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莉 《社科纵横》2007,24(4):85-87
本文分析了刘勰编写乐府诗史的历史文化语境,认为刘勰身处六朝声乐靡丽的时代,却能不随波逐流,而是积极倡导礼乐文化精神。刘勰对淫俗乐府的理论态度,使我们认识到理论家不应只是跟在喧哗与骚动之后为低俗摇旗呐喊,而应有理论分析的头脑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孙蓉蓉 《求是学刊》2004,31(2):95-100
文章通过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宗经”进行分析辩正 ,指出其“宗经” ,目的在于“为文”。刘勰认为儒家经书是“衔华而佩实”的典范 ,从而提出为文师法经书。而《正纬》和《辨骚》两篇 ,刘勰虽按经验纬和依经辨骚 ,但他却提出了“有助文章”和“自铸伟辞” ,肯定了纬书和屈原作品对“为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17,(5):121-127
刘勰重视文体的体制规范,强调辨体,试图为各种文体树立起"正体"。但同时,他也表达了颇具层次的"破体"观。他认同文体在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和创新,认为这是必然的、合理的,并提出了"变体""参体""别体"等概念。但刘勰也运用"谬体""讹体""失体""解体"等词,对那些不合正统、不承传统、破体超"度"的文体进行批评和否定。刘勰对破体的认同与否,最重要的依据与标准是宗经思想。他对诸文体在近代发展的批评,多因他们早已偏离经典的传统。刘勰的"破体"观不单单是他文体论的一部分,更是他深广的文学理论中重要的一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刘勰论"破体",很多时候都是从文体功能的角度切入的。  相似文献   

4.
刘勰与沈约因<文心雕龙>一书而有了密切的关系.刘勰与沈约在文学艺术的产生、文学的发展变化、文学的创作风格及主张"声律"说等方面,都有相同或相近的观点.而对宋、齐文学新变的评价、对作家作品的批评标准和具体的"声律"理论方面,两人的看法也存在着差异.从刘勰与沈约文学思想的异同中,可以说明齐梁时期的文论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其中刘勰的文学思想既有符合主流思潮的,也有其独特的文学视角.  相似文献   

5.
汪艳菊 《唐都学刊》2007,23(1):20-25
温庭筠的咏史乐府多取材于前代昏君逸乐亡国和荒淫绮艳之事,通过描绘声色并茂的画面抒写兴亡感慨,这既是晚唐诗坛的时代潮流,也体现了温庭筠取法南朝乐府传统革新乐府的努力:既在题材艺术表现上进行调整以为其和乐歌唱作准备,也在题材、体式、语言诸方面借鉴南朝乐府。作为乐府诗的终结者和词的开拓者,温庭筠正是通过对南朝乐府的回归成就了乐府诗最后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王辉斌 《阅江学刊》2012,4(5):117-124
《文苑英华》所收录之20卷“乐府”与20卷“歌行”的实况,充分反映了李防、宋白等人乐府认识观的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对乐府诗的编录与整理;二是认为“歌行”即新题乐府;三是既注重唐人的古乐府,更注重唐人的新乐府。这些认识,对于周紫芝《竹坡诗话》于“本朝乐府”的评价、郭茂倩《乐府诗集》于“新乐府辞”的收录等,均产生了不同程度之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辉斌 《阅江学刊》2011,3(5):110-116
受元末文学复古思潮与明代复古诗派等多面影响而催生的"拟古乐府派",以及其大量的拟古乐府创作,成为了唐后乐府诗史上的一座高标。其中,以李东阳101首《拟古乐府》最具代表性。"拟古乐府派"以拟古乐府为旨归,主张"力去陈俗",于乐府诗的创作中求变求新,并为"咏史乐府"开创了一条新的路途。但由于这一诗人群体的拟古乐府存在着"太涉议论"等弊端,因而也使其艺术质量受到了程度不同的影响。艺术性逊色于思想性,即为明代拟古乐府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许多论者以“和”或“道”作为诗学传统核心进行广泛论述。其实,“和”是哲学或伦理学传统,而非诗学传统。中国是由“和”的哲学方法论才引申出“雍容典雅”的诗学传统。刘勰初步认识到“经”与“诗”、政治哲学与诗学不能混同,从而把中和哲学观转化为“雍容典雅”的诗学追求。在“雍容典雅”诗学传统形成过程中,刘勰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认识这一点,对文学理论在向现代转化中如何处理诗学对现实的关怀,使其具备人文品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清宇 《创新》2014,(3):104-108
文章从俞平伯晚年论学自述师承六朝的记载入手,辨析了学界对于俞平伯现代文学观念主要受到晚明风气影响的观念形成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文本之间的细读比照,梳理了自新文学运动初期至20世纪30年代,俞平伯的现代文学观念受到六朝文学思想尤其是其集大成者《文心雕龙》影响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汤明 《唐都学刊》2000,16(1):36-40
从乐府文学的发展路线入手,指出乐府的发展是按照文人拟作与民间创作两条路线进行的.作为乐府大家的李白横跨了这两条主线,使文人拟作与民间创作完全合流,从而达到乐府创作的顶峰.  相似文献   

11.
周甲辰 《社科纵横》2009,(7):120-122
从文艺鉴赏的角度来看,刘勰所提出的"披文"与"入情"都具有特定的理论内涵,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必经途径与最终归宿的统一。"披文入情"说源自先秦以来诸多思想家关于"言"、"意"关系的哲学思考,而对后世文艺鉴赏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中有关"道"、"圣"、"文"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刻暗示着有关于"文"的两种"世界观":其一,文艺乃肇始于原始思维状态下的人"生命一体化"激情的表达,它内在地包蕴于有文字在内的人类一切创造物当中;其二,则是人的"理性抽象"的创造行为,它是人类所有文化实践的真实写照。因此,"文"即"道",是"道"实现"有"与"无"转化的文辞媒介;"本体之道"与"本体之文"是同一的,它们共同导源于"无",渗透并充盈于自然万象的无限"形而下"物象当中。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背后,有一个在文化整体系统中起着核心利主导作用的东西,即中国古代的三种哲学文化———儒、道、释;它们以其培植的民族情感方式,影响了中国文人,并进而影响了古代诗歌的情感表现方式,导致了中国古代诗歌在哲学义理和审美体验上的高度统一这一极为本质的特征,从而使中国古代诗歌带着与生俱来的或儒或道或释的文化特征。因而,可以明确地说,中国古代诗歌就是在这三种哲学文化的直接影响下形成了三类不同的审美趣味。是故,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视角,亦可将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儒、道、释三家———当然,此处仅就文人诗而言。  相似文献   

14.
李秋喜 《学术交流》2020,(11):171-180
刘勰《文心雕龙》对古代诗学批评与鉴赏所倡导的"六观",与谢赫《古画品录》所倡导的创作理念及批评准则的"六法",在审美观念与艺术精神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融关系。诗画艺术在中古融合的历程主要是题画诗的出现,以诗入画的兴起,将作诗的体制移入绘画之中。诗画艺术融合的依据重点表现于玄学对自然的新发现,山水精神的传递与映射,诗画艺术的感咏与识见。诗画艺术融合之目的是营造出多种意境,通过作品的意境达到远离尘世,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自然和合的旨趣。这是中国诗画艺术独有的特色,尤其对中国画的当代精神建构研究,具有一定启发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崔莉 《浙江学刊》2002,(1):94-97
刘勰和卡尔维诺都对文学的美学意蕴进行思考、探讨 ,时代风气诸种因素的不同 ,使他们在理论文学时面对不同的境遇和针对不同的问题。本文试从梳理中西文论风格理论入手 ,就刘勰的“八体”和卡尔维诺的“六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文学理论及史实说明:“艺术就是情感。”诗更是情感的宠儿、情感的律吕和色彩。诗尤其需要情感的爆炸——“灵感”的获得。情感与灵感的关系:情感是灵感的母体;灵感是情感的产儿、触媒、导火索和爆破点,是情感孕育诗篇的必经的重要阶段,“是诗的受孕”,是诗人富有个性特征的独特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全新的美的愉悦,是诗情中最感人最富创造性的力量。诗主情,重灵感;而诗情和灵感不是心灵固有的,也不是天生的,是诗人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独特审美判断及与之俱生的情感反映。诗主情与其他艺术主情的区别,在于“诗缘情而绮靡”。作者认为,这就是诗的特质。  相似文献   

17.
梅尧臣是宋代诗学平淡理论的首倡者,有着"开山祖师"之美誉,但一直以来,人们对其平淡诗观的具体内容则语焉不详.甚至失于片面.本文从历史机遇、个人胆识以及对诗歌本质的认识等方面具体论述梅尧臣的平淡诗观.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主体思想大致有仁者爱人、修己慎独、经世致用、和而不同、义以为上、伦理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和而不同的处世风度,也就是中国人的中和之道,最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这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9.
李舜臣 《探求》2020,(4):117-120
<正>"文学是人学",虽说是西方文论的产物,亦可通于中国的传统文论。古人已有"诗如其人"(陈师道《答秦觏书》)、"人即是诗,诗即是人"(杜浚《与范仲闇》)、"人外无诗,诗外无人"(龚自珍《书汤海秋诗集后》)等言说,举凡中国诗学的本体论("言志"与"抒情")、重要范畴(神韵、形神、风骨)、批评方法(知人论世、品第批评),莫不是从"人"出发并围绕"人"而展开的。因此  相似文献   

20.
吴振华 《唐都学刊》2009,25(5):35-41
王维的诗序具有"一代文宗"的特色,其中赠别序与宴会序最有成就,用典使事,典雅凝重,文采焕发.虽然形式上多用骈文,但仍然具有盛世文章的特点,可以作为"盛唐气象"的一种代表,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