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玮强  庄新田 《管理学报》2007,4(5):622-627,635
基于ER随机图模型建立创新扩散网络,通过虚拟潜在采纳个体的决策过程,研究了创新潜在采纳主体行为、扩散网络结构与性质对创新微观采纳和宏观扩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共同决定一个成功的创新扩散。潜在采纳个体越倾向于从同质邻居个体处获取创新的评价信息,创新的扩散深度越大。随着潜在采纳者数量的增大,创新扩散的深度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潜在采纳者的平均邻居数、扩散网络的聚集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与创新扩散的深度存在非单调的变化关系。创新潜在采纳主体行为、扩散网络结构与创新扩散的速度无关。实验结果有助于创新推广者制定有效的创新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周燕  郭偲偲  张麒麟 《管理科学》2015,28(3):130-142
研究个人社会网络对个体决策行为的影响能够提高搭便车行为的控制效果.基于损失厌恶理论和羊群效应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引入信息公开和信息封闭两种信息条件,研究社会网络对搭便车行为的直接影响和调节作用.通过z-tree软件和调查问卷收集个人信息,运用非参数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等统计方法,对249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信息条件下的搭便车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在信息公开条件下,社会网络对搭便车行为有直接作用,社会网络不仅对性别、博弈论知识、收入水平、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搭便车行为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且对投资收益率和罚金比率的调节作用也较为显著;在信息封闭条件下,社会网络对搭便车行为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且社会网络仅对年龄和收入水平与搭便车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将信息结合传统的奖惩机制来控制搭便车行为将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借鉴复杂性理论,基于个体交往关系的复杂网络结构,该文采用计算经济学建模方法和行为博弈学习算法对间接网络效应下的产品扩散现象进行建模.在该文模型中,间接网络效应下"软件"数量为厂商策略行动内生决定,并根据用户数量而变化,因此个体的决策和全局变量之间存在双向交互复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个体邻域结构在产品扩散中的影响,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在产品扩散中的区别和产品锁定发生的条件等.结果也较好地解释了产品扩散中的很多现象如不同产品的共存,产品扩散中的"涌现",产品扩散中的路径依赖,产品兼容性的选择以及新旧产品的更新换代等.  相似文献   

4.
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企业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胥莉  陈宏民 《管理科学》2006,9(6):23-3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经济中普遍采用的单一定价策略采用者正在逐渐减少,尤其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中,更多地采用歧视定价策略.针对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业中双寡头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选择行为,将传统Hotelling模型中外生的定价策略作为内生变量,分析了厂商对单一定价和歧视定价的战略选择.模型的子博弈精炼Nash均衡表明:当网络效应不存在时,厂商或者同时采用单一定价,或者同时采用歧视定价;当网络效应存在时,由于网络效应的影响,厂商选择歧视定价的均衡条件放宽,导致厂商采用歧视定价比单一定价更具有成本优势,从而增强了厂商选择歧视定价的趋向.另一方面,若消费者对产品特征的敏感程度加强,也促使厂商选择歧视定价.  相似文献   

5.
鲜于波  梅琳 《管理评论》2009,21(3):65-72
本文应用基于主体的计算经济学建模方法,对个体异质性在标准扩散中的作用进行计算建模仿真实验。本文的研究发现异质性主体的加入能够加快标准的扩散过程,减少扩散所需要的最小用户数量。主体的异质性可能会扭转标准扩散过程中的先发优势:如果某种标准拥有的较高网络效应异质性个体数量较多,可能会使得先发优势和锁定不再成立。此外,异质性主体的存在也使得标准扩散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虑由线下零售商实体销售与制造商网络销售构成的网络直销,以及由线下零售商实体销售与线上零售商网络销售构成的网络分销两种制造商双渠道模式,研究“搭便车”行为下制造商模式选择和供应链最优定价与服务决策。研究发现:制造商的渠道选择策略与“搭便车”行为程度、消费者偏好网络渠道程度、价格敏感系数等有关。尤其当消费者受到的服务且对价格的敏感性相同时,制造商会选择网络直销双渠道模式。进一步分析消费者“搭便车”行为和网络渠道偏好对制造商渠道选择和定价决策影响发现,制造商在消费者偏好网络渠道程度比较低时应选择网络分销双渠道模式,而当消费者网络渠道偏好和“搭便车”行为程度都比较高时,制造商应选择网络直销双渠道模式。消费者网络渠道偏好或“搭便车”行为程度越大,两种模式下批发价格应设置的更低。网络直销渠道模式下“搭便车”行为程度越大,网络渠道销售价格应设置的更低,而消费者网络渠道偏好程度越大,网络渠道销售价格应设置得更高。  相似文献   

7.
网络水军言论如何左右你的购买意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网络水军言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在借鉴网络口碑及在线评论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将网络水军的言论属性分为言论数量、言论质量、文本相似度以及时间集中程度四个维度,并结合消费者对网络水军言论的感知有用性、感知专业性以及感知风险建立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网络水军言论的确会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并且正面的网络水军言论与负面的网络水军言论影响机理不同,即在不同情感倾向的言论环境中,消费者对网络水军言论的各个属性感知程度不同,进而影响了其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8.
网络外部性条件下新产品扩散的赠样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具有网络外部性新产品的赠样营销中,所选取的最优赠样目标受到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消费者网络的共同影响.在无标度消费者网络下,运用基于智能体的仿真研究方法,研究新产品推广企业利用有限的产品销售量和赠样成本信息自我学习寻找最优的赠样目标.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正网络外部性及消费者同质情形下,在一定的临界采纳比例区域内最优赠样方案的产品扩散效果优于随机赠样方案,该区域内网络平均度越大产品扩散的速度越快,网络的异构程度则与产品成功扩散的难易和扩散速度无关;消费者异质情形下,新产品推广企业可以寻找到使产品成功扩散的最优赠样方案;同时具有正负网络外部性时,最优赠样方案与随机赠样方案实施效果无显著差异;最优赠样目标平均度大于网络的平均度,平均聚集系数处于网络平均聚集系数附近.  相似文献   

9.
采用仿真方法模拟技术在网络组织间扩散过程,分析了加权局域世界网络组织的网络结构、演化、结点、局域世界特征对技术扩散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新结点加入和旧结点退出概率越小、网络平均邻结点数越大、结点学习能力越强,技术扩散速率越快;静态网络中,局域世界内的联系比在不同局域世界间的联系更有利于整个网络组织技术扩散,而在动态演化网络中,这种效果主要集中在技术扩散初期;静态网络中,技术扩散初期局域世界内以结点强度偏好性作为连边原则比随机连边原则更有利于技术扩散,但在动态演化网络中,这种效果持续整个技术扩散过程;动态网络中,“结点度偏好性选择连接原则”比“适应度偏好性选择连接原则”更有利于技术扩散.  相似文献   

10.
竞争性产品扩散是成熟市场的重要表现,网络效应的存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扩散模式, 而且对个体采纳行为有重要影响. 但是以往研究竞争性产品扩散侧重于宏观层面的扩散速度和扩散效果,忽略了微观层面个体的个性以及社会交互等特点对产品扩散的影响,因此需要基于网络效应从个体微观层面研究竞争性产品扩散的特点. 首先构建了基于个体间交往关系的直接网络效应函数和基于多种互补产品协同作用下的间接网络效应函数,然后,个体将计算自己当前时刻的收益以及下一时刻的预期收益,并根据预期社会化效益满意决策机制确定下一时刻的产品选择. 通过仿真对扩散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对竞争性产品扩散具有阶段性影响; 在小世界网络的社会交往结构中竞争性产品扩散效果最好; 个体人数分布、偏好、对环境的判断都对竞争性产品扩散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创新合作网络是产业集群内部主体为适应创新复杂性的一种自组织涌现,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决定了网络功能并进而影响发生于网络上的集群知识扩散过程。建立基于创新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在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征的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上,运用仿真方法研究集群知识扩散规律。将知识扩散效率与创新合作关系距离相联系,考虑知识的全局扩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无标度特征的创新合作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集群知识扩散深度、知识扩散速度、整体知识水平增长效率以及具有最高的知识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合作网络中存在空间聚集的集群主体间倾向于具有相近的知识水平。最后给出促进最优创新合作网络安排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知识通过网络可以加快扩散.作者基于NW小世界网络视角,构建高技术企业联盟知识扩散模型,揭示联盟的知识扩散特性,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研究发现,减小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增大网络的集聚系数和提高成员间的知识交流频率是促进高技术企业联盟知识扩散、提高创新效率、加快知识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组织网络隐性知识扩散及学习策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主要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方式存在,隐性知识是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隐性知识为组织个体所拥有,这种私有性的特征使其在组织内部的扩散需要通过组织个体之间的交互才能完成.组织网络连接强度对扩散具有影响,可利用具有边权重的组织网络研究隐性知识的扩散行为.在分析隐性知识和相关扩散特点的基础上,基于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网络和小世界网络模型,建立组织网络上的知识扩散模型.根据认识论的观点,提出个体3种知识学习策略,结合知识扩散模型进行计算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综合考虑关系和知识差别的知识学习策略最有效,不考虑连接强度下的各种策略都具有较快的知识学习速率,并且连接强度对组织内隐性知识扩散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种子顾客的网络分布对创新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Bass模型,创新扩散可以分为种子顾客的出现和基于种子顾客的后续扩散两个阶段,种子顾客在社会网络中的分布是左右创新扩散结果的重要因素。以3G手机在某企业员工中的扩散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获取社会网络的关键参数;以网络仿真软件为平台,设定种子顾客的不同网络分布以及网络平均节点度数,进而模拟创新扩散的过程和结果。网络仿真和统计检验的结果表明,种子顾客在社会网络中的分布越分散,创新扩散获得市场成功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网络平均节点度数的增加能够加速创新在社会网络中的扩散过程。分散化的种子顾客策略往往意味着较高的营销成本,因此创新扩散的最优营销策略应兼顾种子顾客的网络分布以及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等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5.
项目组合包含多项目且项目间存在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针对传统项目组合评价方法忽略了各项目间依赖关系的不足,本文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和PageRank算法,提出一种新的项目优先级排序方法(PPRM)。首先,本文建立研发项目多属性评价准则,分析了项目间的支配关系以及技术和经验在项目间的扩散关系。然后,以项目为节点、以支配和扩散关系为边,分别构建了项目支配和扩散网络,进一步,采用设计结构矩阵(DSM)和K-shell方法建立了基于支配网络的项目影响力模型,并建立了考虑项目之间多次扩散传播的综合扩散概率模型。综合项目节点影响力和扩散关系,本文构建了基于PageRank算法的研发项目优先级排序模型。最后,以某研发项目组合选择为例,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和算法可有效分析项目组合中的排序问题。  相似文献   

16.
When network effects are important and technology is rapidly improved,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ve optimality of five product introduction strategies of a durable goods manufacturer: (1) replacement, (2) skipping, (3) a delayed line, (4) shelving, and (5) line‐extension. Using a two‐period analytical model, we show how the type of compatibility—either full or backward compatibility—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network effect influence the manufacturer's preference for the above strategies. Our analysis reveals that only the strategies (1)–(3) above can be optimal; and the optimal strategy varies with network strength. Further, the type of compatibility can dramatically change the profitability under each optimal strategy; for instance, while backward compatibility can increase the profitability of replacemen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t always reduces the profitability of a delayed line. We also illustrate that if compatibility were a choice, although backward compatibility may be observed widely in practice, the parametric region for its optimality is relatively more restricted than that of full compatibility.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网络外部性对双渠道供应链信息分享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存在网络外部性和不存在网络外部性下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通过比较零售商信息分享和不分享下其与制造商的期望利润。研究发现:当未考虑产品的网络外部性时,零售商不与制造商分享其市场需求信息,与已有研究一致。当考虑了产品网络外部性且网络外部性较小时,零售商仍不与制造商分享市场需求信息;然而,当网络外部性较大时,零售商与制造商分享其市场需求信息。此外,零售商与制造商共享其市场需求信息有助于增加制造商和供应链利润。  相似文献   

18.
The debate of net neutrality and the potential regulation of net neutrality may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dynamics of data consumption and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economics of net neutrality focuses only on the supply side of the market, that is, a broadband service provider (BSP) may charge content providers for priority delivery of their content to consumers.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a complete spectrum of broadband network management options based on both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des of the market. We find that although the BSP always prefers the non‐neutral network management options, it does not always discriminate both sides of the market. From the social planner's perspective, we find that some network management options maximize the social welfare under certain market conditions while other options reduce the social welfare. Using the terminology from a recent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report and order, we categorize the social welfare maximizing options as “reasonable network management” and the social welfare reducing options as “unreasonable discrimination.” We also identify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BSP's network management choices deviate from the social optimum. These conditions help establish the criteria under which the social planner might wish to regulate the BSP's 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