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源起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彰显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应对危机的乏力。在批判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和新古典边际生产力论之要素贡献决定要素分配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思想及其分配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特定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性质及其剥削问题作了深刻剖析,也为科学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分配社会主义剩余产品的应得利益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建立以效率为目的的市场调节与以公平为目的的制度调节相结合的社会产品价值包括剩余产品价值的分配方式,是基于马克思剩余思想和分配理论的研究视角不断改善当前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边际主义是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和分配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这种三理论组成的模式为基础,从庸俗经济学中衍生出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抽象模式把经济关系从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用自然法则解释生产、分配和交换中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批判了这种模式。我们知道,边际主义在反对古典分配理论  相似文献   

3.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一书是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水岭,而价格机制理论则是马歇尔理论体系中的最大创新。马歇尔之后的新古典价格机制理论沿着由埃奇沃思、帕累托、希克斯、凯恩斯和萨缪尔逊等学者发展起来的“新古典综合”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新的经济理论丰富和充实了新古典价格机制理论的内涵,使其越来越具有现实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上 ,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2 0世纪 80年代 ,以罗森、贝克尔、杨小凯、博兰和黄有光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 ,借助超边际分析的方法 ,将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分工与专业化变为决策和均衡模型 ,而从中发展出新兴古典经济学这一全新的经济学思想。其对经济学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拟从对新兴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的角度来考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方法 ,及其对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在DS框架下,把广义运输成本和规模报酬递增原理纳入到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以后,空间经济学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便产生了诸多根本的差异。为廓清这种差异,本文从空间经济学对空间概念的不同理解,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以及空间经济学的历史沿革等方面,阐述了其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几个世纪以来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理论——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的变化为契入点,来探究主流经济学理论下国家职能的不断变化对公共教育发展与改革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过去,人们对于这一经济思想体系的研究过多地集中于价值与分配理论方面,而对于其资本理论则似乎重视得不够。实际上,关于资本问题的分析恰恰是新古典经济学中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本文拟从资本理论的角度来对新古典经济学作进一步的研讨与评析。一、新古典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其一般特点新古典经济学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作为边际革命的产儿诞生的。其时,西方经济学在经历了它的一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学演化的视角,分析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学研究主题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化历程,通过对新增长理论关于技术进步内生化处理的三种思路的分析,说明新增长理论仍然坚持一般均衡的主流经济学分析传统,而这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所带来非均衡增长特点是不相容的,说明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主题是对古典经济学的回归,但其基本研究框架仍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按时间顺序,把不同时期的西方哲学思潮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分为3个阶段。一是英国古典经验主义对古典经济学的影响;二是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三是证伪主义之后的科学哲学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指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进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西方经验主义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深刻影响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经世济民 以人为本——也谈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的研究可以而且应该运用数量分析的方法,但不能"数学化".我们研究经济学,必须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践,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得出新的结论.并把研究内容,由过去的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才是当代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追溯价值与价格理论争论的背景下发现,其一,将斯密价值理论的困境归结为劳动价值论二元论是有失偏颇的,这是对斯密的价值理论缺乏一种历史的视角所导致的错误认识;其二,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其实是一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只有当价值理论扩展到价格和收入分配领域,才能理解其内在的矛盾;其三,考察这种内在矛盾,发现所有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争论——斯密的价值悖论、李嘉图对不变价值尺度的寻求和马克思转型问题的困惑——的根本都是与相对价格与总量这对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整个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矛盾亦是根源于此。  相似文献   

12.
马歇尔时代的经济学尚能认识到,经济学既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又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但是,到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学派新古典经济学那里,经济学便成为解决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的学问,人在西方经济学中被简化为生产要素、价格要素。随着对经济学两大核心概念资本和财富的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包括大量的交叉科学的研究,尤其在科学前沿的复杂性科学和自组织理论的平台上,资本和财富概念均已超越了新古典经济学功利境界的狭隘视野。资本成为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道德资本、文化资本乃至社会资本的复杂网络;财富也包括物质财富、货币财富和能力财富等多种形式。长尾理论揭示的丰饶经济学指出,我们正在由被动消费者变为主动生产者,任何领域中的大多数生产者都是无偿贡献的业余者。"长尾"有望成为创造力的熔炉,新理念可以在这里融合和成长。今天,丰饶性正在以一种司空见惯的方式改变我们的世界;在未来,我们的文化将是以兴趣纽带为基础的广而杂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思想的若干历史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人力资本理论成为经济学主流的重要分支只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可是有关人力资本的思想却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演化过程。本文试图简要地考察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发展时期人力资本思想的孕育和发展过程,旨在为研究人力资本理论提供一种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与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古典经济学把人都假定为是自利的经济人.但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人性是利己的,而在<道德情操论>中又强调人性是利他的,这就是"斯密问题".对"斯密问题"的诠释推动了人性理论的发展.而持自利经济人观点的经济学家不断退让,说明人性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自利经济人不过是"物的依赖性社会"即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人性的表现而已.  相似文献   

15.
主流经济学在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形式与演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主流经济学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科学,它激励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挥霍与耗竭.由于这种理论的盲目实践造成了许多地区的资源枯竭、环境失衡.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分析,主流经济学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产生这种局限性的原因是过去相当长的时间人类没有把自然环境问题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6.
法经济学是一种全新的法学分析框架和理解系统,以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法律的经济分析是目前法经济学的主流分析范式.法经济学主流分析范式将经济分析方法引入对法律问题的分析,丰富了法学的研究方法,但在做出贡献的同时,主流法经济学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批判与质疑.因此,在对主流法经济学反思的基础上,应对其做出修正与拓展.从现实主义视角出发,法经济学主流范式应从思维方式、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假设前提、价值观等方面做出修正与拓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特色经济与新产业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色经济与新产业区理论由于其相当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这一区域经济概念是和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密切相关的,其传统的经济学基础基本上是建立在研究资源配置的新古典经济学上的.对于因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产生的报酬递增和产业区的产生发展的演化过程,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力并不强,而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却能很好地应用到特色经济与新产业区理论中.对两种理论的深入分析,说明以新兴古典经济学为基础建立新产业区的经济学理论支撑体系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古典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考察了劳动分工、流通费用与流通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流通商是流通效率充分改进所导致的分工演进的产物,流通产业的演进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是社会分工与流通效率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西方流通理论的相关研究多受美国制度经济学的影响,并随着它的兴衰而浮沉。新古典经济学成为学术主流后,制度经济学被边缘化,流通理论的发展也日渐式微。我国流通理论之所以陷入贫困也与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冲击有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古典经济学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而非主流经济学更加活跃。非主流经济学重视对商品流通过程的研究,因而为流通经济学的复兴创造了历史机遇。由于西方的流通理论已经演变为宏观营销学,文章还分析了制度经济学等非主流经济学的兴起对西方宏观营销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制度经济学是七十年代在西方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学派,它以科斯提出“交易费用”理论为起点、以各类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是对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的复归,同时又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形成了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