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哲学在其历史发展中发生从爱智慧向爱知识的转变,促使哲学从形而上的超越追求演变为形而上学理论体系。哲学经历古希腊哲学对确定性的实体阐释;近代哲学对确定性的知识论阐释;现代哲学对确定性的多视角阐释,形成西方哲学从知识论出发对确定性的执著追求。这种对确定性的执著追求突出强调哲学的确定性追求,却忽视对哲学确定性的时代性的反思,导致其哲学理论只有知识论的肯定的维度,而忽视了哲学的超越的维度。  相似文献   

2.
《论确定性》是维特根斯坦晚年一部未完成的著作,对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做出了系统思考,在当代哲学中引起了广泛深入讨论,但在各种不同视野中也带来了许多误解。这里试图根据全书的四部分内容,提出一种温和的解释,即维特根斯坦是把确定性与怀疑相对立,而不是与不确定性相对立,认为确定性表明了不可怀疑,这与基本经验事实有关,而与我们的知识和信念无关,唯有知识和信念才会存在不确定的问题。不确定性不是维特根斯坦想要拒绝的东西,而是他试图在某些信念中安定下来的东西。他承认知识的不确定性,并建议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这种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在我们的语言游戏中被实例化。通过与实用主义、克尔凯郭尔以及当代神经科学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维特根斯坦关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思想,并不会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而改变。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是一个十分自然的倾向,在其哲学表现上,我们可以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那里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一点.在中世纪,上帝被看做确定性的最后归宿.在十七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认识论的转向,出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尽管二者之间有种种的不同,但它们对知识都持一种基础论的看法认为知识有一确定的基础.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关于实践的思想中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维特根斯坦对怀疑论的批评,指出怀疑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形式,与任何认识一样都具有经验的确定性。这就是说,确定性是怀疑的天然部分;不容怀疑性是怀疑的基础。据此,维特根斯坦讨论了怀疑论产生的心理根源,指出它源自哲学家们对于知识之确定性的形而上学想象,然而他认为甚至数学和逻辑都不高于日常知识的确定性。本文还指出,不应把维特根斯坦的"经验"概念置于主观或客观的二元决断框架之中。诚然,确定性是一种信念,是主观的,然而它又是某种生活形式。因此,本文认为维特根斯坦从生活形式和语言游戏的相关性角度给出了超越主客观传统架构的知识论路径。  相似文献   

5.
关于知识本质的探索,一直是哲学界尤其是知识哲学所争论的焦点之一。西方哲学对知识本质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果,因此,我们以西方哲学为例来探究知识本质的发展过程以及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哲学家们对知识本质的认识,从而为知识本质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为了保证法律的权威性和整体性,法律的确定性历来都是法律人追求的目标.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法律语言存在模糊性,模糊性贯穿于法律活动的整个过程,而司法结果则是不容含糊的确定性结论,因此,探析法律语言如何实现法律确定性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并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君主专制绝对确定性的追求使韩非将政治的希望最终全部寄托在专制君主的专断和“圣明”之上,其法、术、势思想与此密切相关。中国君主专制政治的苛酷专断及与之相一致的人的工具化、手段化。在某种程度上正是韩非思想的现实结果。  相似文献   

9.
大陆法系的传统理论认为确定性是法律的最高价值目标,但是法律实践的经验却表明由于受到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法律的漏洞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等因素的影响,绝对确定的法律既不存在,也无法实现司法公正的,因此笔者认为法律解释是弥合追求法律确定性和实现司法公正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法律的确定性是法治的规则之治的必然要求,但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复杂程序的产物。文章以许霆案为例,说明了现代社会给法律的确定性提出了挑战,指出了法律不确定性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了现代社会如何寻求相对的法律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视域内,知识观呈现出复杂、多元的趋势,概括其实质体现出强烈的非确定性和一定的主观性。不论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抑或是针对其理论困境而发生的实践转向,都体现出一定的非确定性意味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法律的意义蕴涵于事物的法的规定性和主体的法的需求之中,法律规定了人类之间及其与对象之间关系的全部意义。法律的实体意义与本体意义既互相联系又有质的区别,而法律的象征意义则是本体意义的派生物。在对话商谈中发现法律的意义是诠释学法学的一种认知方法,这种方法导致不确定性意义成为法律解释的认知常态。法律的实践法则要求法律解释是对确定性意义的追求,这是诠释学法学在方法论上必须直面的挑战。诠释学法学对法律的意义追问徘徊于过程中的认知非确定性和目标中的认知确定性之间,"诠释法律的公理性趋向"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诠释学法学自身存在的方法论缺陷。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的主要对象。教学内容的有效确定是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说明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却缺乏有效的标尺。在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不明晰、教学内容偏离课标和学情等情况。从"说明文应该教什么"这一问题入手,探讨说明文教学内容的有效确定,对提高说明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哲学不仅具有为人的发展提供理论导向的任务,而且承载着为人的生活提供确定性根基的理论使命。马克思哲学从现实个人出发,探讨哲学理论的历史确定性基础,反对传统哲学对绝对确定性的抽象追求,用辩证思维方式克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内在缺陷,阐释哲学的确定性追求与超越追求的辩证关系,在历史视域下继承和发展西方哲学对确定性的执着追求的理论传统,为人的生活提供具有时代特征的确定性根基。  相似文献   

15.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起源".本文将首先说明黑格尔为什么要以"感性确定性"作为<现象学>的开端;其次,我们将阐明黑格尔本人对"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分析过程;最后,我们将指出黑格尔在此处用语言瓦解感性确定性时所犯的错误,并就此提出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法律确定性论题关心法律争议有无唯一正解。随着古典法治在司法实践中遇到挑战,法律确定性的内涵与法治理念一同经历了深刻的嬗变。哈贝马斯提出新型的协商民主以及程序主义的法律确定性,以解决法律裁判确定性与正确性之间潜在的张力。当代法律方法论则致力于建构法律确定性的理论模型,寻求其司法实现的通途。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于中国古代法是否具有确定性一直争论颇多。一般书本中往往将儒家和法家的论争归结为人治与法治或曰礼治与法治之争。然而礼法之争中,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都非现代语意上的礼制与法制,更不可能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此文旨在从儒家经典中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的阐述为出发点,讨论孔子对法律的确定性的认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确定性的终结,个体自由不仅是至高无上的价值观,而且也是个体无法逃避的命运。然而,我们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却失去了安全感;世界被感知为极其不确定的、不可控制的和令人可怕的。个体自由需要集体/社会的保护,但是,我们决不应“为了社会的目的”而牺牲个体自由。   相似文献   

19.
语言哲学为法律的研究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从日常语词分析入手,哈特探讨了法律概念的"空缺结构",强调法律语词的"意思中心"和"边缘地带",从而推导出法官自由裁量权。哈特的自由裁量权理论的实质就是语言:从语言出发,确立法律规则;在语言之中,探求法律的不确定性;最后在语言之中找到法官自由裁量权。哈特的法官自由裁量权理论对法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代哲学区别于古希腊哲学的关键之点在于对知识的探求由外在确定性向内在确定性的转向。笛卡尔以“我思”的无可怀疑性和自明性叩响了近代哲学之门。西方哲学自此开始了以主体的内在确定性建构知识的理路,洛克、休谟、康德、费希特都是徜徉在这条自我知识之路上的,他们分别建构了自己的知识形而上学观,黑格尔则站在更高的基点上,以逻辑与历史相同一的气魄终结了近代的知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