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也表现为制度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大致包括制度的确立、宣传与内化、执行等环节。  相似文献   

2.
事物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系统内部又分为各个层面。精神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相互关联,而且自身又形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研究社会文明的系统结构、深入认识精神文明在整个社会文明中的地位、作用,对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制度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足鼎立的人类社会文明之一 ,而且是连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介 ,对社会文明系统起着组织、协调和整合的作用。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制度文明”的概念 ,却有着深刻、系统的制度建设理论。他论述了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 ,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建设的任务、途径和原则 ,还提出了检验制度的标准等。强化制度文明的地位 ,学习邓小平制度建设理论 ,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进步性和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条件,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精神文明同物质文明一样具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性。加强对精神文明功能发挥的过程律、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辨证运动律、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以社会制度为中介律、精神文明发展的渐进与连续律、精神文明发展的开放律等辨证运动内在联系的认识与探索 ,有利于遵循精神文明发展规律 ,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制度文明论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社会文明的基本结构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者的有机统一。制度文明是人们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的积极成果的总和 ,它具有不同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确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位一体的文明结构理论 ,加强制度文明建设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观与社会文明观具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从社会系统结构、社会文明结构、社会评价结构内在统一的视觉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意蕴和本质要求在于:在物质层面上,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坚持生产力尺度,建设物质文明;在精神层面上,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坚持人的发展尺度,建设精神文明;在制度层面上,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制度尺度,建设制度文明;在生态层面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环境尺度,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文明是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文明的理解不尽相同。概括说来,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发展状态,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是物质文明,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今天,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广大劳动人民享用的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媒与建设小康社会--基于发展传播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及我国传媒在小康社会建设中所发挥的功用,可以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三个层面上去分析。尽管发展传播学对传媒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但通过本文列举的实证研究可以证明,传媒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三个层面上能够发挥的作用其实相当有限,它不仅只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还必须依赖其他传播方式的支持。而且,由于我国传媒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它现在发挥的作用更加有限。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社会进步总体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一是权力制约,二是还政于民。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而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浅析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赖于政治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政治文明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 ,我们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建设 ,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3.
应把制度文明与物质、精神文明相提并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文明不仅仅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包括制度文明,三者应该相提并论。制度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哲学上的物质与精神的两分法不能成为否定三个文明相并列的根据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一贯重视政治文明的建设 ,又始终坚持政治文明建设应以制度文明建设为主线。这一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邓小平充分认识到社会制度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着重从制度文明入手 ,对政治文明进行了构建。人类与动物不同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需要物质生活资料以外 ,还具有精神生活和意识形态 ,并需建立一定的社会制度。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制度文明总是伴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发展。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教…  相似文献   

15.
精神生产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是社会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它被推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沿阵地。精神生产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它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物质生产的生产力要素,物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改善和变革社会生产关系起着巨大作用;精神生产又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生产的状况直接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水平。因此,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重视精神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且还强调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文艺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对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情操,审美理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使两个文明建设得到平衡的发展,深入探讨,研究和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无疑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过程中,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方面,图书馆也有自己的职业责任。一、图书馆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图书馆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以社会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条件。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同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离开两个文明提供的客观基础条件,图书馆事业是无法存在的。因此,图书馆是和文化的发展紧紧联系的,并且必须发挥它为社会所需要和承认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进行社会教育,传递情报资料,促进文明的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今天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社会主义存在的价值不但在于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而且在于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宪政文明,是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19.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着手,分析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同时实施素质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从法律制度上给予保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发奋努力,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配合。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必须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和谐社会和谐的程度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而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个体素质的状况直接影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速度和质量,从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高度和谐社会理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