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汉语对世界强势语英语的影响越来越大,进入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也不断增多.本文研究了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地域和语源特征,分析了汉语借词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2.
英语对汉语文本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表现在英语单词和词组以音译的形式进入汉语文本、英语中的表达以纯英语形式直接进入汉语文本、汉语文本中同时出现英语和汉语表达、基于汉语而形成的英语表达以音译的形式进入汉语文本、英语中的构句习惯和语法习惯对汉语文本造成影响等方面。英语言文化的强势地位、因追求时尚而形成的从众心理、对跨文化交流的错误解读、因缺乏自信心而产生的模仿心理、互联网的普及等是造成这种影响的重要原因。英语影响汉语还在不断继续和深入,正视汉语的流变并正确引导,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汉语负迁移时英语表达的缺失和重叠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语学习中,受汉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将汉语的语言结构迁移到英 语表达中来,影响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这种负迁移现象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汉语影响下英 语表达的缺失和重叠是两个重要的体现。缺失指的是受汉语影响英语中的标志词、主语、系动词be 及汉语隐含意义等的表达缺失,重叠指的是受汉语影响英语中话语、关联结构及其他语义词义概念 的重复表达。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三篇语料的统计分析后发现,英汉互译在涉及反译问题时可能出现的趋势为:汉语偏重于否定表达,英语偏重于肯定表达.通过分析,发现其潜在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汉语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汇匮乏和英语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非否定词汇富足;追求风格一致的需要;以及英语的求静性与汉语的求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英汉复合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法(composition)是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最主要的构词手段之一。用复合法构造的词称为复合词(compounds)。复合词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结构类型越来越多,已成为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发展的一种趋势。英汉复合词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又在许多方面迥然各异。无论从词汇学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帮助理解、记忆和正确使用词汇的角度,对英汉复合词进行比较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在这方面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数量大,种类多。中国的饮食、丝绸、陶瓷、传统文化及独特的风俗习惯对英语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在英语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但同时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生存状态也不尽相同。随着中国文化影响的日益扩大,世界文化的不同融合,新的汉语借词会不断地出现,而另外一些汉语借词则会从英语中消失。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汉译英或英译汉时,往往受原文句型的影响,比如说,汉语是陈述句,英语就译为陈述句,汉语是疑问句,英语就译为疑问句,反之亦然。单从翻译的灵活性方面来说,在翻译过程中,多考虑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能更好地表达彼此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对宇宙感知的角度不同,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文化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异。汉语因受汉文化整体式思维的影响,允许模糊性表达。汉语的这种特征并不影响用汉语沟通。但是,如果中国学生用英语交流时无意识地使用整体式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便是误导。而一般说来,模糊与笼统在英语表达中是应该避免的。通过分析汉英语言文化中的模糊、精确现象,可以探究影响中国学生用英语准确表达的相关因素,寻求改进目前英语教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对学生掌握英语词法、语法、句法等能力的综合测试.因表达的思想多而复杂,掌握的表达手段少而不熟练,中国学生英文写作常出现中式英语(Chinglish)问题.本文拟着重谈谈Chinglish出现的原因及克服方法.大学英语写作要求学生能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无重大语法错误.它是直接用英语表达思想,不应通过汉语媒介.但由于学生没有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脑子里的英语语言材料不多,写作实际上是经过汉语转译的过程,形成了名为英语写作,实为汉译英的现象.另外,受汉语“习惯势力”的影响,求助…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新词源源不断地产生,网络英语新词成为学界广为关注的一个语言现象。从文化视角来探讨网络英语新词汇的译介,跟踪英语新词的引进和翻译,以及汉语中越来越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词汇和缩略语的现象,表明我国和外部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而英语新词的引入和翻译也必将进一步促进这种交流。汉语对网络英语新词汇从形式到内容的借入,再现了英美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计量方式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的5个版本的字母词收词情况,可以发现英源字母词占了大多数。在相邻版本中,英源字母词在保留、修订、新增的字母词中也有明显优势。越来越明显的纯字母词趋势,说明外来词进入汉语时“汉化”过程在减少。汉语吸收外来词的这种新形势是与英语全球化直接相关的。英语全球化使英语在世界语言中具有强烈的文化向心力,它不仅给汉语,也给日语、韩语带来了很多字母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老残游记》中的人称代词、名词与动词的回指对比,分析出英语和汉语的回指特色:汉语的零回指使用频率远高于英语,英语则倾向于代词回指;汉语多重复,而英语则多省略与替代。针对这种差异,在英汉翻译中,译者需要平衡显化与隐化手法的使用,从而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3.
英语和汉语都可以用词汇和句法两种手段表达使役概念 ,但侧重点不同。英语主要通过词汇手段来表达使役意义 ,句法手段是辅助性的 ;汉语主要通过句法手段来表达使役意义 ,词汇手段是次要的。英汉使役结构的这一差异影响了中国学生的二语习得 ,语料库检索的结果显示 ,受母语影响学习者过多使用“make… (adjective verb)”类句法使役结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物理力学的角度,根据“英语是心理势能取向而汉语是心理动能取向的语言”的观点,指出汉英两种语言的各自特点促使汉语形成了话题-述题结构而英语形成了主谓结构。这样,在汉英翻译时,英语话语为了减少上升的阻力,获得更大的势能,连续性强的汉语话题-述题结构被分解成用层次和界限更加分明的英语主谓结构来表达是必然的。文章考察了《红楼梦》第三回两个译本的长句翻译,描写了汉语长句英译表现出的分解趋势,并指出分解之后的表达要强调主题的相关性,选择好译文话题和译文述题,保证话语的流畅性和匀称感,采取以浓缩为主的表达方式,减少上升时的阻力,以获得更大的势能。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到汉语负迁移作用影响,有些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英语作文中所表达的内容往往令英语国家的人难以理解。汉语思维对英语词语、句法和语篇均有负迁移作用,教师应结合文化差异等因素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并使用有效方法和策略对学生加以训练,以达到更高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注:本文(上)见本刊2006年第3期) (七)英语多长句、从句。汉语多短句、分句英语句子里主从关系很多,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汉语句子里并列关系居多,孰主孰从不明显。一般来讲,英语多长句、从句,汉语多短句、分句。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习惯上容易形成多个并列分句,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或分句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学习中,受汉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中国学生常常将汉语的语言结构迁移到英语表达中来,影响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也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障碍之一。文章从汉英思维差异的表现层面出发,来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优化语言学习环境的方法、英汉对比的学习方法、语境法以及文化对比等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以此达到教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汉语中,量词是一个重要的词类。它不但可以用来做为称数的标准,而且,还可以用来区别词义,以及增强修辞效果等。而英语中虽然没有“量词”这一语法范畴,但是,几乎所有汉语量词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英语表量词来表达。对此,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看法:总体看来,与英语表量词比较,汉语量词不仅使用广泛、种类繁多,而且意义和作用的分工也极为细腻。但是,有这样一种情形为众家论著所忽视了:在表达“群体量”和“不定量”时,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词的对比情况会呈现一种反常现象,即这类汉语量词数目较少,分工较粗略,而英语中相应的表量词却比较丰富,而且意义和作用分工很细。分四点成文:  相似文献   

19.
《骆驼祥子》汉英文本在话语组织上体现出较强的个性特征:汉语中由多个分句组成的话语片段,在英语中多分裂为不同的句子;汉语中以潜性的方式表达的某些成分,英语多用显性方式来表现;汉语多依照时间顺序的原则,平均排布语句,而英语常常以主次为原则,多将含主要信息的语句摆放在前以突出句子重心。  相似文献   

20.
语言迁移通常被理解为一种跨语言影响,即目的语与任何其它先前已经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异同导致的影响。很多研究者都比较关注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负迁移或者干扰,对国内外语学习者而言即是第一语言(母语亦即汉语)对第二语言(目的语亦即英语)的负面影响,也就是汉语负迁移如何妨碍英语习得和交际的问题。随着英语和汉语广泛的接触和不断发展,两种语言相互间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这些影响体现了汉语书面语和口语中的英语化特征。本文试图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解读L2→L1迁移模式,将英语对汉语的影响置于"跨语言影响"的概念下进行理解和解释,从词汇、句法、语用三个层面探讨目的语(英语)对母语(汉语)的影响,以验证L2→L1迁移模式的广泛存在,拓展对英汉语用迁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