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使得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再度引起热议。考察近现代经济运行的影响因素,无论新保守主义也好,国家干预也好,政府干预经济的内在动因是政府通过运用权力的力量,使经济尽可能地运行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从经济法学的角度看,国家干预经济的行动必须是正当且有效率的,实现国家干预的法治和效率离不开法律,尤其离不开使法律得以发生实际效果的某种程序。本文以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干预的广泛运用为契机、以国家干预行为的程序理性为视角,反思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角色和作用,提出政府干预程序化是政府干预有效率的条件和制度保障;反思国家干预经济行为程序制度的重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经济法是政府干预经济之法和干预政府之法这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着手,阐述经济法作为政府干预与干预政府的良性结合,实是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试图对经济法作出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经济法是政府干预经济之法和干预政府之法这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着手,阐述经济法作为政府干预与干预政府的良性结合,实是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试图对经济法作出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融危机的政府责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政策和制度的层面寻找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认为深层根源主要是分配制度的不公平性,金融监管机构的失职,货币政策的失误及美国政府对危机认识不足、处理不力。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是:应改革初次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规范、开放、自我调节的安全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5.
政府干预与压制型立法:成因和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干预及其相应而采取的压制型立法 ,在中国是非常突出而普遍的现象。压制型干预立法往往并非基于经济动机 ,而是政府政治逻辑的展现 ,过多地使用会有背离市场自身轨迹的危险。这种措施通常是在政府缺乏有效资源可以利用时所采纳的 ,一旦采纳又会有压抑知识资源生成的危险 ,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压制型立法导致了过高的社会防范成本和社会后果 ,通常是不效益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不完善的并购法律体系 ,我国的并购活动出现了和我国其他经济活动一样的中国特色———政府直接干预 ;在我国转型时期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并购成败全然取决于政府 ,在目前的情况下 ,政府在并购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7.
政府是否应该在发生金融危机时进行救市,是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的话题.2007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大规模推行救市即经济刺激计划.短期来看,政府救市效果明显,但长期来说,政府救市利大还是弊大?如果利大,那么救市的合理边界是多少?本文首先运用结构突变的实证检验方法,证明了从长期看,金融危机中政府有必要进行救市;然后,运用最优控制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政府救市力度的最优边界方程.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干预时保吉现代市场经济,无论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都是有控制的市场经济。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市场调节的功能是有限的。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中央政府,为了对资源实行有限配置、优化产品的结...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绩效管理是一种已经被证明了的、有效的管理模式,是政府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行政府绩效管理是各国政府建设的必然趋势,我国政府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对近三十年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阻碍,对于寻找一条能够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途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创意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众多产业的竞争中,创意产业能够从金融危机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在于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开启"蓝海战略",为消费者创造观念价值.新形势下发展创意产业对中国经济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可以使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两大引擎,推动产业的创新;其次创意产业通过应用技术的嫁接,可以比较深入地融入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从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有效地扩大内需.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面临诸多瓶颈,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观念上应对创意产业加强认识,明确定位,并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努力积累创意社会资本,大力培育、壮大与发展创意人才队伍,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长远规划及系统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政府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危机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国近年来危机事件频发,中国政府尤其要重视危机管理。政府要确立开明、开放的理念,学习国外政府组织的经验,建立科学的危机预警、管理机制,应对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13.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冲击金融体系的同时,也深深的冲击了各国的实体经济。如何减少危机对各国实体产业的影响,增强产业抵抗全球风险的能力,是各国政府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我国而言,转变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集群的战略升级,是必然选择。而在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当前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更是如此。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地方政府在集群升级过程中应确立有效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做出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很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在我国现有的财政、法律框架下,地方政府不被允许发债,而现有的融资渠道有限,这使得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异常缺乏.借鉴国际基础设施融资的经验和分析我国现有融资模式的局限,根据我国"贷款公司"的有关规定,创新性地提出构建地方基础设施融资平台--"基础设施贷款公司",以更好地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服务于地方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治道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古代中国的治理经验,战略上重本轻末,意在减缓商品过度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破坏;经济上以富民来富国,意在警惕国进民退成为盛衰的拐点;社会上均富济贫,意在避免贫富差距太大导致社会动乱;行政上执两用中,意在兼顾治理的公平和效率.金融危机背景下反思古代中国治道的历史经验和社会教训,有助于我们深层次思考当今全球大变革时代的得失成败,以资当前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对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的入境旅游业带来强烈冲击,文章运用总体分析结合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分析2008金融危机带给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力拉动国内旅游市场;重新定位和选择入境旅游市场:调整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入境旅游空间格局等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这次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而且使得中国社会稳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金融危机向社会蔓延,要经过一系列传导和反向传导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恐慌心理始终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恢复民众的市场信心,消除恐慌心理,是阻止金融危机向社会蔓延的关键。对此,政府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而政府的首要任务在于赢取民众对自己的信心。为此,政府应在执政理念和行为两个层面塑造新形象,提高政府信心。 相似文献
18.
19.
政府绩效评估:新的理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行为所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评的活动。要有效开展绩效评估,必须从理论层面充分认识开展绩效评估的意义,找准绩效评估体系和评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和开展有效评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是近年来两次主要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从金融机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经营原则来分析两次危机的风险形成机制,可以得出对我国金融改革有益的启示:即必须全面看待创新的效益和影响,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机构过度追求盈利性带来的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