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从1979年以来,经济理论界重新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不但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理论恢复了名誉,而且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同志都运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生产和消费之间关系的一般原理来分析和阐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许多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至今沿袭这种观点。我重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后,认定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社会生产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关系,迄今仍是人们热烈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只就其中一个方面谈点粗浅看法。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的内涵,只从使用价值上去理解,排斥商品经济及其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科学理论,纠正了这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所谓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内涵,只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  相似文献   

3.
简讯     
省经济学会于八○年十二月中旬在兰州举行了第二次年会,着重讨论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会上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就此进行了讨论,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斯大林关于“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问题,是关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计划化和经济结构合理化的战略性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在六十年代初期就进行过讨论。近年来,随着我国四化事业的发展,讨论进一步展开,持各种观点的同志都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文章。当前讨论正在深入。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把它搞清楚,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在马克思的经济著作中,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这一理论是在直接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优秀成果(主要是亚当·斯密的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当·斯密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曾经有两个定义,马克思对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理论讨论中,有着两大派,即宽派和窄派。宽派认为,生产劳动与生产的物质内容没有关系,凡是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①窄派则认为,只有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②两派争鸣,都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论述为依据。因此,有必要深入讨论一下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的概念,这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是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主义企业(本文分析的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目的,这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在实践过程中所必然提出来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这个问题目前在理论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利润;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我的观点是: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二重的,既有追求利润的目的,又有满足社会需要的目的。社会主义企业的这种二重的生产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个问题,通过前一段的讨论,人们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清楚了。但是,只认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之一般,还是不够的。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还是不发达的,它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各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现阶段的实现有其特殊的形式。因此,我们在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中,必须进一步探讨这一目的在现  相似文献   

8.
前些时候开展的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非常重要。但我认为,讨论有很大的片面性。从讨论情况和发表的文章看,基本调子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理论上已经清楚了,问题只在于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和有些企业没有深刻认识这一目的,没有按照业已阐明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办事,似乎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中而不是在理论上。我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能说在理论上已完全解决或基本解决了,而应该说仍然是一个没有完全弄清楚的问题。本文准备就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问题,从论理上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山大学出版社今年年底出版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是广东省“六·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之一,由高齐云、刘景泉担任正副主编,通过集体的努力而撰写出来的。作为我国的一部系统地研究、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专著,它的出版自然引起人们的广泛的兴趣和关注。这里,我们对这本专著作个简要的评介,供广大读者参考。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讨论中,不少同志提出必须在长期以来反复地阐述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非对抗性矛盾和对抗性矛盾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把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在这方面,该书进行了新的探索。该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物。因此,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必须首先研究它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全国经济战线和经济理论界的同志,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上海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弄清楚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等于是牵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形象地说明了开展这一讨论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在马列主义的著作中,本来是讲得很清楚的。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说过:当社会主义制度代替了资本主义制度以后,“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能说空话,要紧密结合现实经济问题。什么是现实经济问题呢?我国是否存在“为生产而生产”的倾向?如果说:“没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十分明确,整个社会生产都是按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来进行的。”那么这个问题就设有更多讨论的必要。如果说,“有”,那么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个问题?这些都是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时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发表一点意见,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理论,是从个别资本的角度分析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一般规律,着重从流通过程进一步揭露资本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撇开资本主义的形式和特点,马克思的达一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无疑也是适用的。因为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这一人类历史上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时,也涉及了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特别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因而马克思也就揭示了关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这些一般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斯大林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决不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它同时还包含有对于一切社会形态——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发生效力的许多关于再生产的基本原理。”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很好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周转的理论,没有很好地掌握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规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经济理论界争论颇多。有的说社会主义企业(本文指全民所有制企业)生产的目的,是生产使用价值,满足全体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有的说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是增殖价值,获得利润;也有的说二者兼而有之。《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后,持利润说法的同志多起来了。究竟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什么,确是一个有待深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社会需要包含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外,还应包括生产的需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援外的需要等等。他们认为,社会需要是“整个”的,否则就意味着“我们的解放军不要了,国家不要保卫了,几个扣除不要了”,就是“分光吃光”。这种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说得包罗万象的理解,我们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逐步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的讨论,现将部分观点简介如下:一、社会主义生产有没有目的?1.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生产没有目的。其理由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各有自己的生产目的,全社会没有统一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特别是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突破性理论之后,人们利用新的价值标准——生产力的标准来认识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发现许多问题原来认为是正确而现在是错误的,原来被否定的而今天恰恰是肯定的。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属于这种情况,长期以来被不断肯定的原有结论,在许多方面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近一两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问题,又在进行着热烈讨论。在讨论中,许多同志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管理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是生产劳动。这种意见究竟对不对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就教于理论界。  相似文献   

18.
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生产劳动”的科学涵义进行了深入而有益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观点,我们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但是,对已故孙冶方先生提出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算是生产劳动”(《光明日报》1981年8月15日)的观点,我们认为既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科学规定的理解有失全面,又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情况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企业的直接生产目的问题,我国理论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直接生产目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完全一致,也是满足全体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一种传统观点。2、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直接生产目的是利润。这是最近两年新提出来的观点。我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各执一端,都具有片面性。现提出我的一点看法,以求教于理论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正>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曾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所有制问题进行过极有意义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人们对此又进行了新的研究和讨论。在这两次讨论中,人们对于是否存在劳动力所有制范畴,劳动力所有制是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范畴,以及劳动力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等问题,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劳动力所有制是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经济范畴。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物质生产的两大要素。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力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