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子语类辑略》含介词标记差比句甸式丰富.有介词标记“于”“如”“似”“比”.各句式使用范围和频率的不同,反映了《朱子语类辑略》差比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傣泐语差比句的典型语序为"比较主体+比较结果 +比较标记+比较基准",结构要素并不总是都出现。西双版纳傣泐语差比句的否定式存在两种形式,含差比标记的否定和固有结构的否定。本语的比较标记l55与傣语其它方言的比较标记没有同源关系,由方位义语法化而来。西双版纳傣泐语受汉语影响较小,并没有像傣语其它方言一样,有借自汉语的"比"来表示差比,因此,语序也相对单一,更符合SVO语言差比句的共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而完整的历史著作。它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和《春秋》相当,同起于公元前722年,止于公元前453年。它在文学上和语言上有较大成就。现在仅就其语言方面“其”作语气词的用法,归类分述。一、“其”表示反诘语气反诘语气也叫反问语气,一般通过反诘句形式表现。反诘句是无疑而问,用问句的形式,表示肯定或否定,并不一定要求回答,字面上是肯定的,意思正好是否定,字面上是否  相似文献   

4.
形比句是比较句的一个类别,指谓语是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的比较句.从调查的语料来看,东汉至宋时,差比类形比句句式的肯定形式主要有八种类型:XA焉、XA於Y、XA于Y、XA乎Y、XA如Y、XA似Y、X比YA、X比似YA.否定形式主要有七种类型:X无以A于Y、X未必A于Y、X非A乎Y、X不比YA、X不如YA、X不似YA.否定形式的用量要远远小于肯定形式.肯定形式中,"X比YA"型句式最终成为汉语差比类形比句的主要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元曲选》中60篇杂剧的考察,将差比句式分为肯定式、否定式和疑问式进行静态分析,兼作纵向比较。同时试着探讨了“(x)W/如y”式的歧义倾向,以及“x不比y”和“x怎比(得)y”式的双义性特征,结合W、x、y成分在“(x)W似/如y”和“(x)比yW”两式中的互补性分布,试析了差比句式发展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6.
拉祜语差比句的肯定式有单标记和双重标记两种标注方式,否定式直接否定比较结果。从历史发展看,拉祜语差比句的比较标记是"自源标记",有两个来源。一是由方位词语法化而来,另一是由程度副词语法化而来。二者能共现在同一差比句中,相互间存在互补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7.
形比句是比较句的一个类别,指谓语是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的比较句。从调查的语料来看,东汉至宋这一阶段,相似比类形比句句式的肯定形式主要有九种类型:X与YA、X如YA、X似YA、X似Y样A、XA如Y、XA若Y、XA似Y、XA如似Y、X比YA,否定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X不与YA、X与Y不A,否定形式的用量要远远小于肯定形式。肯定形式中,XA如Y型句式的用量和使用比例最大,其他几种多见于唐宋时期。  相似文献   

8.
形比句是比较句的一个类别,指谓语是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的比较句。从调查的语料来看,东汉至宋时,异同比类形比句句式的肯定形式主要有5种类型:X与YA、XA於Y、XA于Y、XA乎Y、X和YA,其中,"X与YA"型句式的用量和使用比例最大。否定形式主要有10种类型:X不与YA、X无与YA、X与Y不A、X与Y无A、X与Y无以A、X如Y无A、X不A于Y、X似Y不A、X似Y无A、X比Y不A,其中,"X与Y不A"型句式的用量和使用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9.
及比句是表示比较主体在比较参量上达到或略微超出比较基准的比较结构,"达到或略微超出"两种意义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同于平比、极比和差比的切分方式,是一种意义较为独特的比较类型,主要分布于东北亚。河南上蔡方言的及比句使用频率较高,其及比标记有"撵上""赶上""朝(住)""聑[thi53](住)""扛(住)""抵(住)""顶(住)"等,数量繁多且富有特色,形成了一个显赫的语法语义范畴。这些比较标记的语源义有达到、抗衡和贴近三种,可以追溯到中古汉语;其语法结构形式可以追溯到上古和中古的差比句。汉语方言及比标记词以上蔡为最多,周边县市依次减少,外省仅见于山东、山西和四川。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9,(2):39-45
李绿园《歧路灯》研究百年,以与《儒林外史》《红楼梦》比较确定其在文学史上的位次即"排位",曾一时为学术讨论的热点。先后出现"超《红》胜《儒》""平《红》超《儒》""鼎足而三""逊《红》越《儒》""逊《红》平《儒》""远逊《红》《儒》"六说。这种"排位"有一定必然性;诸说也各有所据,讨论之无果即是结果;而且归根结底,《歧路灯》的排位不由讨论议决,而将经由"历史的筛选"注定。《歧路灯》与《儒林外史》《红楼梦》是可比的,已如诸说;又是不可比和不必比的,即李绿园《歧路灯》是中国古代小说独品一流之作。  相似文献   

11.
程度副词与比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中程度量的标记词。根据对“比”字句及特指问句的适应能力 ,程度副词可分为三类 :主要用于程度比较的“更”类、程度确认的“很”类以及兼具二者特点的“最”类。“很”类程度副词所依据的常识标准或心理标准在句法上无须出现 ,这是它们的无标记用法 ;此类程度副词也可以出现于某些有明确比较对象的比较结构中 ,这是它们的有标记用法。程度副词的历时发展表明 ,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的区分并非历来如此 ,《红楼梦》中“最”与“极”功能的相通性 ,正反映了历史上这两个程度副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元末明初,瑞安高明著《琵琶记》,得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赞许,说:"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琵琶记》如山珍海错,富贵家不可无"。该剧自问世之后就风行海内,甚至达到了"几半天下"的盛况,明人胡应麟记载说"每奏一剧,穷夕彻旦"。此剧经过改编,长期流传在各地舞台,至今活跃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成为温州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为什么?本文试作解读。  相似文献   

13.
日本古代军记物语具有浓厚的"史论"特色,其立论依据主要是《尚书》《史记》《帝范》《白氏文集》等类汉籍,从语言、意象、主题等角度皆可看到汉籍的影响。这些影响从形式上表现为对源自汉籍的故事、诗文、人名、地名、典故等的引用及改变。这些内容有的是直接译自汉籍,有的则是引自日本古人对汉籍的阐释性著述,如《和汉朗咏注》《唐物语》等。军记创作者将这些汉籍因素分解后融入主线故事叙述中,以阐述"天下兴亡之理""大义名分之论""忠君爱民之道"等主题思想。汉籍因素极大地丰富了军记物语的思想内涵,也在特殊的文化语境下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14.
《胜鬘经》作为弘扬如来藏思想的代表性经典,在晋宋之际中国佛教从般若学向涅槃学转向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朝佛教界对《胜鬘经》的注疏和讲说极一时之盛,《胜鬘经》的思想成为南朝佛教思想展开的重要契机。如在南朝佛教的判教说中,"不定教"的提出就与《胜鬘经》相关;而对《胜鬘经》中的"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的阐释深化了南朝佛教思想家对"如来藏"和"佛性"的认识;《胜鬘经》的"一乘"说构成南朝佛教"一乘"思想的重要环节。可以说,《胜鬘经》为南朝佛教乃至整个佛教的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裘锡圭先生根据甲骨文"叀"与"惟"相关为用的文例,认为《尚书·君奭》篇"予不惠,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中"惠"与"惟"二字都是虚词。事实上,以"予不惟""予不惠""予不允"所领起的文句在今文《尚书》的多篇文诰中反复出现,下接"多诰"或"若兹多诰"或"惟若兹诰",无一例外地都是出现在一段谈话之后,具有总结与归纳的意味。"予不惟""予不惠""予不允"都是古人谈话时表示自谦的插入语。《君奭》篇"予不惠,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中"惠"和"惟",前者为实词,后者为虚词,与甲骨文"惠""惟"二字作为虚词相对而用的句式和文意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6.
"乞"字被动句是近代汉语中的特殊被动句式,前辈时贤多有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近代汉语"乞"字被动句在发展演变上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与《水浒传》《金瓶梅词话》《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吃""盙"相同的来源,即"乞"是"吃"的同音借字;一条是与明本潮州戏文和现代汉语方言中被动标记词"乞"相同的来源,即"给予"义动词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7.
《全宋词》中涉及对琵琶妓乐的赋咏和描写的词作多达二百五十余篇,除了一般性地描写"琵琶"这一音乐意象之外,还有大量作品是专门赋咏琵琶乐与琵琶妓的。宋词对琵琶音乐的描写主要包括琵琶乐器和琵琶乐曲两大部分,对琵琶乐器的描写往往突显最精美最典型的局部特征,如弦槽、弹拨、弦索和琵琶上的图案,精美而香艳;对琵琶乐曲的描写,分全篇描写和部分描写两种类型,多是调动丰富的联想,通过生动的比喻来加以展现,以苏轼、辛弃疾、晁补之、曾觌等人的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祖堂集》中"有"起首的"有NP+VP"句出现频率较高。"有NP+VP"句来源于上古汉语,在汉译佛经中,出现了句首"有"引导的被动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NP+VP"句式结构渐趋复杂。从篇章角度来看,句首"有"引进新实体,是潜在的话题标记,其作用是引出话题,组成话题链,展开篇章。  相似文献   

19.
话“鼠”     
尖嘴、利齿、弓背、短腿、长尾,身旁还有吃剩的食物残渣。这个象形的"鼠"字多么惟妙惟肖啊!老鼠不劳动,却常偷吃,你看它身边还有吃剩的呢,所以"鼠"字常含贬义,如"鼠辈""鼠目寸光""獐头鼠目"等。鼠不专心。《荀子·劝学》中记载了一种老鼠——能飞不能上  相似文献   

20.
"你说你"分布在"X+‘你说你’+(Y)"语境中,X表示言语交际中听话人实施的动作或发出的话语,Y表示说话人对X的认识、评价或要求;说话人的主观态度Y是对听话人X的负面评价。"你说你"具有话语提示、话题转接和话题评述三种话语功能,话题评述即"你说你"标示说话人对听话人言行的否定和责怪是其核心功能。"你说你"的形成经历了从"截断块"到"认知情态结构体"再到"话语标记"的过程,是词汇化、语法化和主观化交互作用的结果。"你说"、负面评价和人称代词"你"等是"你说你"形成和产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