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执行难是一个长期性的难题,集中表现为不缴纳罚金,造成我国罚金刑执行难现状的原因有立法上的缺陷、司法机关内部原因以及犯罪人自身的原因等。要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在立法上应建立罚金刑缓刑制度及罚金刑减免制度;在司法上应提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对罚金刑的认识,同时应建立健全罚金刑的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对罚金刑的特殊预防功能重视有余,而对其一般预防功能重视不足,导致其适用范围,适用方式上的片面,本文拟通过对罚金刑的利弊分析,对如何完善我国的罚金刑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外罚金刑制度的立法司况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了国外罚金刑制度的一些可借鉴之处,指出了我国罚金刑制度的不足和待完善之处,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罚金刑制度的一些构想,尤其是独创性地提出了建立日罚金加递增比例制。  相似文献   

4.
在现行立法状态下,罚金刑的适用和执行都存在诸多不畅,以检察监督为视角,在现行立法状态下,从罚金刑的适用、执行中导入检察监督的存在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的做法,从而有效解决现存的罚金刑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资格刑在推进反腐败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我国现行刑法对资格刑的规定尚欠完整和科学。只有对资格刑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其在惩治和预防腐  相似文献   

6.
短期自由刑存在着难以有效改造犯罪人、交叉感染、将犯罪人与社会相隔绝等诸多弊端。我们可以从严格短期刑的宣告,设立短期刑监狱,以罚金、社区矫正、恢复性司法等几方面替代短期刑,降低短期自由刑的负面影响,发挥其应有的惩罚犯罪、改造犯罪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我国认定原告资格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行政诉讼类型化的研究成果,对信息公开之诉原告资格的认定方法,作出初步探究,以探求一个较为科学的和对司法实践有益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8.
先刑事后民事原则对于节省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有重要价值,但其效力的过度扩张严重损害了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利益,背离了现代诉讼的民主与公正价值。特别是在弱势群体像农民工受到刑事侵害后,农民工不能及时获得人身损害赔偿,甚至连医治人身损害的钱也不能及时获得,很明显这是不公正的。所以,在特定条件下,我国可以适用先民后刑原则来审理案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是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法从有利于惩治和预防经济犯罪、单位犯罪以及实现罚金所具有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功能的角度出发,大幅度增加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使之成为仅次于自由刑的一种刑罚。这一刑罚结构的确立,改变了我国刑罚体系的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垚 《管理科学文摘》2010,(11):234-236
资格预审是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招标效率,降低招标风险和保证竞争秩序,但其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未真正意识资格预审的重要性、资格预审文件有待规范等,严重影响招标工作和项目最终目标的实现.故本文从如何重视资格预审制度、如何规范资格预审文件、以及如何规范资格预审主体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事案件有时会遇到执行难的问题,司法工作者应注意用尽民事救济防止盲目转民为刑,这样才有利于维护原告与被告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12.
赵曙明  杜娟 《管理评论》2007,19(6):25-30,42
本文基于“胜任力”的相关理论,构建了11个管理者任职资格测评指标,通过实地调研,验证了化工业企业管理者在不同层级、管理领域、企业规模和形式、地区等维度上的任职资格差异,建立了管理者任职资格模型。该研究对建立和完善制造业企业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进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群体诉讼日益增多,群体纠纷除了涉及当事人双方的利益之外,往往还牵涉到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发挥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作用迫在眉睫,但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从立法的初衷、司法实务的适用对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当代各国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本文以贪污贿赂犯罪为例,结合实际中处理贪污贿赂犯罪遇到的罪刑失衡问题,分析现有制度的缺陷。在设想罪刑相适应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总的适用原则基础上,为贪污贿赂犯罪的刑罚配置以及程序完善提供可行性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于刑事和解本身的概念及理念,学界研究早已详尽精深:从实体法角度看,刑事和解是刑法谦抑主义的渗透和体现,是刑罚观从报应刑向教育刑转变的必然结果。在诉讼法领域内分析,学者们也是百家争鸣,或认为是西方“恢复性司法”理念引入我国的结果,或认为是中西和谐文化传统的交汇,或认为是我国自生自发的本土制度。在新刑诉法即将实施的大背景下,理念探讨固然重要,然而具体操作制度的设计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但新刑诉法对刑事和解制度仅有三条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各地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做法,本文就检察环节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模式、程序等具体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罗茜尹 《经营管理者》2013,(25):238-238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能否继承问题,原《公司法》没有明确的规定,理论上争议很大,司法实践中也做法不一。本文通过对公司人合性保护的角度出发,浅析股东资格继承两方面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界定了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许可制度的概念和特征,进而对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许可的程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醉酒驾驶和飙车频频引发交通事故,掀起了学界关于危险驾驶是否应该入罪、若入罪如何设置刑罚的讨论热潮。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已经出台,但是这种讨论热潮并未散去。笔者以刑法的谦抑主义为视角,在介绍了刑法的谦抑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在中国的实际适用的基础上,从危险驾驶罪的罪与刑两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危险驾驶入罪和刑罚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的公务员考录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从我国公务员考录的报考资格、考试内容与方法、考试组织管理和社会文化认知层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秋天 《领导文萃》2008,(11):43-46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设立“国家荣誉制度”。此消息一出,在社会各界引发了“谁最有资格获得国家荣誉”的争论,也出现“国家荣誉制度是否有助于信仰重建”等等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