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已经成为重要基础和先要条件.通过调查绍兴市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而对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作分析,以期充分发挥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群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公众已经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但同时,也存在参与的主动性不强、参与途径不畅、参与机制不健全、参与层次不高等诸多问题。为了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需要采取培养公众生态主体意识、拓宽参与渠道、健全相关制度、激发社会组织作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推进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所需面对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史无前例,矛盾风险挑战之多亦空前未见。俗语言:"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家四靠糟了糕。"生态文明建设是属于全中华民族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事业,公众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实现的基本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公众,依靠公众。因此,就新形势下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从政府主导到政府、公众协同治理的转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在全球化背景下解决当代问题的意义。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破坏性的深刻批判,在实践基础上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内核;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存在意义的分析,为构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方向性指引。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引导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彰显了我国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成熟和进步,是解决我国目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族发展、国家未来以及公民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和全面配合。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除了宏观层面要发挥政府的指导性作用和社会的协调性作用外,微观层面还需充分调动公众的参与作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能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和辅助作用,还有利于维护公众生态利益,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但是,我国公众参与制度正逐渐陷入困境,法律上的缺失是导致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的重要因素。就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而言,在公众知情权、参与决策权、救济机制、参与意识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要为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提供法律保障,可以通过“生态文明”入宪与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完善公众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健全公众参与救济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法制意识等措施,促使公众合法、积极、有序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相似文献   

6.
从参与行政决策的含义和价值入手,分析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法律依据和实践,指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公众参与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为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程度不高且法律保障不力,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领域有限且介入时间较晚. 提出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法律路径,即明确公众参与制定行政决策的合法地位和公众参与实施行政决策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惠及我们每个人以及子孙后代的公共物品,我国党和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努力推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这样的伟大进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十九大均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出台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但公众的参与程度与许多因素有关。在积极发动和鼓励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可发挥新媒体协商平台的作用,提高新媒体的回应能力,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公众应借助新媒体互动平台的功能,进一步提升生态意识,践行生态行为,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环保组织要发挥新媒体的聚焦作用,推动环保组织的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9.
善治是近现代民主治理模式下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它强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与良性互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一场全民参与建设的高级文明形态。依据善治理论建设我国生态文明,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走向健康、良性、规范、可持续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境法治发展40年,也是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发展和建设的40年。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建设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由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构成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权利体系和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规则。总结经验,公众参与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公民环境权利的题中之义,是提升环境决策质量的重要保障,是调动公众环保力量的必然路径。面向未来,广义层面的公众参与应当注重提升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狭义层面的公众参与应当通过完善主体界定、推动信息流动、推进协商参与和加强社会监督等实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从管理科学角度来讲,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而公众参与决策恰是确保决策民主性、科学性的关键。在生态辽宁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决策机制,完善决策方案,规范决策程序,注重决策主体思想方法的科学性,是发展我省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之必须。公众参与生态科学决策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前端论证参与机制;二是中端决策参与机制;三是终端评估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公众参与是建设生态辽宁整体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参与生态综合考评关系到有关部门和有关干部的生态绩效,为公众参与生态建设提供了导向作用。公众参与的生态综合考评是一个操作复杂的运作体系,必须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在公众参与的前提下明确生态综合考评的目标、对象及考评指标,合理设计生态综合考评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及相关部门、相关干部、相关企业的生态综合考评要各有侧重,使各个被考评部门都能够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推进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改善了中国的面貌。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之后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它将指导我们从发展工业文明走向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当今世界的历史性变革为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抓住并运用好这个战略机遇,创新社会发展模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用生态文明点燃人类新文明之光,以生态文明引领世界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并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对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大力培育居民的生态文明素质,树立起居民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普及科普知识,才能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千家万户,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融。  相似文献   

15.
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危机呼唤全球视野下的去西方中心主义跨学科理论创新。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环境正义观提供了切中环境问题根源和解决路径的理论视野,也打开了从全球高度和中国本土立场认识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的新窗口。从这两个理论视野审视,被视为环境治理成功经验的西方公众参与机制,存在明显的时空层面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在资本主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变相推动了其他国家的环境非正义。反观中国,历史上农耕文明在生态方面留下了丰富遗产,现实中农民和少数民族群众表现出超越监督和谏言的带有朴素生态主义认知的自发性、原创性的参与和实践。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生命的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论创新更是中国对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理论贡献,表现出中国对人类未来发展正确路径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的阐述,论述了森林城市建设是重庆市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以及重庆市弘扬生态文化、提升精气神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流域生态补偿中存在广泛的利益冲突,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利益平衡机制具有迫切的现实性,公众参与在流域生态补偿利益平衡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存在严重的法律障碍。应通过完善环境公众参与制度和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制度实现流域生态补偿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20.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开展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从生态环境现状的宣传与教育、环境保护基本常识和生态科学规律的普及、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和生态文明道德的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