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学  孙敏 《统计与决策》2017,(14):101-104
文章选取能源利用效率作为计算减排潜力的指标,将能源利用效率最高值作为参照,测算并分析2014年我国30个省区的碳减排潜力.研究发现:(1)东北三省、西北和华北地区等几个煤炭产量较高的省份的碳减排潜力比较高,减排空间较大;而华东等经济发展较好的省市的减排潜力较小;另外从七大地理区域内部测算出的各省区减排潜力结果更能反映出各省区的具体减排空间情况.(2)2001-2009阶段和2001-2014阶段我国的退耦指数分别为0.54和0.65,均为弱退耦效应,表明碳减排工作的推进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DEA中的BC2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建立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模型,对西部地区11个省2003-2015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平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下降,但各地区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通过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西部地区个别省份具有较高的节水潜力.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来看,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西部地区很好地实现了农业水资源的节约,但是部分省份农业水资源的节约并未建立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进行排序,得出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为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R&D存量、市场化水平为一般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各省区文化软实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出发,选取文化传统、文化活动、文化素质、文化吸引、文化体制及政策五个方面的25个评价指标,形成一个分层次的、可操作性强且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各省区的文化软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各省区文化软实力的优势与劣势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摘要:文章采用中国各省区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I-O模型计算中国30省区房地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关联效应、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波及效应6个指标,综合分析了各省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经济效应的省域差异。各省区房地产业发展整体上并未体现出其“地方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但房地产业经济效应的省城差异明显:房地产业在上海、北京和天津等6省区属于主导产业,安徽、河北和内蒙古等9省区属于支柱产业,在吉林属于朝阳产业,而在广西、新疆和青海等其他14省区属于欠发展产业。  相似文献   

6.
基于AHP的辽河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值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辽河流域流经省区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和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为排污权交易的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在保证公平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省区污染状况、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等因素,确定了辽河流域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值、氨氮(NH3N)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值.为下一步辽河流域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各省区能源消耗强度趋同的空间计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1986~2006年期间27个省区的单位GDP能源消耗(能源消耗强度)数据,对中国各省区能源消耗强度趋同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1986~1990年,1990~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5年,1995~2000年,1986~2006年各时间段内,各省区能源消耗强度存在明显的趋同现象.各省区的空间相关系数无论是SAR模型还是SEM模型都显示出,各省区能源消耗度存在空间外溢现象.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环境经济学中各省区小区域自然环境急剧变化与外来物种入侵的耦合理论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湖北省外来入侵生物的发生概况,分析了其传入途径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通过对北京等十个省区的外来入侵物种累计数量密度数据的调查和整理,对不同时期中国的各省区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进行横向比较,剖析出中国各省区外来物种入侵的一般趋势和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对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能够缩小地区差距;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劳动力流动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依赖性,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中国各省区经济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向和强度表现不同,对地区差距的影响是劳动力流入与劳动力流出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农业投入产出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丽荣  徐翔 《统计与决策》2016,(16):121-124
文章利用全国30个省区1978-2013年的农业生产数据,借助于超越对数函数构建随机前沿模型,估算中国各省区农业生产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发现有偏技术进步和化肥是现阶段各省区农业增长的主要来源;由于各省区存在着空间异质性,农业增长的依赖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不仅仅要依赖于先进技术的开发,还应加强熟练运用已有技术;农业发展应采取分区域、分省区、差异型梯度式政策.  相似文献   

11.
定量测算各省区的隐含碳排放量及省区间碳排放空间转移量,是科学制定区域减排规划、合理分配碳减排责任的前提。文章采用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了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碳排放转移模型,测算了中国各省区的隐含碳排放总量和省区间调入及调出的碳转移量,为界定各省区在区域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责任及减排配额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TOPSIS-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阳  张橙 《统计与决策》2017,(18):62-65
面向中国水资源短缺现状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对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不仅可以优化水资源配置,而且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文章在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待评价方案各个评价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提出基于TOPSIS-灰色关联度理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方法,根据相对贴近度的大小将配置方案进行排序,得出最佳配置方案,并将该方法运用到天津市水资源配置方案的优选问题上,结果表明,最佳配置方案可以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和效率四个方面的综合最优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次使用待处理资产作为反映银行不良贷款的指标,并以信达公开的形成于1990~2005年间的各省区约65278项不良资产为数据样本,对区域经济影响下的银行不良贷款形成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域,其不良贷款与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相关性越显著,同时,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本区域不良贷款形成的方向及其程度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对银行股作投资分析时应充分重视银行贷款的区域分布并注意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影响差别.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高度与产业竞争力将决定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我国周边省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但这些省区之间、与东盟各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因此必须合理配置同构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整合产业链、加快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并进行相应的就业结构协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国内各省区的GDP位次中浙江第四、河南第五,保持了十余年之久。比较两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河南相比,浙江经济具有创新和经济活力充沛、民间经济力量活跃等优势,但也存在轻纺型工业一枝独大等问题。建议浙江积极进行结构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根据产业发展特征,文章运用DEA方法评价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以中国29个省区作为决策单元,以201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发展绩效较高,资源利用效率较高,不同区域间以及同一区域内均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运用DEA投影分析探究绩效较低的地区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的原因,并以陕西为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在产业政策方面应注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现有资源的投入利用效率和产出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借鉴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阐述了西部省区应建立各自的风险投资体系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进而实现西部经济的起飞和中央西部开发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一个火力发电、煤炭消耗、SO2排放的双三角结构模型,运用2004~2006年30个省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火力发电、煤炭消耗和S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三个强度指标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现阶段中国各省区之间,随着火力发电量的增大,燃煤消耗量与SO2排放量也随之增大,各省区在火力发电量、燃煤消耗量与SO2排放量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发电排放强度弹性的下降速率大于发电耗煤强度.文章依据各省区发电耗煤强度、耗煤排放强度和发电排放强度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本研究为制定我国各省区电力工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内涵经济增长的效率、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以及国民经济素质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从六个维度出发测度了进入新常态后2012年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并通过对各省区数量和质量增长的对比得到增长数量偏离质量较大的省份。从分析可以看到,中国东部地区普遍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高质量型经济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在产业结构、改革成果分配、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等方面还需要不断调整和摸索。  相似文献   

20.
文章依据2000年截面数据,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省区间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了3个统计模型;并按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全国31个省区划分为4种经济类型,总结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产业结构的数量特征;可为落后省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