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从科普英语的语言、语境和作者—读者关系所体现的人际情感意义出发,使用Systemic Coder统计工具分析百篇英语科普短文,说明科普英语也大量使用评价资源,几乎用到了评价理论全部的评价资源范畴,情态、鉴赏和语势资源也同样频繁使用,直接证明了科普英语表达人际情感和态度意义,体现作者与读者的协商和对话。  相似文献   

2.
情感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抽象的和难以用实证来研究的理论之一。鉴于此,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神经语言学三方面对情感隐喻体验基础理据的探究发现: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研究认知语言学里的情感隐喻理论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拓宽了情感隐喻研究的视野;同时也验证了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与体认性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3.
李国强  金环 《九江学院学报》2008,27(3):113-115,118
本文针对课程改革多年来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调数学教学需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真正落实"三维目标"。文章从情感与认知的关系、人本主义、脑科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实施"数学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并给出了八条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的情感研究多以英语态度系统的研究为焦点,关于态度级差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该研究主要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采用语料库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级差类型、级差形式和级差性质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汉语级差在汉语情感表达中的分布特点.研究表明:孤立式、强化型、过程性级差是汉语情感话语中的典型性级差范畴;融合式级差和量化型级差的应用情况次之;重复式级差和聚焦型级差的运用则最少.另外,态度性和非态度性词汇的“级差化”现象均有利于汉语情感语篇的情感表达.该研究将为汉语新一代语义网的研究奠定坚实的语义资源基础,并可为当前的汉语情感计算提供一种更加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教育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更是难题中的难题。目前国内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体系研究滞后,使得教师在评价中无所适从,学生语文素养严重失衡。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体系,在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欲望从古到今都是哲学、伦理学等关注的重点情感。从符号叙述学的角度看,欲望是情感的一种,其叙述模态是"肯定主体做"。欲望本无善恶,却成为情感善恶争执的焦点。欲望按对象可以分为身体性欲望、物质性欲望、情感性欲望和符号性欲望四大类。欲望的反向情感是恐惧。古代社会和思想的建构以恐惧为核心,所以刹车过多而发展缓慢;现代社会和思想的建构以欲望及其组合情感为核心,所以动力十足而发展迅速。现代社会和思想在赋予欲望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同时,仍然应该保持适当的恐惧感和敬畏感。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从中西哲学比较的角度来理解康德哲学的意义.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康德哲学为中西哲学的比较提供了一个基点--这即是对情感问题的研究.二、通过情感问题与自然、自由领域的关联,康德哲学向我们展示了,"纯粹理性"作为抽象化思维之结果,不能未经分析地用来解释中国哲学.三、通过对作为情感之基础共通感的阐发,康德哲学展示了面对生活世界的不同态度,从而,作为面向生活世界的西方哲学仍然显示出其根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由马丁创立发展的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扩展,包括态度、介入和分级。其中,态度包括情感、判定和鉴别。在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在向目的语读者传递源语态度意义信息时会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态度意义的对等传递,对原文的态度意义有所取舍,正面直接表达源语文本的态度意义等。  相似文献   

9.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是在法度恢弘、书法家辈出的辉煌时代中撰写出来的,它站在历史的高峰和时代的前沿去观照书法,打破唐代初期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和官场行文注重法度而失去灵气的书法教育模式,率先提出以情感因素为核心的书法教育学说,系统地阐述了书法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审美的观念和意趣、创作的主体与客体等方面的情感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0.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本文从《21CN新闻网》上抽选了2篇事务新闻与2篇娱乐新闻,应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理论对其进行了态度意义资源的数据对比分析。与前者相比,后者标题的态度意义丰富,正文情感意义所占全文的比例较高,显性判定意义的语言资源多来自于作者本身。另外,后者的情感意义多以间接方式表达,判定意义多为隐性。  相似文献   

11.
学习者情感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和态度,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智能时代,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学习者情感分析提供了新契机,有助于实现智能化情感识别与干预。在理论方面,学习者情感分析的理论模型经历了从情感分类模型到情感维度模型的发展,体现了对情感的认识从离散到连续的转变;在实践应用方面,实现了从学习者情感状态智能识别到情感个性化反馈与干预,进而提供智慧情感支持服务。随着智能化情感分析逐步从教育研究走向开放实践,通过精准化诊断、过程性评价以及个性化建档,可以为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过程及助力教学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情感转向”是近年来在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领域广泛谈论的话题,传统的艺术理论同样在“情感转向”下发生变化。首先,艺术理论的“情感转向”挑战了艺术的“意义表征”体系,使经典艺术理论发生了转向;其次,因为“情感转向”关注身体,所以它在以“意义表征”为核心的经典艺术理论话语范式转向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以“身体感知”为核心的艺术情感理论话语范式的新变。再次,“情感转向”所形成的艺术情感理论从“元政治”角度重新定义“感性”的政治内涵,揭示了当代艺术与社会或美学与政治的新关系,构建了批判理论时代之后的“艺术-社会”观,为“后批判”时代的艺术批评提供了有别于批判理论的另类视角。  相似文献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物理课程三维目标之一,其目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深层次的目标。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职业院校物理教学理念和评价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职业院校物理教学中重知识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这违背了物理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其后果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职业院校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情感因素是外语学习中的重要因素。根据情感过滤假说,情感主要在焦虑、自信心、学习动机等三个方面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情感过滤假说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中如何具体运用这一理论来降低学习者情感过滤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其听力技能。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汉语网络新闻评论文档在情感表达上的特性,基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采用语义标注方法,试图从多角度揭示汉语情感语义表达的参数特征。研究发现汉语情感语义的表达呈现多参数性特征。该情感语料库不仅可为目前汉语情感计算提供结构性情感语义资源、方便机器学习、利于观点抽取和整合工作,还将会为现有计算机和语言学领域的汉语情感标注提供一种多参数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进行评价,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情感评价的重点应围绕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方面.本文介绍的三套不同的纸笔情感诊断评价对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学是在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交流过程中进行的,师生的情感因素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为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必须重视解决目前依然存在的片面强调知识传授而忽略情感培养 的问题。文章研究运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引经据典,列举分析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感因素,论述评价课堂教学诸环节中教师和学生情感态度的相互影响及其作用,进而 提出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实施情感教学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蒙培元、李泽厚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学者认为,道德理性主体不仅存在压制情感的现实弊病,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缺乏实质内容的抽象概念,因而存在着脱离现实世界的本体论缺陷。为此,他们提出了各自的情感主体理论予以矫正。其中,李泽厚提出的“情本体”立足“历史人类学本体论”,确立了情理调配的经验性心理情感的本体地位;蒙培元构建的“情感儒学”以弘扬儒家道德价值的实存意义为目的,确立了寓理于情的先验性真情实感的本体地位。然而,这两个思想进路不同的情感主体理论仍然是一种主体哲学的论说,因此,无法有效摆脱主体哲学的普遍困限。尽管如此,蒙培元、李泽厚的情感主体理论蕴含的生存论意味也预示着新的理论可能,这正在成为当前中国哲学主体观念重建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对《生存故事:50位农民工访谈实录》中的4篇访谈实录进行了态度分析。评价理论扩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意义,共包含三个子系统: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文中采用态度系统,从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方面对评价性话语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新老两代农民工间的差异、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关注的根本问题,希望能为解决...  相似文献   

20.
涂尔干的消极情感理论触及了情感人类学的根本议题,即个体情感和集体情感的关系问题,同时铺陈出情感人类学的核心议题,即个体情感如何对抗集体情感的问题。柏格森的积极情感化解了这类二元论问题,有利于我们重新思考情感人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