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冷战体系初步形成,处于世界各大国之间的中国将何去何从,中国的外交与政治将直接影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就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情形下朝鲜战争爆发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开始了热的碰撞。中国作为共产主义国家,为了保护领土完整,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确立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毅然决定出兵朝鲜。从而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和世界历史,也为中国近代史创造了最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亚洲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胜利开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是继十月革命之后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这个胜利,使得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巨大变化,为亚洲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胜利开展,刳造了极其有利的国际环境。刘少奇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毫无疑义,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有利于全世界人民,而不利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整个世界的面貌进一步改变了,亚洲的政治形势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美国直接派兵入朝并同时派第七舰队向台湾沿海行动,使毛泽东认识了美国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真正态度和来自美国的威胁,随着战争态势的升级以及美国不断的挑衅,毛泽东最终决定出兵援朝,御敌于国门之外。毛泽东的战略意图还在于维护中苏同盟,回报朝鲜对中国革命的帮助,坚决打击美国在亚洲的势力和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4.
赵基天(一九一三——一九五一年)是朝鲜现代最优秀的无产阶级诗人。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六日,他出生在朝鲜咸镜北道会宁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他父亲就带着全家流亡到苏联西伯利亚自谋生路。在社会主义苏联,赵基天度  相似文献   

5.
(一)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胜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必然充满着激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其中有:帝国主义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帝国主义的矛盾;社会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的矛盾。由于当前这些矛盾和斗争的新发展,使社会主义的力量超过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和平力量超过了战争力量,因而在国际形势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和平共处问题。就是当前国际政治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1950年 10月中国在是否出兵援朝的决策过程中 ,曾出现过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主张接受北朝鲜金日成首相的请求立即出兵 ,一种主张出兵的条件尚未具备。以毛泽东为首的我党决策人经过缜密、慎重的研究后 ,曾给苏联发出了“暂不出兵”的电报。该电文的发出 ,是当时我党领导人在决策过程中意见暂不统一的真实反映 ,而非出于策略上的考虑  相似文献   

7.
苏修叛徒集团在苏联篡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变社会主义苏联为社会帝国主义苏联后,为了推行社会帝国主义政策,阻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世界人民革命事业的发展,阻挠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建立世界霸权,竭力鼓吹“外来影响决定论”。“外因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是与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及其相互关  相似文献   

8.
梁柱 《中华魂》2014,(13):4-10
防止和平演变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历史性任务。和平演变战略是国际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武装干涉、军事包围和政治孤立遭到失败之后,采取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渗透为主要手段,企图使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内部演变,从而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当20世纪50年代杜勒斯(时任美国国务卿)提出这一战略构想后,引起毛泽东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9.
和平演变是西方敌对势力敌视、破坏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当今世界上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已成为国际范围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随着东欧和苏联形势的剧变,这一斗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我们挫败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图谋,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抵御和反对和平演变也是我们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邓子龙,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为明中叶名将。嘉靖十年(1531)正月丙辰生于江西南昌府丰城县落星桥的一个民家,嘉靖三十七年(1558)中武举,历戍闽广浙楚滇和朝鲜,身经大小数十仗,“每战但存‘不怕死’三个大字”,以其大智大勇屡立奇功。万历二十六年(1598)11月19日,于朝鲜顺天府南海露梁岛援朝抗倭海战舟中壮烈战死,终年六十八岁。朝鲜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援朝抗倭的英雄,在朝鲜建有邓将祠。  相似文献   

11.
1918~1920年,中国北洋政府与美国、日本一起出兵西伯利亚。这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北洋政府这一外交政策是国际国内多种矛盾交错杂陈、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既有屈从帝国主义列强的一面,又有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的一面,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尤其是这次出兵收回了中东路的护路权、司法权和最高监督权。这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家主权一项项丧失后,而今收回的一项重大主权。因此,对此次出兵的影响及此后日、苏、中三边关系的变化,在方法论上,应坚持国家民族利益与阶级分析的辩证统一,以国家利益的原则来考察此次出兵的得失。  相似文献   

12.
一九四九年我国革命的胜利是二十世纪发生的一椿伟大的历史事件,它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的一页,它使中国人民获得彻底解放,走上了建设自己的新生活的道路.“它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彻底的解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够一日千里地、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从而速迅地改变着中国贫穷和落后的面貌.”①中国革命的胜利对整个国际的局势有深远的影响.“中国革命把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打开了一个很大的缺口,使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制度遭到致命的打击.新中国参加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一起,结成了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在欧亚两洲连成一片、团结  相似文献   

13.
中国从半封建斗殖民地社会,跨越了发达资本主义时期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向往世界大同的文化传统,为中国选择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而帝国主义侵略,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相继失败,使中国人民认识了资本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的道理;十月革命起到了榜样的作用,而苏东剧变和俄罗斯的经济衰退则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而更为直接的现实的原因是,中国自身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造就了无产阶级队伍;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又使人们掌握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造就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这就使中国必然地选择和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4.
引言 1904—1905年,日本在英、美的唆使和帮助下,俄国在法,德的怂容和支持下,为了争夺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陆军中有一个中级军官,其人资历、地位在军界虽然并不显赫,但却起了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后来以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闻名遐迩、三次出兵中国进行干涉、制造济南惨案、事涉炸死张作霖而被倒阁下台的田中义一。  相似文献   

15.
一九○四年至一九○五年,日本帝国主义和沙皇俄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而争夺亚洲及太平洋的霸权,在中国东北地区打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即日俄战争。这场战争的爆发是由帝国主义掠夺瓜分的本质所决定的,是沙俄争夺殖民地的“远东政策”和日本征服中国的“大陆政策”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为甲午战争100周年而作王春良甲午战争前后,远东国际关系的主轴是帝国主义争夺远东霸权,具体说,就是正在问帝国主义过渡的西方列强争夺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的朝鲜和中国。日清甲午战争便发生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之中。一、俄日...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期间,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参与了“调停”活动。它们应清廷或朝鲜之请.斡旋于中日之间或奔走于它们相互之中。它们于战前“调停”“撤兵”;战中“调停”讲和;战后“调停“还辽”。表面上是为了维护朝鲜的“独立”和中国不受侵犯,实际上则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是对中朝两国的外交干涉和利益的出卖。  相似文献   

18.
“济南惨案”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惨案”述评田克深,张悦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屠杀中国军民的"济南惨案"。这一血腥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首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这一事件是进一步疯狂推行其"大陆政策"的需要。19世纪末,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吞并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朝抗日战争 ,是中朝两国军民联合反击日本对朝鲜发动的入侵 ,维护朝鲜主权与独立的正义战争。邢作为明朝援军统帅 ,在朝鲜战场上谋略得当 ,指挥正确 ,为取得朝鲜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发展中朝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一共九亿人口”,同时,“大战的结果,德、意、日三个帝国主义大国被打倒了,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大国被严重地削弱了。帝国主义挑起的世界大战,大大地加速了他们自己走进坟墓的过程。”“因此,研究反法西斯战争的后果”,首先“要研究随着反法西斯的胜利,怎样赢来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新高潮”。如果从一个不太长的周期看,上述结论诚然是正确的。可是,在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的今天再来审视这一结论,就不难看出它的相对性、局限性和偏颇性了。勿庸讳言,曾经被打倒了的德、意、日,都如同火中凤凰般的业已重新崛起为经济强国;一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