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产业结构调整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联动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基础,可以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自觉地调整生产经营;另一方面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推动作用,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近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产业结... 相似文献
3.
江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实现了理论创新。 江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并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刻的论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同时也是党在所有制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为我们推进个体私营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 相似文献
4.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内容之一,是一项长期的方针.但是,少数民族地区个体私营经济比重太少,发展缓慢.至1990年底,8省区仅有个体商户170多万个,从业人员250万人,分别占全国的13%和11%.私营企业7000多户,仅占全国的7%.实践证明,个体私营经济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弥补了少数民族地区国营集体商业力量不足的缺陷,活跃了市场,方便了群众.据统 相似文献
5.
一、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
张家川地区自古就是丝绸之路南大道必经的丝路重镇和享誉陇东的商埠重镇之一。善于经商的回族群众不仅促进了张家川的商贸流通,也为张家川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张家川的回汉群众在县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充分发挥其善于经商的特长,大大加快了全县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步伐,并使其成为发展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仅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为例,1980年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为1210户、1365人,到1992年末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私营企业达29167户、45525人。十二年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四川藏区个体私营经济 80年代以来的发展状况及特点的分析 ,明确指出四川藏区个体私营经济是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并根据该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空间进行了具体分析 ,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明代西北民族地区土地所有制的结构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西北民族地区土地所有制结构,是以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多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同时并存和发展的。本文对此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认为此时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具有区域性、延续性、复合性、庞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甘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入手,探讨了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文章指出,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县域范围的所有制结构应选择不同的模式: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地方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方,农牧业实行土地和草原集体所有,家庭长期承包经营,而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为此,须按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企业改革,改革和完善农牧业所有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清理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研究建立民族经济特区,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湖南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做法有:一是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2007年省财政共安排民族地区通畅工程建设资金1.54亿元,通达工程建设资金0.66亿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资金2823万元,还向民族地区投入国债资金2.44亿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决定在下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时,不再要求民族地区安排配套资金。 相似文献
1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个体和私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但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认识扭曲状况下,经历了较多的风风雨雨。随着我党对个体和私营经济认识的逐步正确化和明朗化,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个体和私营经济更加有了发展的土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将以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和秋营经济的认识路线和邓小平同志阐述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为思想主线,就如何进一步正确认识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促…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个体私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都给予了更高意义上的肯定.拓宽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内涵。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外资和合资企业经济实体等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由过去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变成了重要组成部分.堂堂正正地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行列,得到了千年一遇、世纪之交的黄金发展机遇。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 相似文献
13.
<正> 湖南省西部地区近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经营环境的制约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方面。为此,本文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环境制约及其对策进行研究探讨,供实际工作者参考。 一、民族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现状 相似文献
14.
伊宁市的二轻工业在解决本市维、哈、回、汉等十三个民族人民生活问题,发展四化事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全市有二轻工业企业63个(其中区办19个,街道办24个),十一大行业,生产780多种产品,其中民族特需品600多种。从1959年到1979年二十年期间,国家对伊宁二轻工业投资12.5万元,而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在民族地区跨世纪经济发展中,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但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而,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具备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永州市有少数民族50万人,大部分居住在南岭北麓的崇山峻岭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与扶贫工作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使计划经济时期对民族地区的一些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受到严重冲击,民族地区遇到了很大困难。面对巨大的压力,出路在哪里?我们在一个月的调查走访中... 相似文献
17.
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应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改组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建产业关联机制。应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完善产业组织,创新产业技术,并将对外开放、国家支持有效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云南解放前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诸形态的少数民族的四化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时,有一个亟待社会科学工作者探讨的问题。这就是:如何调整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去年六、七月间,我们到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进行调查,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作出了可贵的探索,给了我们十分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的一种经济模式。它的建立和完善,必然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相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引起产业结构的大变化。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济础的差异,其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调整的对策应该也必须反映自己的特点。努力把握这些特点,对于加速发展民族经济,缩短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如同八十年代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引起西部民族地区的震荡一样,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与确立,无疑再一次震荡了西部民族地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说,是利用其临海向洋的地缘优势与基础强大的经济技术优势,实施投资倾斜,加大发展力度,把这一地区建成带动中西部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