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诺和信任是公民国家中民主宪政和法治的基础,而承诺和信任应以自由为本,没有公共权力和人民主权之间的自由承诺和信任关系,便没有公民国家的合法性;长久的、具有稳定性的信任机制往往体现为社会不同层次的制度,而强调信任的制度性和重视个人在信任中的作用是一致的,现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个人信任或不信任的特征应当与整体社会政治的大制度以及多种具体社会中层领域制度的现状联系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2.
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承诺和信任是公民国家中民主宪政和法治的基础,而承诺和信任应以自由为本,没有公共权力和人民主权之间的自由承诺和信任关系,便没有公民国家的合法性;长久的、具有稳定性的信任机制往往体现为社会不同层次的制度,而强调信任的制度性和重视个人在信任中的作用是一致的,现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个人信任或不信任的特征应当与整体社会政治的大制度以及多种具体社会中层领域制度的现状联系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3.
如何推进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沟通融合,是我们探讨中的话题,也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以"自由"为价值导向,人格完善与制度建设双向推进的观点.以自由作为中西文化通约的基点.充分发掘儒家人文资源,创造性地应用于公民的人格塑造,促进现代公民人格的形成:同时积极借鉴西方宪政制度建设经验,建立起市场经济秩序下的法治宪政框架,为民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看,世界上存在两种类型的宪政运动:自由主义宪政运动和民主主义宪政运动。法治是宪政的自由理想和民主理想的共同承载者,宪政中国建设应以法治建设为核心,而依法执政是我国建设以法治为核心的宪政的首要步骤。  相似文献   

5.
如何推进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沟通融合,是我们探讨中的话题,也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以"自由"为价值导向,人格完善与制度建设双向推进的观点。以自由作为中西文化通约的基点,充分发掘儒家人文资源,创造性地应用于公民的人格塑造,促进现代公民人格的形成;同时积极借鉴西方宪政制度建设经验,建立起市场经济秩序下的法治宪政框架,为民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宪政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宪政和社会主义共生、兼容.社会主义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先进形态,蕴涵人权、自由、民主和法治等价值理念,以依法治国和宪法制度为"纲",以人民主权和人权自由为"本".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制度体系发端、根植于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构筑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宪政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立足国情,与时俱进,我国宪政建设应在宪政观念、宪政制度和宪政实践三重路径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宪政制度下,人民享有对立法、司法、行政等国家权力的监督权.以权利制约权力是时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内容,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具体方式.人民监督员制度体现了民主原则,符合法治的基本要求,具有民主性、外部性、权利性、社会性的基本属性,应当在宪政的视域内界定其性质并完善相关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鲍桑葵在关于国家的政治哲学理论中,明确提出了自由的消极概念和积极概念,并且通过两种自由的关系集中表述了其以消极自由为基础、通过积极自由完善消极自由的自由观。鲍桑葵的自由观决定了他的国家理念和宪政设计。鲍桑葵把国家视为“我们生活的飞轮”、“一个有效的生活概念”,与这种国家观相匹配的宪政制度既不是自由主义的“小政府”,也不同于国家主义的“大政府”,而是国家和社会双重权力结构的“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政治是民主、法治、宪政三位一体的政治.民主和宪政并非内在冲突而是相互契合的.民主政治发展的制度化趋势,成为民主与宪政的基本契合点.尽管宪政和民主在价值取向上各有侧重,但在现当代政治发展中,二者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宪政以民主为基础,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而得以有效运行.宪政必然实行法治,而法治的实施依赖于宪法权威和宪政体制的确立.在宪政体制条件下,宪法以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使法治得以真正实现,进而为民主政治的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通过反对"大民主"和专制制度形成的民主理论是其宪政民主观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提出并坚持的法治必要性、法治原则以及权力分立和权力监督、注重程序等重要思想构成了邓小平宪政法治观的基本内容.对个人利益进行保护的主张、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要求人的解放以及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主张,反映了邓小平的人权观.邓小平的民主、法治和人权观念为宪政理论提供了基础性的准备.邓小平曾经倡导和领导人民践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则是当今中国宪政实践的最初源头.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制约权力——试论托克维尔的宪政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克维尔认为,随着民主时代的到来,平等对自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主要体现为国家权力的膨胀和多数的暴政.鉴于正式的国家制度不能彻底消除这一威胁,托克雏尔提出了以多元社会制衡权力,即"以社会制约权力"的宪政构想,注重寻找抵抗专制的诸种社会因素和力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为限制权力和保护权利的宪政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沟通与协调为特征的"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是近年来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过程中创建的一种新机制.它对于提高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效率和实现和谐司法具有积极意义.这一机制已经成为传统的权力关系--权力制衡机制的有益补充,也是回应处于世界各国民主宪政改良源流之中的"协调"机制的一种主动姿态.要实现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良性互动须遵守法治的原则,并恪守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国家权力运行在目的方面的要求,也需要增强来自体制内外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3.
印度的法律与民主拉马斯瓦米·苏达尔山在印度,宪政、法治和民主从制度形式上说在殖民地时期已有先例,如今已经扎下了根,但又因文化的多样性特征而受到种种挑战,使这些制度形式面临危机。已经被赋予广泛权力的司法机构,有政治化的危险;同时,政治领域引发的一些争执,本该由民主程序解决,现在也以宪法法律问题的面目出现了。尽管这些制度形式有自身的局限,但不断加强民主、下放权力的进程可以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作为民主法治的国家,印度的前景是乐观的。〔张大川译  相似文献   

14.
何真 《天府新论》2008,(4):82-84
人的自我中心主义之自由意识受到人类理性的反约束,其目的在于保障、实现和扩展人的利益,并由此使财产权的产生获得根据与找到方向.当今,人类理性在制度设计上的最高体现莫过于法治与宪政,法治与宪政也构成了财产权制度产生与变迁过程中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并反过来推动法治与宪政本身的变迁,由此实现人类的最大福利和自由.因而,人的福利是财产权发生、流变的中心议题和考量基础,人的福利决定着财产权制度的走势,是财产权制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公共预算对控制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实质是一个宪法问题.宪政视野下的公共预算是一个公开透明、有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公共过程.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行的公共预算制度改革,提高了预算的法制化、民主化水平.但目前我国的公共预算仍然存在预算不透明、编制不科学、决策过程不民主、预算缺乏有效约束和公共预算改革缺少总体规划等问题.为了以民主法治的形武对政府的财政权力进行限制和监控,保护公民财产权及依附其上的基本人权,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国家必须加大公共预算改革的力度.公共预算改革应该在宪政理念的指导下,选取部分县级城市作为试点,坚持先行先试、稳妥渐进的原则,以预算公开为突破口,促进预算编制科学化,进而实现预算审查的民主化,最后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并建立预算绩效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在近代中国较为全面准确地介绍了宪政理论,但其本人并未接受宪政理论,这表现在其有限政府观念的缺失和对具有干涉主义权能的国家主义的诉求,而有限政府观念的缺失使梁启超最终拒绝旨在消解忖国家权力能量的分权制衡理论,并对约束国家权力的法治主义持摇摆态度.因此,梁启超的思想带有非宪政色彩,而这种非宪政观根源于他对以群体为本位的积极自由的重视和对以个人为本位的消极自由的忽视.  相似文献   

17.
行政权力从属于民主宪政的制度安排,立法、行政、司法的分权制衡机制能够有效地控制行政权力并减少行政权力的异化,从而达到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立宪目的。行政权力的起源及其本质说明公共行政伦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宪政民主的制度安排;公共行政伦理的建设应本着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政治学逻辑,主要采取法制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宪政的基本精神:自由、限政、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和把握宪政的真正涵义 ,建立真正的宪政国家 ,必须深刻领会宪政的基本精神 :自由、限政与法治。文章深入探讨了宪政的三大基本精神 ,并从中概括出宪政的内在逻辑 :保自由而立限政 ,立限政而行法治。宪政精神的三个环节是生死相关的 ,缺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宪政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宪政  相似文献   

19.
知情权与信息公开制度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知情权和信息公开体现主权在民和国家资源共享的民主、共和原则 ,体现保障公民权利和制约国家权力的宪政原则。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的前提 ,信息公开是国家权力主体对公民对社会的义务 ,是实行民主政治和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实现信息公开和阳光下的政府 ,有赖于我国民主的不断扩大和法治国家的建立 ;有赖于党政干部对人民负责的观念的树立与增强 ,更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张君劢作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主张上坚持自由主义.他一生徘徊在学术与政治之间,致力于沟通儒家思想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发掘儒家思想中的民主种子和理性成份,追求民主宪政,提出修正的民主政治的思想,主张个人自由与社会权力的平衡及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结合.提出发展经济的社会主义思想.他提出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念及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设计对今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