须在“真”“善”“美”三者之间做好平衡,不能为了求“美”而放弃求“善”求“真”。只有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符合修辞的伦理原则。在修辞实践中,“真”“善”“美”三者之间是有矛盾的,如何协调好这种矛盾关系,是修辞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冯契对中华文化心灵中真善美的探讨,从其哲学核心问题及其哲学心态、中国哲学史中的真与人生理想的认识、善与道德理想、美与审美理想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中国哲学史有长期的研究和可观的成果,但是儒家哲学的源流发展史似乎缺乏哲学专家与专题的专业性探索。冯契认为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可理解成中国人民的革命世界观由自然到自觉,由自在到主观能动的自为进程,突出地表征在所提的社会理想这一构思上。人生理想,不论是个人理想或社会理想,都要通过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来实践。若要研究行为主体在群己关系中的自由,必得处理善与道德的问题。道德理想之实践应透过个人道德质量的培养和建构合理之社会伦理关系的规范。社会伦理规范与个人品德虽有可整合性,也有其区别性。他对美感的理解兼摄德哲康德与俄国学者普列汉诺夫。康德强调美感是自由的快感,意旨审美经验超越利害关系的算计,是无所为而为的纯粹之鉴赏判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真善美境界阶段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真,本质上表现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人民带来的政治权利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善,本质上表现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无可替代巨大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美,本质上表现为社会生活所有领域的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论认识是真善美的统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人们理解认识论,是侧重于认识事物规律的反映论,亦可名之为求真认识论。事实上,事物本质是真、善、美的统一。认识作为人们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是真、善、美的统一。本文从认识是真、善、美统一的涵义、表现、根据和理论意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效率与公平关系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但争论有一个共同点,即把对效率与公平优先次序问题的认识绝对化和僵化。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实际,始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由实践可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应把对效率与公平优先次序问题的认识绝对化和僵化,问题的关键在于用不断发展的眼光看待效率与公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圆善”是牟宗三儒家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理想境界,也是其美学思想的最高境界。分别说的真、善、美是人类某一特殊主体能力的凸显,是现象界的存在物并有着缺陷与矛盾,因而必须通过无相原则化去各自的表现最终达到真善美合一的圆融之境,进入物自身的本原世界。审美活动统一在道德修养中使得牟氏的美学思想有着哲学美学的色彩,也表现出对审美活动的主体——人的感悟力、鉴赏力、判断力的极大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