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两个妈妈的PK情景一:蒙蒙从出生到3岁上幼儿园之前,妈妈作为"全职太太",和姥姥一起精心照料着他的饮食起居。晚上睡觉时,一直都是妈妈哄蒙蒙,没有妈妈在,蒙蒙就不睡觉。为了防  相似文献   

2.
容蓉 《现代交际》2003,(3):41-42
吃掉对方给你的苹果 小刘和同学小李经人介绍去拜访一位仰慕已久的老师。到了老师家里,师母亲切地招呼他们吃水果,并热情地给他们一人拿了一个苹果。因是初次上门,小刘有点不好意思,所以再三推辞后接过水果放在桌角。热情的师母看了看他没说什么,不过却亲切地同礼貌地接过苹果就吃的小李聊起了家常。 其实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比如去朋友家做客,  相似文献   

3.
<正>从餐桌上,美国孩子学习到互相协作的精神,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默契,并且享受吃饭的乐趣。第一次在美国朋友家就餐,我惊呆了。朋友家一岁半的孩子,自己坐在餐椅上,从头到尾,自己吃完。尽管他拿勺子的动作还很笨拙,但是他不慌不忙的,一勺一勺地吃得很认真。掉在桌子上的饭粒,他很自然地用手捡起来吃掉。吃完时,他一边把围嘴解下来,一边说:"我吃完了!"父母把他抱下餐椅,  相似文献   

4.
辛娅 《老人天地》2008,(8):19-19
我10岁的时候第一次去游戏机房,很快就迷上了电子游戏。但没有钱。所以我偷了妈妈的钱,她两年里都没发现。一开始我只拿1块钱,1块钱可以打3次。后来我拿1块5,再是2块,慢慢地越拿越多,最后一次拿了100块。这下妈妈发现了,那以后爸妈开始每月给我零花钱。  相似文献   

5.
<正>儿子从小就知道,当他说出"妈妈,我想你"时,会得到妈妈温暖的拥抱和亲吻,而不是讥讽和嘲笑。这几天工作太忙,我将3岁的儿子送到他外婆家。晚上打电话时,儿子叽叽喳喳地向我汇报这几天的生活:家里的小狗很凶,外公总爱拿胡子扎人,外婆做的菜真好吃……最后,这个小男子汉压低了声音,一字一顿地说:"妈妈,我—想—你。"  相似文献   

6.
佚名 《伴侣(A版)》2011,(7):35-35
正真是不可理喻。12月份的时候,单位进行最后一批福利分房,先要交3万元。我们一下子还真拿不出来这么多钱。我不属于会存钱的那类人,平时的消费项目太多了,吃要好的用要好的,哪知道什么备用!那一天,我一筹莫展,背着妈妈小声地和先生商量办  相似文献   

7.
陶绍教  刷刷 《现代妇女》2005,(12):43-43
朋友的儿子明明已三岁多了,活泼乖巧,人见人爱。那天去他家做客,我将买来的苹果放在沙发前的小桌子上。明明主动去拿了一只给我,我边接边赞赏他:“谢谢明明,明明好乖。”明明更主动,又去拿了一个递给爷爷,爷爷却推让:“不用不用,你自己吃吧,爷爷自个儿拿。”明明转身递给奶奶,奶奶竟也拒绝:“乖乖仔自己吃,奶奶不饿。”明明犹豫一下,便跑进厨房递给正在炒菜的爸爸,爸爸谢过之后,也没接过苹果。明明不甘心,把希望寄托在了妈妈身上,谁知妈妈也如此,只是赞赏了一番,没接苹果。好一会,明明才从厨房里出来。热情儿没人领,他极为失望。见状,我赶紧…  相似文献   

8.
蒋英姿 《伴侣(A版)》2008,(12):38-39
正一电话铃声持续响了半分钟雷达都没有接,我便知道是谁打来的了。几步跨到客厅拿起话筒,果然是妈妈。她问我弟弟结婚的时候雷达会不会跟我一起回家。我拿眼扫了扫斜躺在沙发上的雷达,低了声说:"他会的。"妈妈马上开心起来:  相似文献   

9.
密友小王“跳槽”吃了大亏,悔恨不已:本来在原企业工作月薪3000元,哪知跳槽一次,月薪1000余元;再跳一次。月薪不足1000元。我们常常拿他取笑:你从“米槽”跳进了“糠槽”,原来“吃米”,现在“吃糠”。  相似文献   

10.
回家     
焦晓辉 《老年世界》2014,(13):21-21
他去敬老院看母亲。护工正在给母亲喂饭,母亲无精打采地吃了一口,朝前挥了一下手,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不吃!不要吃!不好吃!”护工手里的碗应声落地,地板上狼藉一片。护工叹口气回头拿簸箕,他正推门进来。护工告诉他,老太太这几天心情不好,不吃不喝,还总爱发脾气。他知道,母亲想他了。因为出差,他已有大半个月没来看母亲了。母亲看见他,立即安静下来,朝他招手,脸上笑意盈盈。他打开带给母亲的杂粮粥,蹲在母亲的轮椅旁一勺勺地喂她。母亲张大着嘴,像个听话的孩子,一口口认真地吃,不一会就把整碗粥吃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11.
<正>让家长没面子的孩子3岁半的瑞霓是个惹人喜爱的小姑娘。妈妈带她去楼下超市买东西,收银员阿姨逗她:"你妈不用付钱,留下做我闺女就行了!"瑞霓噘起嘴说"不",对人家怒目圆睁。阿姨继续逗她:"做我女儿,想吃啥自己拿,多  相似文献   

12.
★早上上班,发现自行车没气了,于是想叫妈妈推到门外打气,结果我说:“把我的轮胎推出去。”妈妈迷糊了,我笑着连忙改正,结果又说成:“帮我的汽车打点气。”★一次在厕所方便,没纸了,对老婆说:“把擦纸的屁股拿来。”★两个人斗嘴,旁边冒出来一个人说:“你们真是吃饱了事没饭做啊!”★同事和人争执,急了张口来一句:“你以为我吃饭长大的啊?”我一直纳闷他到底吃什么长大的。★边吃饭边看贴子,然后念给老婆听,笑死她了,于是她对我说:“吃完饭再看吧,不然脑子消化不良。”★一体育系学生上实习课时,很多教师听课,他太紧张,最后要解散队伍时,一…  相似文献   

13.
固执的恶果     
《伴侣(A版)》2013,(6):45
这是一宗意外。一个早上,妈妈正在厨房清洗早餐的碗碟。她有一个四岁的儿子,正自得其乐地在沙发上玩耍。不久之后,妈妈听到孩子的啼哭声。发生了什么事呢?妈妈还没有将手抹干,就冲向了客厅。原来,孩子仍坐在沙发上,但是,他的手却插进了放在茶几上的花樽里。花樽是上窄下阔的一款,所以,他的手伸了进去,却拿不出来。母亲用了不同的办法,想把卡着的手拿出来,但都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14.
开心课间     
《职业》2015,(9):23
回家一个外国人来中国不久,去饭店点菜,因为说不清楚,误点了100个小笼包。他吃呀吃呀,当然吃不完,但是他又不会说"打包"这个词,最后他对服务员说:我想和它们回家。拿钥匙寝室在6楼,我爬上楼后发现钥匙未带,于是下楼找宿管阿姨拿了钥匙,再爬上楼开门,再下楼还钥匙,再爬上来,发现门竟然又关上了!隔壁寝室一同学经过,说:"看你门没关,我帮你关了。"  相似文献   

15.
雅文 《伴侣(A版)》2011,(6):54-54
正一位婆婆对着邻居说:"我那个媳妇,好吃懒做,睡到中午,家事也不做,东西还让我儿子拿到房间递给她吃,真是太过份了。"后来邻居反问她:"你女儿嫁的还不错吧?"那位婆婆说:"是啊,过的很幸福呢,大家都对她很好,也不用她做家事,假日都到处去玩,也可以睡到中午,女婿还会煮东西送到房间给我女儿吃呢!"原来,同一个女儿在婆婆和妈妈那里的评价是如此不同,所以对待婆婆和妈妈是不一样的:一、顶妈妈的嘴,妈妈一下子就忘了;顶婆婆的嘴,婆婆一辈子牢记在心。二、妈妈切水果给你吃,顺其自然;你切水果给婆婆吃,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多年儿童读物编辑工作,其实真正理解儿童,还是在离休之后。我有个小外孙叫振振,自幼多病,一直在我家生活。带他去医院打针,他便模仿护士的样子,拿着一根牙签,给布娃娃“打针”。他一边操作一边嘟嚷:“你为什么不哭,是因为没有妈妈吗?打完外我带你去找妈妈。’看到这情景,我便琢磨起他的话来。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是最神圣的,是爱神。不是有这样一首歌吗?‘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棵苹……”这歌恰当地抒发了儿童的感情。“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柑我畜我,生我育我。”(峡经小雅·家刑)这是人世间最简单的真理。…  相似文献   

17.
林艺 《现代交际》2007,(1):62-63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一个听话的好女孩,却要离家出走;一个善良敦厚的父亲,却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我了解着其中的故事,慢慢地揭开了其中的谜题。她要离家出走前,联系上了我。我问她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她说她不想破坏妈妈的好婚姻。这是一个知道体贴的孩子,虽然她很小,虽然她的一些想法很幼稚。她的父亲去世五年后她妈妈才再婚,她妈妈为了生活吃了很多苦。继父是个很爱妈妈的人,从她们母女进了他的家,她就感到了妈妈的幸福和知足。  相似文献   

18.
2014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一个乡村女子成为年度感动人物。14岁的少年叮嘱主持人敬一丹说:“阿姨,把奖杯让我拿吧。”敬一丹问他:“孩子,你为什么要帮妈妈拿啊?”孩子回答:“我怕妈妈把手举起来疼。”  相似文献   

19.
<正>子女"不孝"的背后……我小时候,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8岁的男孩,因为回家没有饭吃,偷偷从家里拿了10元钱买东西吃,结果被父亲臭骂,后来还把这事告诉了老师。于是,男孩又被老师训斥了一顿,在全校近千名师生面前检讨。毋庸置疑,这给男孩的心理带来了巨大阴影,也让他和父亲的关系更疏离。这个男孩成绩从此一落千丈,动不动就逃课,更加遭到父母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聪明的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的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