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实践与理论的“矛盾” 孙冶方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的许多主张和建议,例如认为用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果,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最高准则;必须十分重视节约和合理地使用资金;倡导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强调搞好流通;重视技术进步和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2.
孙冶方同志曾经说过,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也是孙冶方同志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这个理论,不仅在孙冶方同志当时提出时人们很不理解,就是到目前为止,人们的认识也不一致。因此,我们学习孙冶方同志的经济思想,有必要再认识一下他的价值理论。 孙冶方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仍有三大作用:(1)价值规律就是商品(产品)价值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即生  相似文献   

3.
读了《经济研究》1979年第八期孙冶方同志的《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很有启发,但有些说法还不能同意,提出来和孙冶方同志商榷。一、关于斯大林同志的生产关系定义中的“交换”问题。斯大林同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中有没有“交换”?孙冶方同志说:“斯大林定义中没有‘交换’”,“斯大林同志因为一般人都把‘交换’理解为‘商品交换’,他怕引起误解,所以就把‘交换’这一项目取消”。斯大林的定义中  相似文献   

4.
卓炯传略     
1985年4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董辅礽同志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这一论点的,在我国,可能是卓炯同志,那是在文化大革命前。黑龙江大学熊映梧教授在上海《社会科学》第七期发表的文章中说,卓炯同志和孙冶方、于光远同志是我国经济学界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1985年6月下旬在广州,召开了“卓炯商品经济理论研讨会”,全国经济理论界充分肯定了卓炯的商  相似文献   

5.
孙冶方同志提出的一套独特的,与传统经济理论迥然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其理论基础是他的价值和价值规律理论。孙冶方同志在谈论他的价值论的理论渊源和思想来源时曾指出:一方面,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是他的价值论的理论根据;另一方面,“我还有某些见解是接受自苏联经济学家索波里的。……但是我并不同意素波里的所有观点,即以价值论来说,我的思想比他的系统化多了。”为了研究孙冶方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我们需要弄清孙冶方和索波里价值论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6.
尊重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的遗言,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三月四日联合举行了“孙冶方同志经济理论讨论会”,会议由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社科院副院长孙怀仁同志主持。 孙怀仁同志说,孙冶方同志是模范共产党员,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在他近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一贯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唯上,不唯书,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7.
<正> 改革固定资产管理的主张,鲜明地体现了孙冶方经济理论的创造性。这不仅是有关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且涉及一系列的社会再生产原理,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里就初步学习孙冶方经济理论的体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孙冶方力主改革“复制古董、冻结技术进步”的设备管理制度,是符合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的。 孙冶方讲:“大概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给我们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技术设备)管理制度起了一个外号,称之为‘复制古董、冻结技术进步’的制度。”他指出:“我们现行的这套设备管理制度,是工业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我们有些同志一谈到工业现代化,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引进国外新技术,建设新工厂,很少想到旧企  相似文献   

8.
孙冶方同志关于国民经济平衡问题的理论观点,至今还没有文章评介。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孙冶方同志一直关注的领域。他不仅自己研究,而且在他就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领导职务后,他还于1958年亲自在所里筹建了国民经济平衡组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从孙冶方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看,他是在考虑国民经济平衡问题中遇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从而致力于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而在致力于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后,又把国民经济平衡问题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在他设计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三篇,即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中篇,  相似文献   

9.
读了孙冶方同志的文章《关于价值规律的内因论与外因论》(见《经济研究》1979年“价值规律讨论专辑”),很受启发。孙冶方同志的基本观点,本人赞同。他提出的内因论即产品价值规律,为认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的生产和交换,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根据。可惜论述没有充分展开。本人根据孙文的启发,结合自己的学习,作一试析。 在方法上,外因论者是从两种所有制之间的交换关系出发,来说明全民所有制内部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价值规律对之也起作用的。这样的论述方法,颇有缺陷。表  相似文献   

10.
孙冶方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及至“四人帮”倒台后,在周密调查研究和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去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和改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强调在计划经济中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提高利润指标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用资金价值量划分国家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的权限;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加强老企业的技术改造;等等。这些见解,对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怀着向冶方同志学习的心情,就冶方同志的有关体制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谈点认识,就教于经济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在理论界关于“人”的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了一种论点,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并且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这块胚胎的核心”,是决定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根据”,是衡量历史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也是“我们党现行经济政策如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成功的证明”,因而“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革命人道主义价值”。很显  相似文献   

12.
最近哲学界展开了“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争论,我们基本上同意项晴、沙人等同志对“合二而一”观点的批判的意见,我们认为“合二而一”的论点实际上是取消斗争融合矛盾的错误论点。这里不想多谈。现在着重对《人民日报》7月19日发表的姚伯茂同志的“浅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一文,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姚伯茂同志与其他同志指正。姚伯茂同志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一个新的关于两类矛盾的论点,即把矛盾分为“以斗争性为主”和“以同一性为主”的两种不同类型。在学术讨论中这种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精神虽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他的论点却是我们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13.
孙冶方同志一九七九年发表《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以后,我国经济学界的不少同志一直在讨论所有制的问题。时至今日,对所有制理论中的某些重要问题,认识之所以未能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阐述和掌握马克思关于所有制理论的全部论述和观点。例如,马克思关于单纯所有权、经济所有权和完全所有权的论述,就未曾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而马克思关于单纯所有权、经济所有权与完全所有权的论述是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所有制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就包含在这“三权”的论述之中。因此,只要弄懂马克思对“三权”的论述,现在一些处于争论中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4.
孙冶方是一位党龄很长的老同志,原名薛萼果。1923年他16岁,在无锡高小读书时,经张效良老师的介绍,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上海地委派董亦湘同志到无锡建党,孙冶方转为共产党员,被选为无锡市第一个党支部(共6人)书记。当时他正在无锡公益工商中学读书,这学校便成为党中央在无锡的联络点之一。孙冶方同志在无锡办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为我们留下的经济论著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弃旧图新,志在改革,积极寻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因而孙冶方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独立的、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和建议。正因为这样,学习和讨论孙冶方同志的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设想,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于凤村同志在“试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一文中,提出了两个重要论点:(1)“个人必要价值”与“公共必要价值”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矛盾;(2)“公共必要价值”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我认为这些论点是值得讨论的,特提出一些不同意见,与于凤村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部分,在列举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之后指出,这些主要论点曾被概括成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些左倾错误论点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我们认为,对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加以剖析,弄清它在理论上的错误之处,这对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痛苦经验,汲取深刻的教训,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经济研究》1980年第3期刊载的《试论按质论价的客观根据》一文中关于按质论价原则是以“商品质量的好坏,会调节市场价格在价值上下波动”为客观根据的论点发表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现实意义。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是在对自然经济论的批判中逐步形成的.理论基础是产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研究了资金的循环、周转.以求用最少的垫支资金取得最大的有用效果:研究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建立的基础,以求有计划的组织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供产销经济往来:研究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以求正确处理各核算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了各种流通的具体形式。孙冶方流通论提出要改变自上而下压指标的计划方法,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果。另外,他提出整个社会的流通规模要同进入流通过程的产品总量增长相适应,要按商业原则组织生产资料流通对发展社会主义流通、改革流通体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九月于无锡市举行的“孙冶方经济理论讨论会上,孙冶方同志的老战友、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国家计委顾问薛暮桥同志作了《孙冶方同志论价值规律》的学术报告。现将薛暮桥同志谈他和孙冶方同志对价值规律认识异同的内容摘要如下:一、价值规律的涵义:薛暮桥认为,价值规律就是指各种商品的价格必须符合于它的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量的规律,以保证各种商品能够以同样多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互相交换。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就是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运动的规律。对价值规律应同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联系起来研究。这种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消灭以后,自然就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