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帕西傣”:西双版纳的穆斯林文/马荣祖西双版纳是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是我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疆的璀灿明珠。西双版纳全州总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八十余万人,主要有傣、汉、哈尼、拉祜、彝、布朗...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有苦聪人2.8万多人,居住在红河、思茅等地的13个县。1981年,经有关部门考察论证,认为苦聪人是拉祜族的一个支系。对此一些苦聪干部群众反响很大,他们认为苦聪人是一个单一民族。云南省对这个问题采取了慎重态度,一面疏导等待,一面组织拉祜族和苦聪人互访、交流,做促进工作。红河州金平、绿青两个县,有8000多苦聪人,州  相似文献   

3.
冯瑜 《回族研究》2003,(4):39-44
"帕西"是傣语对回族的称呼.在云南和中国民族学界,"帕西傣"这一概念,专指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海乡曼短村公所的曼峦回、曼赛回两个寨子的特殊穆斯林族群.本文以两份新发现的家谱为线索讨论"帕西傣"这一特殊穆斯林族群的形成问题,认为"帕西傣"通过不同的婚姻形式来稳定、发展自己,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心理,是云南回族穆斯林从清代以来,在适应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过程中,通过族际婚姻而形成的回族派生族群.  相似文献   

4.
赵文坦 《民族研究》2006,1(1):90-92
上世纪70年代末,学术界在研究蒲松龄作品的同时,对其先世的族属也做了一些考证,直到近年仍有相关论文刊出。这一问题涉及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一个侧面,有其学术价值,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关于蒲松龄先世的族属有四种说法,即回族说、蒙古族说、汉族说、女真族说。“回族说”的代表作是白崇人先生在1993年发表的《蒲松龄为回回人后裔考》。①该文征引史料丰富,论述全面,甚见史学功力,其主要论据及推论为:(1)福建《蒲姓族谱》载:“世秉清真教,天下蒲姓皆一脉。”(2)“蒲”是阿拉伯语Abu的汉译,蒲鲁浑是阿拉伯语Abu Runhul或Abu Raheb…  相似文献   

5.
肖朝贵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官封西王,位居洪、杨之下,冯、韦之上。关于他的族属,有说汉族,有说壮族;笔者认为当为瑶族。兹作如下辨证。子随父姓,在封建社会时代的汉族和其他一些民族里,这是天经地义的;可是,肖朝贵亲属的姓氏却与汉族传统乖违。首先,据《天父天兄圣旨》载巳酉年十二月十八日喻,肖朝贵为肖玉胜之子;可《太平天国文书汇编》载天历庚申十年十一月初十和十三日《幼主诏旨》,蒋万兴是肖朝贵的“肉父”(生父)。这样,肖朝贵有两个不同姓氏的父亲,一名肖玉胜,一名蒋  相似文献   

6.
庸人族属问题由来已久,因文史记录匮乏,历史遗存缺失,古今学人均无法确认庸人族属,反而催生了关于庸人族属的各家言论,有容成说、祝融说、濮人说、巴人说、荆蛮说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达怛名称的出现和各种汉译形式、达怛族名的来源和含义、有关达怛族属的文献记载和看法、古突厥文碑铭中的三十姓达怛与汉文献记载的室韦等作了初步论述。文章认为,Tatar族称于8世纪30年代已在突厥语世界使用,9世纪中期见于汉文献明确记载。唐至辽金,Tatar在汉文史籍中有不同汉字译写形式,根据构拟的音值,多种汉泽形式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语言的译音规律。Tatar(这恒)族名来自咛伦贝尔草原的塔塔儿应该是正确的现点,它的含义已难考知。古人宋白提出的达怛族属  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古突厥文碑中的三十姓达怛就是指室韦人。  相似文献   

8.
“家西番”族属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民族识别影响到我们如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问题。关于“家西番”的族属问题目前存在着很多分歧。文章从历史文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自我意识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认为“家西番”不是“汉西番”、“假西番”,而是藏族的一支。  相似文献   

9.
10.
元代忽必烈时期著名的宰相、理财能手桑哥究竟是畏兀儿族还是藏族,学术界看法有较大分歧。本文通过分析有关桑哥族属的藏、汉、波斯文史料,提出了桑哥可能是一藏、畏合壁家庭之后裔的观点,并就其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试谈马王堆一号、二号汉墓的族属问题》一文在《民族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发表之后,引起史学界的广泛重视,认为这是运用民族学资料去研究、解释出土文物迈出新的一步,向考古学和研究民族关系史方面提出了新课题。许多学者在百越民族史,苗、瑶史讨论  相似文献   

12.
南诏王室的族属问题,一直争论较多,有氐羌说、傣族说,最有影响的是彝族说。笔者认为南诏王室和清平官、大军将并不存在两种民族成分的构成问题,在南诏政权建立之前,在洱海地区有众多部落,随着南诏的统一,这些部落就形成了同一部族的共同体——白族。本文拟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今湖南中部湘、资流域,汉代为长沙国,后汉置长沙郡。从西晋末年起,在湘中、湘南及桂北、粤北边缘地区置湘州,辖长沙、衡阳、零陵、桂阳等郡。对于汉、晋以来居住在这一带的古代民族,旧史称为“长沙蛮”或“湘州蛮”。一《汉书·两粤传》载:南越“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师古曰:“言长沙之国半杂蛮夷之人。”故汉末王莽改长沙国为“填蛮”。东汉后期,“长沙蛮”的记载多见于《后汉书·桓帝记》:  相似文献   

14.
《敕勒歌》族属问题是学术界近年来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敕勒歌》的所谓歌唱者“斛律金是高车(敕勒)族;但《敕勒歌》原来却是鲜卑语,而歌中的内容却又涉及到敕勒族,可见,这首歌的族属较为复杂”。 对“较为复杂”的《敕勒歌》族属问题,学术界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为鲜卑民歌说,这基本上是传统看法;一为敕勒民歌说,持此说者近来颇多。 《敕勒歌》到底是鲜卑民歌还是敕勒民歌呢?笔者在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5.
<正> 骆越民族的族源及族属问题是百越民族史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世纪20年代以来所出土的大量考古资料,为此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与实证。战国以来,在涉及岭南的古籍中,史家多将这一地区泛称为“越”或“百越”地,后世治越史者多相沿承袭,将岭南民族一概视为越人。随着新资料的积累及南方民族史研究的逐步深入,大量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方面的材料证明,骆越虽有“越”称而并非越人,从族源上考察,他们与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的濮僚系统民族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我们认  相似文献   

16.
在谈到形成今天“泰人”的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泰”字的含义。“泰”字为什么没有“亻”旁呢?我之所以提出“亻”字旁问题,是因为在素可泰王朝的碑文里的“泰”字都带有“亻”字旁的缘故。碑文写道:“傣”既指“人”又指  相似文献   

17.
掸傣民族共源于百越民族群体中的骆越,其先民在南北朝时期被称为僚族,很早就分布在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的结合部,并有逐渐向南扩展的趋势,当近现代国家产生以后,原来有族源关系的各部分,开始分属于不同国家,出现了虽有关系但又有区别的掸、佬、泰等族称,这反映了近现代国家观念意识之下新民族群体的诞生,同源异流民族的分化与发展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8.
“十八怪者”,实乃内地人对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少见多怪也。其中有些“怪”、又恰恰表明了云南各族人民的生产技艺和生活智慧。 第一怪“鸡蛋拴着卖” 云南人卖鸡蛋很有意思,随手捡几把稻草,用水浸一下,然后左缠右绕,便把一只只鸡蛋拴绑成串,搭在肩上,进城去卖。鸡蛋如此包装不易破碎,而且还堪称包装技艺一绝。 第二怪“草根当锅盖”云南人的锅盖也多用稻草编成,其形状又高双尖,酷似斗笠,何以如此?原来饭甑里摞满了碗碗碟碟(盛着米饭、腊肉、香菇、菜干等吃食),如用扁平锅盖,是蒸不了几样东西的,可见云南人善于精打细算。  相似文献   

19.
具有藏族和回族双重文化特征的"藏回"②,是历史上回族积极适应边疆多民族社会文化的产物,属于云南回族的一个派生族群或亚族群(subgroup)③.此篇以这一亚族群近期发生的文化和民族认同回归的调查为基础,利用宗教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回归的原因.同时还描述了"藏回"独特的文化,旨在展现回族文化发展的多元空间.  相似文献   

20.
唐末,黄巢统帅的农民起义军,在进行恒古未有的流动战中,于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到达岭南僚人地区,从而促使了僚人的反唐武装力量与农民起义军队伍结合起来,共同进行反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成为亡唐的重要力量之一。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