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的特点和成因分析,得出本区土地荒漠化 较为严重,已经影响到本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及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建国后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农牧交错带的定义及范围判定的研究进展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探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变迁过程,并给出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影响全球变化的因素之一,位于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是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最为明显的地区。该文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对农牧交错带的实地调研结果,将引起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因素总结为三大类18个影响要素。各要素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驱动均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驱动的因素均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关。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驱动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的驱动方向和程度不同,这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和具体农牧业生产过程。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制定相关引导政策,利用不断进步的科技水平,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良性驱动,这种驱动的结果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资源得以持续利用,否则,将会导致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牧交错带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通过建国50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成为一条经济产业带,生产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农牧产品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工作,按照典型剖析、专题研究、总结提高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农牧交错带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分析讨论了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降水量的波动特点.找出了近40年来降水变比的3年、17年周期,并作了未来20年的降水预测,根据波动特证及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 ,对英美区域历史地理研究中常用的横剖面方法和文化生态学方法进行了评价 ,并进行了中西对比。就开展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 ,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农牧交错带是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因子构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典型特征,尤其是从农牧户层面来看存在较大的差异。多主体的模拟方法(MAS)对农牧交错带复杂系统的模拟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有很多的挑战。多主体模型结合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的典型特征,设置了智能主体和环境要素主体,可以在气候等各种因子交互作用的情形下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情形进行研究。利用建立的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域背景数据,对气候等因子进行的敏感性分析过程和结论对多主体模型在该区域土地利用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草地与农牧交错带退化生态系统重建及防治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不仅是草地畜牧业的基地 ,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尤为重要。草地与农牧交错带既不同于西部牧区 ,也不同于东部农区。根据它在地理、气候、农林牧产业结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地位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之对策 ,为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和草地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科学地制定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防治沙漠化和发展农牧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把我国西北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模式定位为:在干旱地区以优质高产人工饲草地为主,以种植优质高产玉米青贮饲料为辅;在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优质高产玉米青贮饲料为主,以优质高产人工饲草地为辅。以稳定的农牧系统为特征,形成具有奶牛养殖和家畜育肥及畜产品深加工能力的集约化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0.
自贡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自贡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人口承载量的估算方法和结果作了阐述,并对结果进行了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宋元时期陕南地区农业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元时期是陕南地区农业处于全面开发的时期,虽然由于战事频仍等原因导致该地区人口变动剧烈,农业发展时起时伏,但该地区人口的总量增加,农田水利的增修,稻麦两熟制的发展、山地农业的深度开发以及经济作物、经济林木的栽植与农业的多种经营都为陕南地区农业开发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陕北的庙宇、神堂和窟龛大体上可以分为因神话或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及杰出的历史人物修建的庙宇、因俗神崇拜建造的庙宇、神堂和神龛和因宗教信仰修建的庙宇与石窟三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陕北庙宇的修复和新建以及一家一户的神堂神龛的不断建造,几乎村村有庙,家家有神。陕北民间信仰的神灵并无严密的体系,也无一个至尊之神,而是一神多能、一庙多神。民间信仰的神灵大体可以分为神仙、妖怪和人鬼三类。毛鬼神信仰、民间祈禳十分盛行。陕北信仰民俗迷信俗信并存但以俗信为主流,突出实用性功利性功能,呈现出原始信仰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陕北民歌是流行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民间歌曲的统称。陕北民歌中既有近代以来民众对鸦片毒害的痛斥和西方列强侵略的控诉,也有民众对统治者残暴统治的鞭挞和灾荒中困苦生活的呐喊,也有对民风民俗的反映和描述,又有对民众朴实革命思想的表露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时陕北民歌对近代陕北民众社会生活及社会变革也有深刻的写照和记录,以及陕北民歌中大量关于陕北、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及陕甘宁边区军民生活和斗争的记述和歌颂。  相似文献   

14.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1937年8月,陕北公学在延安成立,李维汉是陕北公学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在陕北公学工作期间,始终坚持统一战线、抗战建国以及党性办校的管理理念,同时贯彻民主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及学员间应同步学习等教育思想。李维汉管理理念和教育思想在陕北公学的贯彻,培养了一大批抗战干部,丰富了干部教育的内涵,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奠定了中共干部教育的基调。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有利于发挥陕北农业的比较优势,加快陕北山川秀美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陕北改革,提高陕北农村的对外开放水平。但对农民陈旧落后的观念、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农民素质、农民就业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必须采取加大农民学习WTO知识的力度、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对外开放、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经济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证,针对陕北区域经济的实际,提出了建设硬环境、经营软环境的新理念,阐述了"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体现优势;适度超前、跨越发展" 的原则以及陕北区域经济环境提升和创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陕北地区石油资源开发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目前该地区的石油开发活动,并搜集统计数据,主要从投资拉动效应和产出拉动效应两方面进行研究,讨论该地区石油开发活动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最后给出分析结论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陕北地方志的纂修取得了很大成就,其纂修内容主要注重记载人民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是陕南农业商品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陕南地区的全面开发、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粮食产量的提高以及以农副产品、林副产品为主体的手工业的发展,陕南农业商品化出现了兴盛的发展势头,无论在内容上、规模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较早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对陕南农业开发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